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智慧集
王阳明《传习录》下181——意念怎么可能止息?

王阳明《传习录》下181——意念怎么可能止息?

作者: 无住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20:31 被阅读174次

原文直解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曰:“当自有无念时否?”
先生曰:“实无无念时。”
曰:“如此却如何言静?”
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其本体也。戒惧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直解】陈九川问:“近年来,因为厌恶泛滥之学,每当想要静坐以求屏息意念思虑的时候,非但做不到,反而更觉的烦扰。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意念怎么可能止息?只是要意念中正而已。”
陈九川说:“那么有没有无念的时候?”
先生说:“确实没有无念的时候。”
陈九川说:“这样的话,静又作何解释?”
先生说:“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慎恐惧就是意念,哪里有动静之分。”
陈九川说:“周子(周敦颐)为什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意念中正则本心自静)’?”
先生说:“‘无欲故静’,周敦颐这里所讲的‘静’和程颢所讲的‘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是一个意思。‘主’是指心之本体。戒惧之念是活泼的,这天机生生不息之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天道深邃而无穷尽)’。一旦止息就是死亡。不是发自本心之意念就是私意妄念。”

笔记

人之意念生生不息,没有停止的时刻,因此不能以没有意念为静,而是意念中正,则心无烦忧悔愧,这个状态周敦颐称之为静,程颢称之为定。
用戒慎恐惧这样省察克治的功夫的时候用的也是意念,并不是用这个意念把心清空,而是用这个意念扫除私意妄念,使本心充满中正仁义。

相关文章

  • 王阳明《传习录》下181——意念怎么可能止息?

    原文直解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

  • 王阳明《传习录》【181】

    2017-06-02 华杉 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都要格! 【以下黄以方录。 黄以方问:“‘博学于...

  • 传习录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品读“心学”第一书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

  • 传习录 1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辑录,通过记录王阳明与弟子之间日常的交流来呈现王阳明的思想与智慧。 初读《传习录》从前言开始...

  • 《传习录》为什么读不懂

    《传习录》是什么? 《传习录》是王阳明弟子整理的,收录了王阳明金句,以及王阳明讲学过程中,和众多弟子的对话、往来书...

  •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明朝王阳明的《传习录》,感觉博大精深,既有《论语》的主要内容,又有很大的飞跃...

  •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传习录十六 陆澄向王阳明请教立志的方法。 王阳明说:长期,专心存养天理(格物),就是立...

  • 每日一练

    临贴《王阳明传习录精选,田英章》

  • 每日一练

    临贴《王阳明传习录精选,田英章》

  • 每日一练,

    临贴《王阳明传习录精选,田英章》

网友评论

  • 初心悠然:我怎么感觉这种”静”,绝对是参照了佛学里的“悟”或者打坐时候的思维状态。儒家佛家道家几乎都有这样的说法,我看其实是一种状态,不同人的不同角度描绘
    无住居士:各家修行方法有相通之处。古人因为政治正确的原因,难免有门户之见,其实实质上一致的东西很多。
  • 妙音居:这篇隔的时间长,总算又看到了
    无住居士:哈哈,最近发的间隔有点长了。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下181——意念怎么可能止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hm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