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原生家庭》读书会第三场。今天做了开场破冰加摄影工作,
每次来的书友不同,一起读书的感受也不同。今天开场看了两个家庭暴力的视频,看的我很难受,真的是爱你的人伤害你最深的感觉,如果家长不欺负孩子,就没有人敢欺负他。弱小的生命任由践踏,对生命全然没有敬畏之心。
我回想孩子小时候也挨过打,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现在想来感觉很惭愧,育儿先育己!父母的认知和修养决定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觉得自己要多做一些事情,帮助更多的家长成长起来,这是最大的善。
这些打孩子的家长是什么心理呢?今天有个书友就是来自这样暴力的家庭,小时候时常被父亲揍,现在打自己的孩子是家常便饭。这些施暴的家长就是当年挨揍的孩子。她分享自己在打完孩子和爱人的时候还很委屈,仿佛自己被揍了似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就是她现在延续了当年父母的教养方式,同时她在揍孩子时,自己回到了儿童状态,那个内在儿童的内心委屈不满的情绪就出来了。
她虽然是个女性,但是非常彪悍,家里姐姐们如果被欺负,她抄起家伙就干,在心理学上就是“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适应生存现状的,她早已不是那个孩子,父亲已经去世,可是她的防御机制依然在影响她现在的生活,只有疗愈创伤,解除防御才能轻松做自己。
这就应了那句话,不幸的童年我们要用一生去治愈。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就是所有关系的原型,其他关系都是与父母关系的复制。
今天来的书友,有一个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卑,目光无神,生命力被压抑的状态。果不其然,她做自测题目的时候,结果显示她现在没有觉察力,感知力麻木。
后来经过探讨,从小学开始就一直不开心,原来小时候被村里人weixie过,她胆小一直没告诉家人,这件事情成了她内心的秘密,犹如一块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这件事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影响了她的婚姻生活。
她内心有深深的不配得感,觉得自己是不好的,这个信念没有办法让她过上轻松又快乐的生活!她抱持这个信念就会吸引来不尊重她的伴侣。当年一个未解决的创伤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当年她告诉了父母,让对方认错,也许她就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错了。如果当年就做心理疏导也就不会影响这么大,这在心理学上叫“未完成事件”。她今天把事情说出来,就是疗愈的开始,还需要做专业的创伤宣泄处理。
今天也来了一个幸福家庭的孩子,这个女书友非常优秀,超级爱学习。这是个幸运儿,幸福家庭的孩子更加有创造力,因为她有内驱力,觉得自己很棒,很自信!不过,我也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些自负心,人无完人。
今天,我自己也看了一些自己的原生问题,我是顺从型的,对父母有愤怒的情绪。我是站位到了母亲的角色,难怪对母亲有很多不满情绪,位置站错了。我在家庭中担任拯救者角色,夹在父母之间,背负了很多家庭的期待和压力。
我一直有个很深的执念就是希望能让我爸爸以我为荣,这也让我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回想我在生活中也扮演着拯救者角色,这就是与父母关系的复制和延续。我要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回归到自己子女的位置上,做回自己!成为自己才是我的使命,而不是满足父亲的期待,背负他的人生!
今天收获很大!从多角度参与学习,看见不同的人生体验及生命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b35c94c2cb890bc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8dae96bf38857f6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819198c3f4ab9b5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