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万里长城》国画
在国家领导人接待别国领导人留影时,可以看到一幅巨大的国画,青松褐山,白烟赤砖,峭壁深壑,气吞山河。便是许仁龙教授于人民大会堂接待大厅所作的巨幅画卷《万里长城》。随着来自世界各国友谊使者们递交国书留影时分,既定格了友谊,也定格了中国的象征。
三十二年前(1987),一条信息从北京计算机研究所发往德国,这是我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这封电子邮件的内容是:“Acor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那时候还没有“墙”的概念。文中的长城,只是中华人民心中,极北地区那道横亘绵延万里的墙。
长城里藏下了民族之间的征服与妥协,藏下了无数营营役役的生命。长城的故事,是君王的故事,也是民族的故事,还是受时代裹挟的底层人民的故事。
1. 拒胡——环境驱使下的生存
1. 交融——文化和贸易的交互
2. 征服——气候变化造就的历史
4. 闯关——悲壮的移民(人口与经济的平衡)
1.拒胡
相传西周的灭亡和一个女人的笑容有关,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最终不愿来勤王。烽火,便是长城的作用之一——传达信息的方式。
当然,一个王朝的覆灭,不会仅仅和一个褒姒有关。周幽王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被父亲驱除的宜臼跑到了姥爷家,盛怒的申侯联合缯侯等共同拥立其成为周平王。周幽王当然不会同意,于是率兵包围了申国。实力不济的申侯只好和缯国一起投降了西戎,与之一起攻打幽王,最终周幽王战死骊山。周平王东迁,从此西周灭亡。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游牧民族主导并粉碎了农业王朝。后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诸侯纷争的时期,裂变成为时代的主题。
公元前324年,赵雍即位赵国第六代君主,这位改革家在赵国胡服骑射变法图强,向四处扩张,极北到了阴山山脉之下。阴山以南是河套平原,那里湖泊星罗棋布,土壤肥沃,是游牧民族的完美牧场。阴山山脉横空高起,构成了一道天然防线,减弱了来自西伯利亚的风暴。而阴山以北的蒙古高原,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酷热难耐。匈奴族便是来自于如此严苛环境下的部族。匈奴族为了这块草场,不断地跨过阴山,侵扰赵国边境。
采用胡服骑射政策的赵国国力大盛,赵武灵王率兵出征,连破林胡、楼烦两部。又率将士进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在诸侯争霸的局面下,赵武灵王意识到,他需要避免与游牧民族展开战争——与其跟无法真正征服的对手作战,不如建立工事,隔绝异族。于是在赵武灵王二十至二十六年,一项浩大的工程于阴山南麓的群峰丘壑之中修筑而成。这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赵长城。
赵长城的建造,标志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的开始,环境驱使国家的矛盾,资源争夺激发了军事斗争。
2.交融
“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上暮云秋。”杜牧诗中的青冢便是昭君墓。相传入秋之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故呼为青冢。汉初的统治者们像前朝一样,也惧怕匈奴的威胁,汉朝每年都向匈奴赠送丝绸、谷物等物品,并把公主嫁给匈奴和亲。汉元帝在位期间,呼韩邪单于入朝自请为婿。昭君主动请行与单于结成姻缘。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王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悲切之感,心绪难平。望着天边的大雁,弹起琵琶,一首《出塞曲》,无限感伤,混杂着浓重的乡愁和一丝憧憬,声声催人泪下,而天边大雁,望着惊艳的女子,听着凄婉的琴声,纷纷扑落于平沙之上,遂成“平沙落雁”于世绝唱。
这些外交举措使汉朝和匈奴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直到一个人改变了一切。建元元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建元三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张骞原本的使命是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但他没有完成使命。张骞在中亚的费尔干纳河谷发现了一种马,这种马体型饱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步伐轻灵优雅,不但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的位置流出血一样的汗液,被汉武帝称为天马。汉朝从大宛国引进了八十多匹汗血宝马,这大大改良了汉朝马种,为汉朝骑兵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汉武帝眼中先帝与匈奴签订的条约是一种耻辱。为了控制河西走廊,汉武帝发起了一系列战争。在大规模的战役后,匈奴人被赶出了河西走廊。汉武帝沿着河西走廊扩建长城,汉朝的长城共修建了一万多公里。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类共同的情感永不枯竭。边塞总是沾染着浓浓的乡愁和无边的苍凉。王之涣诗中的玉门关,便是长城的一部分。墙是隔绝,关是互通。西部的长城不仅仅是用来抵御外敌的入侵。在汉朝的关口,都有士兵把守,出入关贸易需要有正常的关防手续,双方在长城脚下贸易时,要给朝廷缴税。这便是海关的前生。长城的另一个作用显现出来——经济封锁。关内和关外不可自由贸易,所有的民间贸易要在关口进行,这也给政府增添了不少的收入。
汉朝的长城从东部的黑龙江一路绵延到中亚的帕米尔山脉。西域的烽燧保护了刚刚成型的商路,使中国和欧洲的文化和贸易在丝绸之路上交融。长城的起源是军事用途,但河西走廊的形成以及西域的拓展,体现了长城的连接作用,真正使中国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长城二三事图:汉代疆域图
3. 征服
经过了张扬发舒的豪迈盛唐后,物质文化蓬勃发展,在黄仁宇笔下,将唐宋并为“第二帝国”。赵匡胤以务实的态度开始了政经改革,商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带来生活上的富足,宋朝人性格内敛,注重现实的物质基础,人生态度趋向理智平和淡薄稳健。但过于吸取唐朝教训,赵构使将兵分权,确保地方无法拥兵自重,导致了宋朝的军事薄弱。游牧民族契丹横亘在北方,霸占着燕云十六州。
女真族原来是辽朝统治下的弱小民族,女真人向来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人一满万,天下无敌”。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起兵二千五进入辽界,次年正月,辽灭亡,大金这个奴隶制的国家雄霸了北方。
资料显示,古西伯利亚的古老松树林在1211到1226年间,年轮前所未有的宽阔。说明在这几年间,草原的气候变得无比湿润。丰沛的降水和温暖的气候促进了植被的旺盛生长,干旱的草原变得水草充裕,人们成长得雄伟高大,牲畜变得健壮肥美。这是成吉思汗崛起的蒙古大军崛起的物质基础,环境因素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改变历史的走向。
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自古以来往往文化高的国家战败。 ”黄仁宇也在其《中国大历史》中指出,“草原地带入侵的部落,因为其无牵挂,反能因为他们的简单淳朴而建事功。”少数民族或游牧民族,因其心思淳朴,政治架构简单,腐化或私心较少,便于集中统治,所以在军事能力上及其突出,且骁勇善战。这是成吉思汗崛起的精神基础。
在北京以北六十公里处,天下第一雄关座落在这里。居庸关这个关口是成吉思汗南下灭金的最大阻碍。在第二次进攻中都(北京)时,金居庸关有重兵把守,且依恃天险使蒙古军队终不得入。在今天的北京以北五十公里处,有一条小道,蒙古军队由一条小路迂回到紫荆关,在五回岭大败金军,遂克涿、易二州。失去了涿、易二州,居庸关便失去了防守京门的作用,通向中都的大门被打开,金军献居庸关北口,于是蒙古军南北夹击,夺南口。失去了中都,金的统治也就失去了政治中心,在蒙古人摧枯拉朽的攻势下,1234年,金灭亡。
长城二三事图:蒙古伐金路线图
长城的军事防御设施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战争中,长城就如一道铁网,依仗天险,将中原地区和游牧民族隔绝。
今天所看到的长城,大多数明长城。明代的长城最为牢靠其结构也最为复杂,除了城墙、关城、烽燧之外,还增加了城堡和空心墙台。元朝的末代统治者作为中国的皇帝并没有像传统的皇帝一样死于社稷,也没有留下来行禅让礼,他打开宫门,向北奔去,回到祖先来时的草原。
朱元璋为了防止蒙古人再次侵犯,派大将徐达修边墙——之所以叫边墙,因朱元璋也出生于草莽,他懂得百姓的不易,自古以来“长城”这个词便和劳役挂钩,朱常告诫太子臣下要爱惜民力,少动土兴修。于是明朝上下都忌讳“长城”而改称为“边墙”。朱棣在抢夺了皇位之后,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迁都北京。一来北京为朱棣(燕王)起兵前的基本盘,二来迁都北京将军事重心北迁,可快速灵活对北方的战事做出反应。这也算历代统治者的共性——对于前朝的错误总是做出坚决而全面的抵制。
公元17世纪中叶,全球的气温平均下降了二到三度,温度每下降一度,粮食的产值便减少百分之十,全国大部分地区粮食歉收,这时的明朝张居正改革已然失败,财政一片混乱,官僚政治黑暗腐朽。此时明朝要面对的是以李自成为首的西北流寇的暴动和正北满洲的虎视眈眈。
1644年,李自成向北迂回至长城由昌平进入北京,数次劝诱崇祯帝朱由检禅让,朱由检宁死不从,于景山自缢,遗旨称:“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朱由检的死,从道义上讲,降于李自成成为耻辱之事,没有禅让,使得没有一个明代的遗民可以越过道德层面去投靠李自成,使得满人一跃成为中国的统治者,这也是唯一一个没有通过一步步的竞争而直接从长城之外进入而接管中国的少数民族。在1644年,明朝本可以防止外族人侵占中原,当北京危机时,召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勤王,吴三桂选择了和满洲人合作而大开山海关,使满洲人畅通无阻的进入。
4.闯关
清朝的统治者不相信原地固守,八旗子弟本身就很擅长与其他游牧民族作战,他们把疆域扩张到北方,1696年康熙率八万士兵出塞,与蒙古领袖葛尔丹交战,军中带有西方式的炮车,此战结束了少数民族骑兵交战中占优势的局面。清朝又与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接触,在军威尤盛的情况下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将北部疆域固定化。从此,长城变成了形同虚设的防御设施。
长城二三事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的作用已经消退,但这并不是长城的故事结局。
满清统治者入关后,50万满族人作为全民为兵的民族大多“从龙入关”,黑龙江以北留下的居民所剩不多,人口及其稀少。但为了给满族留一个可退可守的后院,满清统治者称东北为龙兴之地,实行了严厉的封禁令,严禁关内汉人移民东北,长城反而成了阻绝汉人出关的设施。
由于东北长期空旷无人,缺乏足够的人口占领,就构成了东北地区长期“有边无防”的局面。1850年俄国人在入侵黑龙江流域时,根本遭遇不到当地居民或军队的抵抗,如入无人之境,从而占据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对俄国人的侵略,许多有识之士提出“移民实边”的建议,但清廷只是开放了一小部分地区允许汉人开垦。
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俄国单独出动17万大军,黑龙江将军寿山战败殉国,临死前对部下留下遗言:“江省之事非垦荒无从下手,垦荒之事则非招民无从下手,以江省之大,土地之沃,若招民垦之,则不出十年必能自立。” 寿山死后,军不能敌,俄军迅速攻占东北全境。
直到日俄之间争夺东北的战争爆发后,清廷才意识到东北人口的匮乏对于边防的不利影响,于1897年正式废除了延续200多年的封禁令。
民国时期,张作霖作为东北王,认清了这一现实,开始在铁路沿线用火车车厢一节一节地把人们运回东北,这一举动使东北军后方的物质基础有了巨大的提升。
在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齐鲁大地上民不聊生,在环渤海经过山海关,借道辽西走廊绵延数千里的路上,鲁南鲁西的百姓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两腿走出了通往生存的路。一个“闯”字体现出了山东人的勇敢与无奈,在本地无法生存,只能硬着头皮去关外闯荡,这样走一个人便减少一个人的口粮。闯荡出关已立足于关外的人,会想办法给家里消息,让家人同乡去关外谋一条生路。
“关外有黄金、有沃土、有人参、有貂皮。"东北所具有丰富的资源使山东人像”西部牛仔“一样一波一波地去祖国的最北边,去那茫茫雪原去闯荡。他们那段辛酸又激扬的历史,正是山东人一代代勇往直前的精神。山东人的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制的悲壮的谋求生存运动。
狭隘的民族主义最终使中国丢掉了北部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也使百姓民不聊生。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东北的人口已经到达了3000万人。
闯关东的背后,是人口和经济的平衡问题。公元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康熙颁布了一条谕旨:念“今海宇承平已久”,“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故令各省官员“将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这就是清朝有名的”永不加税“政策。意思是在这时候出生的人丁,如果名下没有土地,就不需要缴税。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到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短短八十年时间,清朝人口就从8千万涨到了3亿。人口急速的增长,但开垦的土地没有增多,生产力也没有显著的提升,人口的膨胀在达到一个地区容量的顶点时,超出的部分就会流入资源多而人口少的地区,移民就变得自发起来。
终
千百年来,长城的烽火照亮了天空,在这万里长城沿线,战争不断,文化交融。长城一直矗立着注视着朝代的变迁,注视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在今天,狼烟早已消散,长城代表着的,是一段久远而深邃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