我们都曾无意识地随波逐流,却也可以有意识、有方法地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
模仿不只是人的能力,观察并模仿同类的行为也是所有动物学习的必经之路。
你有没有见过小猫看猫妈妈洗澡,然后自己也跟着洗?有没有看过大猩猩用小树枝钓蚂蚁吃的视频?除非看到过成年大猩猩这样钓蚂蚁,并且自己尝试多次,大猩猩才会形成这种技能。从表面上看,这种模仿行为是最基础的学习行为,动物在小时候就机机会这样做,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这种行为,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种群,都将难以生存。
让人类繁衍生息到如今这个盛世的,少不了镜映的力量,有意识的镜映思维也是开启人类未来之门的钥匙。
一、什么是镜映思维?
伦敦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学家菲奥娜·默登在她的著作《镜映思维》中写到,要了解镜映思维,先要了解我们大脑的构造。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不同于一些小动物的大脑中有一些“预先编程”,人类出生时并没有关于“自我”的“基础程序”,但是我们出生后的前3分钟内,大脑里就会产生1.8亿个新的神经连接回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身边人的行为,尤其是父母的行为。
对于他人的言行,我们会先观察、模仿,然后理解、消化,重复去做。这样的行为,我们有时是特意做的,但通常是在不经意间做的。这就是镜映思维。
镜映思维,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每个人通过模仿、共情、想象等能力,来实现自我成长的思维模式。这不仅是一种心理学的理念,在神经学上也已经得到了科学的印证。我们并不是先天就拥有“自我”,我们的“自我”,需要出生之后环境的影响。这个环境给我们的投射,就是对我们最重要的镜映。
二、有样学样,角色楷模
因为镜映系统的存在,每个人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而别人也会对你产生影响。
据统计,一个人一生平均要见8万人,在每一次的相见中,人们彼此传递文化习俗、观念和态度,教身边的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参与了塑造人类的工作,每个人都可以是别人的英雄,人们之间互为“角色楷模”。
作者认为,“角色楷模”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个人化角色楷模,情境化角色楷模与理想化角色楷模。
个人化角色楷模就是需要通过相互联系、接触,相互信任、同情共理,建立牢固、高质量的关系。比如,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以及和你关系密切的老师、同事等。
情境化的角色楷模更难以与效仿者建立信任和情感关系,主要是因为双方的接触度不够,如医患关系。对情境化的角色楷模来说,最关键的是在接触度不高的情况下,怎样与效仿者快速建立情感关系和信任,这需要高水平的认知同理心才能做到。
理想化的角色楷模,如体育明星、音乐家、演员或是像马丁·路德·金一样的政治领袖,影响了成千上万个他们个人无法认识和了解的人。
当然,“角色楷模”也有好坏之分。从心理学角度讲,好的镜映在固化思维下能加速我们思考程序性问题的速度,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坏的镜映会让自己在无意识状态下朝着更为糟糕的状态发展。别人是你的镜子,你也同样是别人生活中的镜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也从侧面阐述了镜映思维下角色楷模的影响。
有样学样,你不想让孩子沉迷于游戏,你自己首先就不能沉迷于游戏;你想让孩子多运动、多读书,你自己首先要多运动、多读书。父母健康生活、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就会在孩子面前起到示范的作用。即使做不到最好,也可以影响孩子,让他们镜映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所谓“言传身教”“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选择值得自己效仿的角色楷模,也担当起自己作为别人角色楷模的作用,尤其在教育下一代上,角色楷模的作用对于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地位。
三、主动掌控,塑造自我
镜映思维在帮助我们快速熟悉世界的同时,如果我们不加以审视,就很容易无意识地随波逐流,难以活出独特的自我。
因此,我们要进行有意识地进行镜映,主动选择我们的镜映对象,剔除我们不想镜映的对象;让我们过上自己真正想要过的生活,而不会无意中偏离轨道。
研究表明,如果你的朋友如果都很肥胖,那么你肥胖的几率也会变高;如果你的朋友都很有钱,那么你变成有钱人的机率也会高很多。镜映思维的影响无处不在。如果想要从根源上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要在接纳现有环境的基础之上,努力地为自己创设新的、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个人有意识、有方法地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要形成正面的镜映思维,选择积极、正面的角色楷模。作者分享了以下步骤:
第一步,明确目标
这里的目标,指的是我们希望通过效仿角色楷模实现怎样的成长与转变,在哪个领域有所增进。无论你是谁,你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你都需要寻找一个支持你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人,找一个能够帮助你达成人生目标的人,有针对性地选择角色楷模,进行镜映行为。例如,想要在学业方面有所突破,可以选择有良好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人作为楷模,想要在人际交往方面有所长进,可以选择社交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人作为楷模,想要体育锻炼方面有所擅长,可以选择有良好的锻炼习惯的人作为楷模……
在确定目标时候,不能盲目,要考虑自己的现实状况,价值观念、长处、喜好、不足等都要列入考虑的范围之内。
第二步,确定角色楷模
明确目标,我们开始选择角色楷模。画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同心圆。
在最里面的圆圈里写下个人化角色楷模,即那些我们经常见到,能够信任,并愿意提供帮助的角色楷模,父母、兄弟姐妹、亲人、朋友通常可以列为个人化角色楷模选择的范畴。
在中间的圆圈里写下情境化角色楷模,即那些我们经常联系,但有一定距离,没有私人交往关系的角色楷模,老师、同学、同事、上司、医生等可以列入情境化角色楷模的选择范畴。
在最外面的圆圈里写下理想化角色楷模,即那些不可能与我们有私交的角色楷模,体育明星、音乐家、历史名人、漫画人物等可以列入理想化角色楷模的选择范畴。
以上三种角色楷模的选择,我们要注意,只有当他们身上必定有一点或几点我们所不具备的优点或才能时,才能够列入其中。想要通过仿效他们实现自我成长,就要有甄别地镜映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全盘接收。
值得提醒的是,无论角色楷模的其他方面多么优秀,如果他们不能帮助你变成最好的自己,那么,再“优秀”的角色楷模也不适合你。
人不是生而注定,每个人都有选择怎样生活的权利。利用好镜映思维,你会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