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房老虎》
桐城派《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桐城派《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作者: 房作者_0970 | 来源:发表于2020-07-22 00:39 被阅读0次

犀牛书店日值的卖书推文——《畏庐续集》,闽县林纾著,桐城姚永概序,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1934)国难后第一版,71叶142面,白纸铅印线装一册全,16开,封皮略有磨损,整体品相良好,附1961年古籍书店发票,🦏¥980

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于是任北京大学讲席。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这是广告?不错。这是书的简介?不错。这有什么好看?你又不是藏家。我不收藏古籍书,然而每次犀牛卖书的推文必看,每次都有收获,今天的收获是桐城派这三个吸引我眼球的字。

——桐城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

我怎么会对桐城派感兴趣的?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李克强总理对文史馆的专家说——“大家知道,我是安徽人,受了点桐城派的影响。”在这里我第一次听到了桐城派这三个字。

李克强总理在《追忆李诚先生》一书中提到——“1953年李诚来到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管理图书馆,住在文史馆宿舍,与李克强一家住在同一个大院。......李克强的父亲带李克强拜李诚为师。”

书中还提到——“他(李诚)释卷之后,便烧上一壶水,把脚放在一个不大的搪瓷盆中,不断有节奏地搓足,时而向盆中添上一点热水,时而用手揉脚板心上的涌泉穴。……就在这段时间里,李先生用平和的语调,时断时续地向我讲中国的国学,讲治学的方法,讲古今轶事……。”

度娘告诉我——李诚,被称为“桐城派最后的人物”。他早年在皖南教私塾,著名学者舒芜、马茂元、吴孟复都是他的学生。总理与桐城派的渊源,也是我对桐城派感兴趣的原委。

相关文章

  • 桐城派《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犀牛书店日值的卖书推文——《畏庐续集》,闽县林纾著,桐城姚永概序,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1934)国难后第一版,7...

  • 《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小说《海上梦呓》 一一一引子 张学友《心如刀割》:“我的天是灰色 ,我的心是蓝色 ;触摸着你的心 ,竟是透明的”。...

  • 迷茫《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每天在自媒体上交流阅稿,在自媒体上码字,每天在自媒体上听课,请教度娘。每件事情花上个把小时一天的时间还真不够用。这...

  • 宣纸《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画家,书法家对于宣纸是非常讲究的,我有个朋友集画家、书法家、诗人、收藏家为一身,他在一篇文章...

  • 场景《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柴静——现在翻起20岁时写的日记,看了一本又一本后却发现日记里记录的那段历史和自己好像没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我看...

  • 夜读《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 张爱玲的《天才梦》一举成名,其实并非偶然,是与她的文学功底有关,她自己说三岁能背唐诗,七...

  • 石头《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新冠宅家里闷的慌,把玩下收藏的石头,消磨一下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对于年过花甲的老头来说,已成过往,余下的只是虚度...

  • 常识《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对于神药能治新冠病毒,这又使我想起了八十年代上海甲肝流行时,板兰根一合难求,大葱一根难揽。近四十年过去了,人们的观...

  • 钢琴《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钢琴在演奏着一首生命的悲惨曲。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说城市孩子兴趣班的鄙视链——体育类:马术>高尔夫>冰球>击剑>棒球...

  • 赏扇《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明朝、瞿佑诗:《折叠扇》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 金环并束龙腰细,玉栅齐编凤翅长。 偏称游人携袖里,不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桐城派《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qi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