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教育当成一个体验的话。无疑,我对老大的教育是散乱的,缺乏规章和刻意练习的。
比如,最近我又冲动购物,给他买了ABC reading和毛豆爱古诗。这两个课都是需要看手机学习的。其实,现阶段是有替代方案解决他的古文沉淀和英文熏陶,我却没有认真去思考组合。让自己白白又浪费了600元。
谨记“收入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家庭经营理念。
教育也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他生命常识能力的训练,语文基础的积累(包括写字动作的刻意练习),数学逻辑思维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
套路模型——非舒适区——及时反馈——大量重复
便是在这四个游戏规则里面循环,来做好孩子这个阶段的每项基础能力的刻意练习!
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先跟5岁的儿子沟通他的学习(玩乐)计划
具体的活动组合:
生活:学会使用筷子吃饭,自己独立洗澡
运动:跳绳或爬梯
语文:写字训练,毛豆爱古诗听说读练习,表达力训练
数学:数独练习(逻辑思维能力)
英语:听说读练习
兴趣:小河狸创课的积木课
总的来说,就是让学习游戏化,给孩子一个深入浅出,爱上学习的引导。
第二,根据以上分类对应练习时间(将孩子的空闲无聊时间有效利用起来)
时间主要由:
1.早起半小时
2.上学期间的晚上
3.周末两个白天
我的设想是这样的:
1.早起白天:毛豆爱古诗的训练(每天一首)时间差不多20来分钟
2.上学期间的晚上(不要玩手机)
跳绳/爬梯+数独训练/表达力训练(单日数学,双日表达力)+写字+绘本阅读(或者故事分享)
这里数独练习和表达力训练我用的都是桌游的形式。其中表达力训练采用的是欢乐小侦探教具
具体四个内容的时间分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周末:
英语ABC reading两天练习+小河狸创课练习+户外羽毛球或者其他奔跑类运动/社交/生活体验等
经过反思,以前把英语放到每天练习没有必要,毕竟现在主要是启蒙他的兴趣和引导他听说读的方法。周末两天,每天30-45分钟足够了。
基本功的练习,诸如表达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字能力反而是需要重点加强,刻意练习的!
准备今天白天抽时间好好跟哥们沟通一下这个学习计划,在尊重他想法的前提下,看看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进行训练。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教育是不用刻意练习的。只有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百川归海,有容乃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