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 | 构建个人原则

读书 | 构建个人原则

作者: 丁少小蕾Melody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19:24 被阅读274次

文:小蕾

Ray Dalio 写的这本《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我的一个疑惑,所以值得被推荐成一本年度好书。

这句话就是:在任性和自律中找到平衡。

1. 解读“原则”。

本书的行文方式几乎是思维导图的文字版,看完之后不需要很强的总结能力便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组织架构。作者写了三大板块:个人经历,生活原则,工作原则。

生活原则中提出了“五步流程法”:1. 有明确的目标; 2. 找到阻碍目标且不能容忍的问题;3. 诊断问题,并找到问题根源;4.规划可以解决的方案;5.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个方案。

工作原则中提出了“创意择优”:1. 开诚布公地亮出你的观点;2.针对分歧认真讨论;3.遵循所形成的共识消除过去的分歧。

上述生活和工作原则看似简单,但作者用整本书来剖析,希望能对“如何有勇气做出最好的决策”这个问题有所解答。

作者通过一生的经历,提炼出自己行事为人的准则,成就了这本指导大众的书,这提醒了我们:是否从现在开始,打开自身的敏感器,在自己的处境和能接触到的资源里,提炼出适用自己的人生原则,让它们更好地指导自己获得人生的成功。

2. 三个关键词:层次,平衡,工具

作者提出了几百条原则,可以把这本书当做原则的百科全书来看了,无需每一条都认同并运用,而是从中发掘出那些启发自己的点。

第一个思维模式:层次。

任何事物和问题都有不同的层次。这种感觉就像相机的Zoom功能,当我们把镜头拉近拉远时,看到风景的范围和重点不同。站在上帝视角是把控了整件事的全局,而聚焦到操作层面的细节时,则是从微观层面分析问题。

搞清楚层次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呢?

比如,当女生和男朋友争吵时,往往不是在一个层面进行的对话。男生的辩解是自己工作很忙所以没时间回信息,而女生的抱怨则是男朋友不重视这段感情。女生在讨论价值观的问题,而男生则是在讨论为实现价值观所做的具体的事:重视感情,所以想要给你更好的生活,所以努力工作。这样的争论永远没有结果。

另外,比如在工作上,老板关注的是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整个大机器的运转机制,而员工则只抱怨加班时间长,工作成果不被重视,别的部门不配合自己等。如果员工能试着站在老板的层次思考,就能找到问题的根源,例如岗位职责的不清晰,部门领导对项目进展预估不准,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等,这时候再去和老板沟通,就能在同一层面谈话,有效解决问题。

当对事物的层次性有基本认知,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抱怨和愤怒,这些负面情绪往往来自于对问题的认识过于狭隘,与别人的交谈不在不一层面而无法互相理解。

现在不仅是说把事物一分为二去看待,而是分成很多维度,尽可能地去全面了解,做出准确的判断。

第二个思维模式:平衡。

作者画了一个图,极端的左边是“享受生活”,极端的右边是“改变世界”。

这是很多人的挣扎和纠结,似乎选择一个舒适稳定的生活状态和做出一些极富勇气的事来改变世界,是水火不相容的,是矛盾和需要取舍的。

而作者却说,我们这两件事都不需要做,而是要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到最后会发现它们其实是一件事。这与文章开头我提到的“在任性和自律中找到平衡”是相似的。

每个人的本质内核都是极度渴望自由自在的,而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直面任何残酷的现实,而只有自律能帮助我们到达理想中的成功。如果非要割裂两者,带来的是极大的痛苦和越陷越深的迷茫。所以,作者说,做一个非常非常现实的人,让自己睁大眼睛看到所处的境地,制定一步步计划,并认真的践行它们,因为生活的真谛是从你所处的现实中汲取最大价值。但是,他并不否认梦想和情怀,如果少了它们,生活将是枯燥乏味和令人沮丧的,因而给自己留有梦想的余地,但不要混淆目标和欲望,因为欲望恰恰是阻碍目标的。

这让我有了第一条人生原则:在80%的时间里自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给自己20%的时间任性地做一些无关于目标但令自己开心的事。

作者整本书透出的观点,让我想到了中庸,但这里指的是凡事不要绝对,而是尽可能地找到最佳平衡点,想法的不同不一定导致分裂,也可能产生相辅相成的效果。例如,有创造力的人通常持发散思维,这可能导致他们难以信靠,而线性思维往往更值得信赖;一些人更情绪化,另一些人更理性等。

第三个思维模式:工具。

原则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行事为人,唯有实践才能体现它的作用。把原则嵌入到合适的工具方法中,能为我们所用。

例如,通过效率手册和清单计划管理自己的时间,让80%的自律得到保证。给自己设置一个”痛苦按钮“,每次情绪失控时提醒自己及时反馈总结,不断进化。做人物卡片,了解身边的同事朋友和人脉圈,让自己清楚谁能给自己提供合理建议提供帮助。

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停留在理论和概念的层面,从未启动过执行。把系统化的原则嵌入工具是践行的最佳方法,把设计工具当成生活中的游戏规则,为自己设定打怪升级之路,要相信卷入快速学习的反馈循环之中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3. 两个能力:认知能力,头脑开放

认知能力即学习如何更好的做事的能力。

有的人很擅长自己把问题和解决方法搞明白,无论他们是天生富有理性和常识,还是通过学习掌握这种能力,他们都具有很好的“意境地图”(就是认知能力)。

头脑开放也可以称为谦逊,做到头脑开放是作者认为他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先说说头脑封闭的人是什么样的:

1. 他们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观点被挑战,通常因无法说服对方而沮丧,而不是好奇对方为何看法不同。

2. 他们更关心自己是否被理解,而不是理解其他人。

3. 他们会说类似的话:“我可能错了……但这是我的观点。”

4. 他们阻挠其他人的发言,难以同时持有两种想法,并缺乏深刻的谦逊意识。

看到上面的描述,想想自己是否也是如此?

相反地,头脑开放的人经常会觉得有必要从对方的视角看待事物,总是更喜欢倾听而不是发言,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决策失误,并认真参考那些值得信赖的人的建议。

阻碍我们头脑开放的两大障碍是: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

头脑开放的重要意义在于,因为我们每个人思维盲点的存在,导致我们无法看到事物全貌,只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里做出判断,所以保持开放的心态,听取多方的观点,能扩大视野并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

4. 识人的标准:3C 原则

作者在工作原则中,着重讲了企业招聘员工的用人原则。我们也许还不是企业的领导者,但是可以通过这个标准来审视自己,提升自己。

3C:Character(品格),Common Sense(常识),Creativity(创造力)。

首先,品格和价值观,是个人与企业是否匹配的关键。能力无论多么出众,如果不认同企业的文化和精神,也很难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其次,常识也可以理解为情商和悟性。相比于技能,知道一件事情的通常做法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更重要的能力。没有common sense的沟通成本很高。我们工作中要多积累一些案例,形成自己的工作资料库,锻炼自己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另外,创造性是不可或缺的。你在机构中的职位越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越重要。创造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里,就像做数学题一样,每道题想想是否有另一种更优解法,换一个条件应该怎么做?

5. 生活由自己决定。

全书的最后,作者这么说:由你自己决定,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给予什么。

看完全书,其实很难界定这本书的类型。它像一本人物传记,讲述了Ray一生的经历和从中获得的经验。它也像一本指南,由一条条准则构建了生活和工作。它更像一本启示,中立地不表达任何观点倾向,而是把所有东西罗列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筛选收获。

书中提到的弗洛伊德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爱与工作是人性的基石。

生活的真谛即是如此,我们追求幸福生活并对进步有天生的渴望,所以我们认真生活,努力工作,我们所做的一切决策最终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end.

相关文章

  • 读书 | 构建个人原则

    文:小蕾 Ray Dalio 写的这本《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我的一个疑惑,所以值得被推荐成一本年度好书。 这...

  • 构建个人原则体系

    最近在读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联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创始人兼CEO 雷•达里奥...

  • 原则构建

    1、工作、生活、学习,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周全显然很难,但是不去追求全优,可能最后也得不到最好的成绩。这时候,学会抓住...

  • G225期3.0践行第3次会议感悟

    潘教练分享:如何构建读书体系 读书时关乎一个人成长,也是最低成本的提高自己的方式 如何构建有效的读书方式 首先是建...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的7大基本原则: 设计模式的原则:构建可以服用,可以维护代码的经验法则 原则(一)接口隔离原则: 接...

  • 不主动暴露了你的懦弱,请对号入座

    《高效能人士的7个原则》读书心得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原则 社会之镜想当于为了个人魅力去塑造别人眼...

  • iOS开闭原则和替换原则

    什么叫开闭原则? 六大模式设计原则之一的开闭原则是比较重要的,开闭原则其实就是“抽象构建框架,实现扩展细节...

  • 宇见《洞察力》传播读书笔记——策划鼠

    品牌传播三大内容:P(Pprinciple)——原则,构建认知应遵循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主要从用户的心智规律中推导出...

  • 软件设计六大原则

    总原则 开放封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定义: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用抽象构建框架,用...

  • 2018.6月学习复盘及7月读书清单

    6月读书清单以及完成情况 1、《原则》读完➕读书笔记 (读完了生活原则,工作原则没读完,读书笔记没做);❌ 2、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 构建个人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hq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