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孩子的起跑线 妈妈的怀抱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71124
主讲老师:费小玲
整理人:秋天的雪
校对人:棉棉
编辑人:毛豆妈妈
嘉宾介绍:费小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师
同济大学教育学硕士
10年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经验
主编《心理成长》一书
禾悦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始人
心理学培训背景
荣格心理分析和国际沙盘游戏师“2+3”项目
中英儿童青少年咨询师三年期连续培训项目
美国游戏治疗协会系统培训项目
上海某医院精神科临床见习项目
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治疗、动力性精神分析、亲密关系等各类培训总计600多小时
从业经历
上海某学院任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4年
上海某学院专职心理教师2年
上海某大学兼职心理咨询际师4年
“工程师爸爸”家庭教育平台首席儿童教育顾问
心理咨询个案工作时间超过1000多小时
督导背景
长期接受秦伟老师团体督导
团体督导时间500多小时
收费案例接受国际心理分析师
国际沙直游戏师个人督导
课程内容
讨论的话题: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
我觉得人生其实没有起跑线。如果说,一定要有起跑线的话,那就是妈妈的怀抱。
妈妈的怀抱、爸爸的肩膀,这是一个人人生的起跑线。每个人都是从这里开始你的人生。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在人生之初从爸爸妈妈那里建立了依恋关系。
每个小宝宝诞生的时候,当第一声的啼哭时妈妈对他的温柔地回应,这就是美好的母婴关系的开始,也是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开始。
每一个人在婴儿期的时候形成的依恋关系,直接影响了这个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他的亲密关系,他的个人成就等很多很多方面。所以,爸爸妈妈要知道,你对孩子现在的每一个回应,对孩子都是意义重大的。
只有当妈妈爸爸的怀抱成为了孩子的安全基地的时候,这个孩子才有可能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一、什么是依恋?
首先要说心理学上很重要的一个实验。
实验的主角: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婴猴。
在实验室里面,做了两个金属做的代理猴妈妈,一只猴妈妈用柔软的绒布(像猴子的皮毛一样的绒布)包起来;一只是纯金属的,但是它的身上挂了一个奶瓶。
实验发现:这只小猴子很喜欢、常常趴在这只绒布妈妈的身上,但是当他饿的时候,它就会跳到那只金属猴子的身上去喝几口奶,喝饱了以后,又回到了这只绒布妈妈的身上。
所以,从这只猴子的身上发现,不是有奶便是娘。对于小猴子来说,那个毛绒绒的感觉更像它自己,也更像它希望的妈妈的样子。
有一句专业术语叫做:依恋并不依赖于饥饿的满足。也就说,就算你满足了一个孩子饥饿的感觉,你喂饱了他,但是他并不认为你就是他想要的妈妈。
我们在生命中特殊的人所感受到的强烈的、充满感情的联系,当我们与他们交往的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快乐和喜悦;在有压力的时候,是通过与他们接近得到安慰。这个就是依恋的心理学定义。
二、依恋是怎么来的?
依恋有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前依恋阶段,这个阶段是在酝酿依恋的关系。
从宝宝出生到六周(一个多月的时候)。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会通过自己的一些信号,比如说他会抓东西、微笑、哭泣,他开始与成人建立一些亲密地接触。如果成人的反应让他舒服,婴儿就会鼓励成人留在附近。
②这个婴儿可以识别自己母亲的气味和声音。
这个阶段的婴儿还没有形成依恋,他们不会介意与不熟悉的成人留在一起。
◆第二个阶段:形成中的依恋阶段。
从六周到6~8个月(从一个多月开始到半岁、八个月的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妈妈和陌生人的反应开始有一点不同。开始对熟悉的照顾者,比如说妈妈,他会发展出一个信任的感觉。但是如果妈妈离开,他不会表示抗议。
这个阶段的婴儿还没有把依恋锁定在妈妈的身上,他只是感觉到了不同。
◆第三个阶段:清晰的依恋阶段。
6~8个月到18个月~2岁(半岁到一岁半,八个月到两岁的一个阶段)
①半岁以后的孩子,他开始认生,怕陌生人了。认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的标志。
这个阶段的孩子,他对熟悉的照顾者的依恋是很明显的。当他们开始依恋的成人离开的时候,他们就会难过,这称之为分离焦虑。这种焦虑,表明这个婴儿开始相信物质不灭,在专业上叫做客体永久性。当妈妈不在视野范围里面的时候,他心里会相信妈妈是依然存在的。他这样为以后他的母婴分离做了准备。
跟这个阶段的宝宝,多做一些躲猫猫的游戏。因为躲猫猫的游戏有这样的一个象征:不见了它还会出现,还会回来。
②再大一点的婴儿,学步儿(一岁多的小宝宝),他会想尽办法让父母一直留在他的身边,就会像我们所说的黏人。如果主要的照料者(如爸爸、妈妈等)一直给宝宝的需要给予积极的回应,那么,宝宝就会把妈妈作为他的安全基地、安全港。
从妈妈(安全基地)这里出发,然后勇敢的去探索环境,非常开心并且自由自在地去玩耍、去探索。但是当他回头看一看的时候,他看到妈妈关注的目光,妈妈还在这里;当他受挫折的时候,他能够得到妈妈的鼓励和支持,那么他就能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了。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先依恋再分离,先连接再独立。
◆第四个阶段:交互关系的形成。
从18个月、两岁以后的所有的时间。
两岁左右的学步儿,语言发展得非常迅速。他开始甚至有了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逐渐的去理解母亲的来去,然后可以预测妈妈的返回。
这时候,婴儿就开始考虑妈妈的愿望、需要和情感,认识到妈妈的离开是暂时的,并不是抛弃他。这时候,宝宝会跟妈妈去协商,会去想办法,说服妈妈不要离开,改变妈妈不要离开。
所以,两岁的小宝宝跟你讨价还价,开始探索你的底线,开始对你说不要的时候,说明了他的智力、情感都在发展。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婴儿在一岁左右的时候,都能够与抚养者形成某种依恋的关系。
◆补充:多重依恋的关系
18个月以后的孩子。
这时候父亲是作为第一候选人、候补人进入这样的一个关系。所以与父亲的依恋程度高,可以帮助培养孩子更多的社会性的规范的习得能力,可以改变他的身体健康的状况。
在一岁半以后,父亲多跟孩子去玩,特别是玩一些跟妈妈不一样的玩法,可能是更多的身体的接触,对抗性地打打闹闹地,比如有的爸爸很喜欢举高高,很喜欢转圈圈。这些互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多重的依恋关系。
三、依恋的类型
在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叫Ainsworth,他通过陌生情境实验,来观察和分析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表现。
每个不同的孩子,他对妈妈离开或者跟妈妈的关系,他的反应是不同的。所以Ainsworth,他把婴儿的依恋又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叫做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宝宝,他们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
妈妈在场的时候,能够很安逸的去游戏、去探索。在玩的过程当中,他可以时不时的来叫一下妈妈,或者来蹭一蹭。
妈妈离开的时候,他的情绪肯定是不高兴的,但是妈妈回来的时候,又会很快的恢复平静,可以比较容易安抚。
当妈妈不在,他交给一个妈妈以外的其他人的时候,他也可以跟这个其他人,甚至是陌生人进行一些比较积极地互动,能够很顺利的跟陌生人去交往。
大约有65%的孩子是表现为安全型的依恋的模式。
◆第二种依恋类型,叫做回避型依恋。
这一类的宝宝,在妈妈在场或者不在场,看起来好像影响不大。
妈妈离开的时候,也并不表现出分离的焦虑;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们也不及时的打招呼,甚至是回避的。当他被抱起来的时候,常常是不紧贴妈妈的。实际上这一类的宝宝,并没有形成对人的真正的依恋。
大概有20%的孩子是回避型的依恋。
◆第三类的依恋,叫做矛盾型的依恋。
矛盾型依恋的孩子,他在跟妈妈分离之前,他是寻求与妈妈的亲近的,好像似乎跟妈妈是寸步不离的,他不愿意自主的去探索、去游戏,他一秒钟都不愿意离开妈妈,分分钟都是黏着妈妈的。
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会表现出极度的痛苦;妈妈返回来的时候,他又会出现一种矛盾的心理,既想和妈妈接触,但是妈妈去抱他,他又会很生气的拒绝,甚至反抗,去打妈妈,好像很不容易被安慰。
大概有10~15%的孩子是呈现出这样的一种依恋模式。
◆第四种依恋模式,叫做混乱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的孩子,他在陌生的情境里面,表现出杂乱无章和缺乏组织。有时候好像很平静,有时候好像很热情,有时候又很不开心,有时候好像又很high,所以他是杂乱无章的。
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也是混乱的、矛盾的、茫然的、冷漠的,表现出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感。似乎他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不和谐的。他会对妈妈表现出恐惧,表现出过分的任性。
大概有5%的孩子是混乱型的依恋。
一般混乱型的婴儿,他是在出现极端的、消极的照料,比方说孤儿院、弃婴。他的自我的调节能力是严重破坏的。
四、如何判断是哪一种依恋类型
我们要去看这个孩子是不是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或者形成的依恋是哪一种类型,我们可以平时多去观察,观察他的生活当中的一个状态。比方说妈妈走进房间,宝宝会不会很开心的跟妈妈打招呼;当妈妈离开走到远处的时候,会不会跟随;他见到陌生人的时候,会不会回头去找妈妈。
这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观察,特别是一岁到两岁这样一个阶段的孩子,他的依恋类型、依恋关系还在形成的过程当中,所以不要着急的给他下一个判断或者过分的担忧。
当然,我们不要期待父母做得非常完美的去满足婴儿的需要,很多因素会影响我们做父母的反应,比如个人的情绪、幸福感、现实的生活条件等。但是只要在抚养孩子的过程当中,父母的整体是和谐的,对孩子是充满了深情的,那么婴儿在第一年,他的心理冲突就得到了积极的解决。
五、心理层面的需求
孩子在出生的时候,他的心理层面有五个需要:被看见、被欢迎、被喜欢、被回应、被接纳。
妈妈的最佳做法是:看见他、回应他、跟他玩、欣赏他、喜爱他。
有时候,孩子也需要自己呆一会儿,特别是到了会坐起来。比如说七个月的孩子,这时候他可以坐着,自己在那里玩玩具,自己在那里探索。他就需要体验一下,一个人呆着是什么感觉,当然他需要妈妈在旁边,比方说他听到妈妈在厨房的声音。
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安全感,它是来自于他跟你的亲密关系,他知道你在那,随叫随到,他可能不会一直都不看你,但是因为外面的世界,他可能一直好像忘记了你,因为外面的世界很有意思,很吸引他。可是他心里有一个感觉,就是你一直在那陪着他。比方说可能六七个月的孩子,你把他抱在外面,抱到公园里,这个孩子忙个不停,他看个不停,他不会回头一直叫你妈妈,但是他知道你在他旁边,你推着他,你抱着他就够了。
现实当中有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出生的头两年依然需要工作,孩子的主要照顾者有可能是奶奶、外婆,甚至是保姆。有些妈妈可能会觉得特别的内疚或者挣扎,也不用过度的担心,作为妈妈,在妈妈的位置上,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必须是一个主导。妈妈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如果是高质量的,高响应的,那么孩子依然可以跟妈妈建立一个良好的依恋关系。
如果有些极端的情况,迫不得已孩子不能在妈妈的身边,那两三岁的时候一定要接回来,最晚最晚六岁的时候一定要接在一起生活。当然你会发现,如果你把孩子寄养在外婆家,六岁才接回来,你会发现孩子很难弄,你会花很多的力气去弥补。
提醒:童年的时候妈妈少陪伴一分钟,到了青春期要花好多时间去补。如果你青春期还没有办法,还不能真正的理解和陪伴你的孩子的话,那你可能就要跟孩子纠缠一生。
六、怎么样让孩子拥有安全的依恋?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婴儿都会先认同妈妈。因为婴儿首先是从妈妈那里得到奶水和拥抱的。
一岁多了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依恋关系也逐渐的建立,他开始要去探索更大的世界。这时候,爸爸的加入就非常的重要了。
18个月以后,爸爸就是依恋关系的第一候选人。父亲的角色的介入,可以帮助孩子进入一个现实的世界,社会的世界。
爸爸妈妈是不同的。妈妈是什么都可以满足他,但是爸爸会加入一些规则,加入一些界限,但是,同时他也能感觉到爸爸对自己的爱和支持。
对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来说,要建立早期的亲密关系,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第一: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和新生儿呆在一个房间;
第二:辨识与回应宝宝所发出的每一个信号;
第三:尽量的母乳喂养;
第四:常常把宝宝背着或抱在身上;
第五:跟宝宝一起睡觉。
这五个都是非常操作性的。
◇第二点:辨识或回应宝宝所发出的每一个信号。
对于新生儿来说,哭是他唯一跟父母沟通的方式,他这种哭的语言关系到他的生存和成长,所以父母必须要对他的哭声作出回应。父母的回应,能够让婴儿知道他的重要性,以及他的爸爸妈妈是多么的需要他,多么地爱他。
◇第三点:尽量的母乳喂养。
最重要的是看自己的孩子,他想要吃到几岁,他对母乳的反应是什么?
◇第五点:跟宝宝一起睡觉。
跟宝宝一起睡不会妨碍孩子的独立。只有先依恋,才能够再分开、再独立。
有一个法国心理学家说: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够走向独立。
一般的情况下,0—1岁基本上宝宝和妈妈可以睡在一起。
更好的办法是:把婴儿床拆掉一边,然后和大床拼在一起,变成一个有连续性的一个床。这样既方便父母照顾宝宝,又能够让宝宝闻到妈妈的气息,时刻的感受到妈妈的存在。
一般到两岁的时候,可以把婴儿床装上围栏,成为独立的小床,但还是可以在同一个房间,把小床跟大床分开一点。
到四、五岁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父母和宝宝可以分房。当然可能很多宝宝还比较困难,可以尝试从一周分一天、两天开始。
到小学,一般都是可以进行正式的分房。
★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状况,每个家庭的情况来进行区别对待。
七、心理冲突
◆第一年的心理冲突:信任和不信任(安全和不安全)。
如果他在第一年里面发现这个世界还是挺可爱的,发现妈妈还是对他很好的,能够满足他的愿望,满足他的需要,那么他从信任照顾他的母亲开始,他就能去信任这个事。
所以,一个孩子被生下来,生理上的生育并不会给他带来存在感。要有存在感,他需要跟妈妈有一个连接,然后妈妈通过及时的响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存在,发现“哦,我这个生命是有意义的。”他通过妈妈来认识这个世界,他通过妈妈来相信这个世界。
◆第二年的心理冲突:既想自主,又害怕和羞怯。
这时候,作为父母要能够去理解他的状态,不能剥夺他的学习的机会,因为他正要去探索的是我能不能自主。
如果你批评他或者贬低他,他就是退缩到害怕或者羞怯;如果你鼓励他,他就越来越相信自己的自主。
八、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
当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以后,父母和孩子持续的亲子互动,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做规则下的自由。
首先,不要做一个控制的父母,什么事情全部是听父母的安排。如果完全是自由,孩子也是恐惧的,没有规则是很危险的。所以规则很重要,自由也很重要。既不能完全的放任,也不能完全的给他规定的限制死。
所以,最主张的妈妈爸爸对孩子的态度: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
在《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里面,每一页的画面都是正在干坏事的大卫,和妈妈的那一句:“大卫,不可以!”每一个“不可以”都是在告诉大卫一个规则。
在告诉大卫这个规则的时候,都是非常的坚决,但是没有敌意。妈妈说的每一个不可以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比如说安全、纪律、食物等等。她并没有带有敌意,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大卫的自由,不是不让大卫快乐,而是保护他的安全。希望大卫能够更快乐、更安全的去探索、去玩耍。
到最后的时候,他的确做错了一件事情,他自己非常的害怕。当孩子感到害怕,他想要退缩的时候,他缩到了妈妈的怀抱里。所以,妈妈的最后两句话就是:“宝贝,来这里” “大卫乖,我爱你!”这句话是多么的充满深情,他就是在告诉大卫,说妈妈是你的安全基地。
我们要学习大卫妈妈的态度: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
在孩子的经验里面,我们要给孩子一些规则。挫折不是令人恐惧的禁止,而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一个经历。
比方说一个孩子出去看到商店里的玩具,孩子什么都要买,很喜欢,什么都想要。
☉有敌意的坚决
板着脸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家里那么多玩具你还想要,你真自私,你真是想要的太多。”
☉没有敌意的坚决
“我知道那件玩具很好,我也知道你很想要,但是我们说好的,我们今天只买一件玩具,妈妈不是万能的,妈妈不能满足你的一切要求。”
☉有诱惑的深情
“你不能离开妈妈,你不离开妈妈,你听我的话我就给你买,你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给你买;你孝顺我以后家产都是你的,你不孝顺我就把家产都不给你。”
这个深情,这个爱里面是有条件的,是有交换的,是有诱惑的。
☉没有诱惑的深情
“你是独一无二的,妈妈尊重你,妈妈不控制你,你可以听听妈妈的意见,但是我支持你自己做的决定。”
对于一个很喜欢大哭大闹的孩子,紧紧的抱住他也很重要。其实任何时候紧紧的抱住孩子,就像大卫的妈妈那样告诉他“我爱你”,这一招非常管用。
如果把很多“不可以”换一个说法,可能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 “不可以”换成“可以”句式,我们不需要照搬,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你自己的智慧来试试看。
九、一个孩子如果要发展出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
最重要的基础是父母。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是自律的,有担当的人,能够有勇气去接受挑战,有能力去承担责任,有胸怀去面对梦想。那么父母自己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父母回应孩子的态度,是否是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这个特别重要。
如果孩子长期在父母不成熟的、敌意的或者诱惑的回应当中,将会积累起孩子的焦虑或者说过度的刺激。
比如说一个4岁的孩子,要开始学习和父母分房睡。
①可以给孩子弄一个他喜欢的房间,给他装扮一下他想要的房间的样子,给他一个喜欢的陪睡的玩具,给他开一个小夜灯。
②入睡前,可以陪他一起读书,哼一个催眠曲,完成一些他的睡前的仪式。然后就可以很坚定的离开他的房间。
你如果很坚定,就可以比较快的完成分房睡的过程。但是如果父母担心孩子恨多问题,那就没完没了。所以分房睡的困难,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父母不放心孩子。
总结:
1、妈妈的怀抱是孩子的安全基地,是孩子的起跑线。在这里,孩子感受到的是安全和自由,同时又知道规则和界限。
2、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可以帮助孩子拥有安全的基地,然后大胆的去探索世界。
3、我们既要知道一些知识,学习一些知识,学习一些理论,读一些书,听一些讲座,但是我们同时也要充满了爱。这两者之间不能是生搬硬套的。
4、为人父母,我们需要天然的爱和付出,也需要去学习一些技能。
5、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是为了要认识我们自己。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的使命是要帮助孩子去认识他们自己,帮助孩子去了解他的个性、他的兴趣、他的能力、他想要做的事情,以及他要成为的样子。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父母永远要做孩子的安全基地,永远是孩子的起跑线。
问题解答:
问题1:两岁以前的宝宝需要什么?都应该满足吗?
1岁以内的宝宝,100%满足,而且是即刻即时的满足。
1岁—2岁的宝宝,可能可以满足80%,可以稍微延迟一点点的满足。
满足2岁以前的宝宝的这个需要,可能有很多身体层面的、养育层面的需要,同时也有心理的需要。
养育层面的需要:吃喝拉撒,照顾他的吃穿冷暖,温饱冷暖。
心理层面的需要,就是婴儿阶段最重要的五个需要:被看见,被欢迎,被喜欢,
问题2:宝宝在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大概在2岁半左右),他会说“不”。这个阶段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来对待?
首先,父母要理解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自我意识发展比较明显,自我意识发展比较快的这样的一个阶段。
正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发展的比较快,他不再完全任你摆布了,他会有自己的想法,他甚至把说“不”变成一个习惯,随便你说什么,他的回应就是“不”。
所以在这个阶段,最最重要的是你去理解这个孩子,他并不是真的要跟你做对,他只是发现有自我意识了,跟别的人不一样,要去表达自己,让自己这个人被别人发现,被别人看见。所以他就会用这种说“不”的这种方式,很执拗的,很违拗的方式来对待。
所谓的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父母能够去理解到孩子,帮助孩子去慢慢的度过。
如果孩子持续很长时间,好像一直很叛逆,那么,要反过来想想我们父母的问题。是不是父母太控制了,太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去长大了,孩子就特别要反抗。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去思考,反思自己,看看自己,作为父母会有些什么样的问题,或者说你过于控制。
问题3:男孩,5岁3个月,今天奶奶不小心碰倒了他的积木,他就发脾气,说不要奶奶了,奶奶是坏蛋,我和爸爸过来说,不应该这样。他就说我们也不要了。不要妈妈,爸爸,奶奶,不要幼儿园,不要在地球,要去另一个星球生活。
关于孩子的情绪,绘本《生气的亚瑟》和《菲菲生气了》这一类,关于孩子生气的书,你可以跟他一起去读,让他去了解,自己生气的时候,这样的表达是什么意思。
你告诉他生气的时候,除了说不想要,还有其他的表示方式,比如说我们来念一个生气的小人,画一个很生气的画,让他去用一些比较温和的方式去表达,那么他可能也会比较和缓一点。
最重要的是孩子生气,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有人可以理解到他,有人可以去回应他,而不是去遏制他。这个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小分队》认真细致的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