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写日记的人生活多半丰富,丰富的快乐幸福,或是丰富的苦闷压抑。
我一生有四本日记本:三本高中的,一本大学的。断定一生就这三本,是因为我早就决定不会再写。
高中三本的字迹算得上严肃工整,因为那时的苦闷都写在那。苦闷是严肃的,就像悲剧是严肃的。
大学那本潦草敷衍,像被将来苍老的自己逼着写的,为帮助他老年痴呆的大脑回忆青春。
后来发现日记本是累赘,得藏着,比藏钱还要藏,尤其在家。然后又习惯了敲键盘,懒的握笔了,于是没再写。
该记住的会记住,忘记的让它忘记,我不需要日记的协助。
得有个日记寄卖行,人们能将自己的私人日记印刷好放店里,卖给想窥探他人生活的读者。叫寄卖行太寒酸,应该叫现实主义书店。原生态的现实主义,寄卖者卖的是自己的生活。
要是真有,我就把那四本卖了。
原稿的本子、笔墨钱和辛劳费,加上印刷费用就是成本。利润,则是那几年的生活和青春所创。
—— end ——
文章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 干了这碗墨(ID:ganlezhewanm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