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分析
什么?你们都在疯狂购物?我这里有理性消费秘籍!

什么?你们都在疯狂购物?我这里有理性消费秘籍!

作者: 昆仑云曦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14:31 被阅读26次

    理性消费

    1、羊群效应:别被潮流牵着鼻子走

    image.png

    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羊群效应”,是说在一个集体里人们往往会盲目从众,在集体的运动中会丧失独立的判断。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羊群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使你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2、沉没成本:难以割舍已经失去的,只会失去更多

    image.png

    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看了一半之后觉得很不好看,你该怎么办?

    这时有两种选择:忍受着看完,或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不应该再考虑钱的事。当前要做的决定不是后悔买票了,而是决定是否继续看这部电影。因为票已经买了,后悔已经于事无补,所以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决定是否再看下去。作为一个理性的人,选择把电影看完就意味着要继续受罪,而选择退场无疑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沉没成本从理性的角度说是不应该影响我们决策的,因为不管你是不是继续看电影,你的钱已经花出去了。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你应该仅仅考虑将来要发生的成本(比如需要忍受的狂风暴雨)和收益(看电影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

    有一位先生,总是带着一条颜色很难看的领带。当他的朋友终于忍不住告诉他这条领带并不适合他时,他回答:“哎,其实我也觉得这条领带不是很适合我,可是没办法,花了500多块钱买的,总不能就扔在抽屉里睡大觉吧?那不是白白浪费了?”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不能割舍沉没成本,不少人还将整个人生陷入沉没成本的泥潭里无法自拔,毫无音乐细胞的人坚持把钢琴学下去,因为耗资不菲的钢琴,并且已经花不少钱报了钢琴班;两个性格不合的情侣早就没有了爱情和甜蜜,勉强在一起只因为已经在一起这么久了,为对方已经付出了那么多,怎么也耗到结婚吧……

    其实,我们应该承认现实,把已经无法改变的“错误”视为昨天经营人生的坏账损失和沉没成本,以全新的面貌面对今天,这才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以这样的态度面对人生才能轻装上阵,才会有新的成功、新的人生和幸福。

    总之,对于沉没成本不需要计较太多,就好像覆水难收,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这其实也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只要坚持下去,任何事情都会有回报的。朝前看,不回头,这样才正确。

    3、棘轮效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image.png

    商朝时,纣王登位之初,天下人都认为在这位英明的国君治理下,商朝的江山坚如磐石。有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十分高兴地使用这双象牙筷子就餐。他的叔叔箕子见了,劝他收藏起来,而纣王却满不在乎,满朝文武大臣也不以为意,认为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箕子为此忧心忡忡,有的大臣问他原因,箕子回答:“纣王用象牙做筷子,就不会用土制的瓦罐盛汤装饭,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犀牛杯和美玉碗,难道还会用它来吃粗茶淡饭和豆子煮的汤吗?大王的餐桌从此顿顿都要摆上美酒佳肴了。吃的是美酒佳肴,穿的自然要绫罗绸缎,住的就要求富丽堂皇,还要大兴土木筑起楼台亭阁以便取乐了。对于这样的后果我觉得不寒而栗。”仅仅5年时间,箕子的预言果然应验了,商纣王恣意骄奢,商朝灭亡了。

    在这则故事中,箕子对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的评价,就反映了现代经济学消费效应——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棘轮效应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的一句名言概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在子女教育方面,因为深知消费的不可逆性,所以明智的家长注重防止棘轮效应。如今,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虽然十分富有,仍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格,从来不给孩子过多的零用钱,甚至在寒暑假期间要求孩子外出打工。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让孩子多赚钱,而是为了教育他们要懂得每分钱都来之不易,懂得俭朴与自立。这一点在比尔·盖茨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富豪,个人资产总额达460亿美元。但是他在媒体采访时却说,要把自己的巨额遗产返还给社会,用于慈善事业,只给3个女儿几百万美元。比尔·盖茨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而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

    有一次,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晚了,以致找不到停车位。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客车位,盖茨不同意。他的朋友说“车费我来付”,盖茨还是不同意。原因很简单,贵客车位要多付12美元停车费,盖茨认为那是“超值收费”。

    棘轮效应是出于人的一种本性,人生而有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人有了欲望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满足。但是,消费要结合自身情况,不要养成奢侈的消费习惯。哪怕只是几元钱甚至几分钱,也要让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一种习惯一旦在脑中形成之后,就会自动驱使一个人采取行动。在存钱方面,你不必一开始就存很多钱,即使一周存100元或200元也比不存强,因为它是养成存钱习惯的方法之一。其实要养成存钱的习惯,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每晚把所有你从饭店、超市和其他地方得来的零钱放入储蓄罐,几个星期后,你就会为你所有的可以存入储蓄账户的钱而感到惊讶。

    养成储蓄的习惯后,不仅把你所赚的钱有系统地保存下来,也增强了你的观察力、自信心、想象力、进取心及领导才能,真正增强你的理财能力。

    4、配套效应:有一种“和谐”叫“配套”**

    image.png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无神论者,丹尼·狄德罗主编了欧洲第一部《百科全书》。有一天,一位朋友送给狄德罗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长袍,狄德罗非常喜欢。于是,他马上将旧的长袍丢弃了,穿上了新长袍。可是不久之后,他就产生了烦恼。因为当他穿着华贵的长袍在书房里踱来踱去时,越发觉得那张自己用了好久的办公桌破旧不堪,而且风格也不对。于是,狄德罗叫来了仆人,让他去市场上买一张与新长袍相搭配的新办公桌。当办公桌买来之后,狄德罗又神气十足地在书房踱步了。可是他马上发现了新的问题:挂在书房墙上的花毯针脚粗得吓人,与新的办公桌不配套!

    这一类现象概括为“狄德罗效应”。199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女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出版了《过度消费的美国人》,在这本畅销书中对这种新睡袍导致新书房、新领带导致新西装的攀升消费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后,“狄德罗效应”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且被运用了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配套效应在生活中可谓屡见不鲜。在服饰消费中,人们会重视帽子、围巾、上衣、裤子、袜子、鞋子、首饰、手表等物品之间在色彩、款式上的相互搭配;在装修时,人们会注重家具、灯具、厨具、地板、电器、艺术品和整体风格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些都是为了实现“配套”,达到一种和谐。

    配套效应给人们一种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购买。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外出购物时明明只想买一样东西,结果却买回了一大堆。出门时只想买一件衬衫,但买下衬衫之后,又觉得跟裤子不配套,于是又去买了一条新裤子。穿上裤子,又觉得皮鞋的式样不般配,又去买双皮鞋。回到家才发现,原本只想花几十块钱,最后却花了好几百。

    其实,我们应该警惕这种预料之外的开支。很多人还没有到月末,就发现这个月已经大大超支,原因是买了许多不在计划之中的“狄德罗商品”。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比如,我们把“狄德罗的袍子”看做是更高更好的追求。人们在树立了远大理想抱负的时候,就会逼着自己摆脱落后的现状,去积极追求更好的生活。那些之所以成功的人,正是坚信自己一定能摆脱贫穷命运,正是因为他们有勇气相信自己是穿华贵袍子的人,是值得享受更美好生活的人,勇于去追求和创造,才拥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更美好的生活。

    如何才能摆脱"狄德罗效应"的摆布呢?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他的处理方式。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他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随后,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5、消费者剩余效应:在花钱中学会省钱

    image.png

    在南北朝时,有个叫吕僧珍的人,世代居住在广陵地区。他为人正直,很有智谋和胆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有一个名叫宋季雅的官员,被罢官后,由于仰慕吕僧珍的人品,特地买下吕僧珍宅子旁的一幢普通房子,与吕为邻。一天吕僧珍问宋季雅:“你花多少钱买这幢房子?”宋季雅回答:“1100金。”吕僧珍听了大吃一惊:“怎么这么贵?”宋季雅笑着回答:“我用100金买房屋,用1000金买个好邻居。”

    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千金买邻”的典故。“1100金”的价钱买一幢普通的房子,一般人不会做出如此选择,但是宋季雅认为很值得,因为其中的“1000金”是专门用来“买邻”的。

    消费者在买东西时对所购买的物品有一种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表现为他愿意为这种物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这种需求价格主要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消费者满足程度的高低,即效用的大小;二是与其他同类物品所带来的效用和价格的比较。

    理性消费,要按需而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你们都在疯狂购物?我这里有理性消费秘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js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