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茶点微小说
板桥奇人之豆腐王

板桥奇人之豆腐王

作者: 倚诗爱世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12:30 被阅读27次

板桥奇人之豆腐王

豆腐王早就不卖豆腐了。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豆腐王每天早上都会挑着一担豆腐,从家沿路往东街叫卖。卖到村口再从后街往西叫卖,一直卖到西村口。然后再回到大路上,一边叫卖一边回家,这就相当于在村里转了一圈。回到家,有时候剩下一两块豆腐,那就留着自家吃;大多时候则卖得刚刚好,一块不多一块不少。这是他多年卖豆腐的经验所得。

豆腐王从来不到外村去买豆腐。有人建议他多做些豆腐,挑到邻村去卖,这样就能挣更多的钱。豆腐王可不这么想,他知道豆腐只有早上才新鲜,若是挑到邻村去,除非不在本村卖,否则豆腐还没到邻村,就开始变质了。他认为的变质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馊了或者坏了,而是一百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说他豆腐不好吃的那种坏了。卖完豆腐,豆腐王和其他人一样,每天得要伺候土地。农忙的时候累死累活。叫他专职卖豆腐而抛弃土地,这可做不到。所以他只每天早上卖豆腐。

豆腐王只卖白豆腐,而不卖酱豆腐。虽然人们都觉得酱豆腐更好吃,也愿意花高价钱买店里的酱豆腐。于是有人建议他也卖酱豆腐,并用数学表明,如果豆腐王卖同样多的酱豆腐,那这些年他早成富翁了。豆腐王傻笑一笑,摇摇头说:“酱豆腐可不能多吃啊!”不管人们怎么劝说,豆腐王始终不曾卖过一块酱豆腐。

虽然不卖酱豆腐,但是白豆腐他也能做出两样来。他豆腐担子两边分别是硬豆腐和软豆腐。也去你要问了,豆腐不都是软的吗?那可不一定。在豆腐王这,硬豆腐插上一把刀,刀不会倒。软豆腐更神奇,用手指一按,豆腐往下凹陷,这和别的豆腐没什么区别。区别在于移开手指:一般人的豆腐就破了一块洞,而豆腐王卖的豆腐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像婴儿的皮肤,细腻柔滑。豆腐王可不是浪得虚名啊!

豆腐王的吆喝声是村里的一个活时钟。几乎每天早上相同的时间都会到达同一家门口。好像他每天同时出发,每天卖豆腐也是相同的人家。实则不然:今天这家买了,明天也许就不买了。豆腐再好吃,也不会有人天天吃。可他总是起点过十分左右到我家门口。吆喝一声:“豆腐!”声音不大,也不低。刚刚好够屋里人听见。没有人出门来,他不会停下叫。一担有人走出门来,或探出头来,他就改吆喝为说话,问:“今天的豆腐,要吗?”

买豆腐王的豆腐不一定要用钱,还可以用黄豆。他要做豆腐,自然要用黄豆,与其收钱再去买黄豆,倒不如直接用豆腐换人家的黄豆。用黄豆支付也很简单,不需要任何换算:一斤黄豆换一斤豆腐。

那时候我还不懂,总以为一斤黄豆换一斤豆腐。他等于啥也没有挣到啊!除了吆喝卖力。于是我就问我妈,说:“一斤黄豆换一斤豆腐,豆腐王不就啥也没挣着吗?”

我妈说:“你这孩子,懂什么呀?你知道一斤黄豆可以做多少斤豆腐吗?”

我说:“一斤黄豆自然做一斤豆腐呀。”

我妈说:“你可真傻啊!一斤黄豆岂止做一斤豆腐,两斤不止呢!”

黄豆换豆腐时,一般都是先称黄豆,再根据黄豆的重量再称豆腐的重量。但有时候也可能先称了豆腐,再来称黄豆。若是黄豆少了点,他不好意思再割一片豆腐回来,只好说“下次补我二两黄豆啊!”若是黄豆中重些,他必定会再割一点豆腐给买主的,说“一分钱一分货,可不能少了您的。”相差实在不大时,豆腐王就说:“您吃点亏,下次我给您补上。”给多给少,很少会有人去和他争辩。人人都相信他的称,也相信他的为人。

总记得小时候这样的场景:大冬天的,我妈喊我起床,帮她烧火做饭。粥煮好了,却没有做菜的原料,到菜园去弄已经来不及了。我妈就倒一点油在锅里,对我说:“小点火!小点火!”然后他就门外看了看,远远地招呼豆腐王说:“豆腐王!快点来啊,等着你的豆腐下锅呢!”豆腐王听见招呼,远远地回答道:“好嘞!马上给你送过去,要多少啊?”

“割两块哦!”说完,我妈就叫我快去找到黄豆。我故意在黄豆下面馋了一些黑豆。我以为明天豆腐准会变成黑色,这样一来,他明天的豆腐准没人买。可是到了第二天,我妈依然买了豆腐,没见豆腐是黑色的,连一些黑点点都没有。我失望自己的诡计没有得逞。

有一次,我去上学。看见豆腐王挑着豆腐担子从后街缓缓走来。于是,我算准了他行程的时间,在他拐弯的时候。我从另一个方向也向拐弯处奔去。本来我是想撞倒他的,就算撞不倒他人,把他豆腐担子撞倒也行。不知道我怎么就和他过不去了,他也没得罪我啊!也许就是我那诡计没有得逞,他甚至没有发现我的诡计这件事惹我不开心——要知道,一个孩子故意耍诡计就是想要大人们知道他的厉害的。结果,在我正要撞到他的时候,他身子一歪,把我撇在了土墙上。“唝”一声,幸好是撞在土墙上,要不然头可就开花了。

好像在我上初中之后,豆腐王就不再卖豆腐了。人们都说因为他儿子出息了,在外地开工厂挣下许多钱。有人说他们家有花不完的钱,所以豆腐王自然不用再每天赶早,辛辛苦苦的去卖豆腐了。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豆腐王得了癌症。大半辈子,为了拉着几个孩子。每天都比别人起得早,卖完一担豆腐之后,还得和别人一样出去干农活。孩子刚有出息了,挣下钱了,本以为可以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去享清福。豆腐王却住进医院了。

直到几年后,豆腐王去世了,才传出消息说豆腐王得的是癌症。人们才反应过来。豆腐王不卖豆腐并不是因为他们家有很多钱,而是他干不动了。

相关文章

  • 板桥奇人之豆腐王

    板桥奇人之豆腐王 豆腐王早就不卖豆腐了。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豆腐王每天早上都会挑着一担豆腐,从家沿路往东街叫卖。卖...

  • 板桥奇人之篾匠张

    小时候不像现在,人们都在外地打工。以前的人们都在村里务农,少数人以匠人自居。例如木匠、石匠、铁匠、篾匠等。其中篾匠...

  • 板桥奇人之鱼耳朵

    板桥奇人之鱼耳朵 鱼耳朵我再熟不过了,他就住在我家附近。他一个人独居在一栋低矮的茅屋里,走出屋子大门就是一条小河。...

  • 板桥奇人之花蜜蜂

    板桥奇人之花蜜蜂 花蜜蜂外号就叫蜜蜂,没有这个花字。这花字是我自己加上去的。当然了。蜜蜂在我们那的方言不叫蜜蜂,而...

  • 板桥奇人之西瓜万

    板桥奇人之西瓜万 西瓜万只是他的一个外号,他的真名叫宋祖来。一个姓宋的人怎么会有一个万姓的外号呢?这话说来可就神奇...

  • 板桥奇人之和尚

    和尚叫什么名字我是无法知道了,也不是完全无法得知。只要我打电话问问家里的长辈自然能得到答案。但是他叫什么并没那么重...

  • 奇人篇﹌板桥自叙

    板桥自叙 [清]郑 燮 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父立庵先生,以文章品行为士先。教授生徒数百辈,皆成就。...

  • 板桥奇人之风筝云

    板桥奇人之风筝云 在我家屋前有一条小河,小河边曾是一砖厂。可是砖厂只烧过一窑砖,全都酥软如饼干,没法用。于是砖厂就...

  • 千古奇人郑板桥

    板桥之所以得到大多数人喜爱,原因有人总结为“三真”,真气、真意、真趣,其人永远充满天真之趣,可以信赖,可以...

  • 川菜麻婆豆腐

    豆腐的吃法多种多样,清炒、红烧、炖菜、做火锅都很美味。 “东乡豆腐坊”在花板桥菜场招牌右侧的路边,店内的豆腐用传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板桥奇人之豆腐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jq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