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7/三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7/三

作者: 室静兰香a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14:33 被阅读101次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7/三

          莺歌燕舞串场河 27

      刘敏到家以后,放下行装,轻车简从,来不及欣赏久违的城镇美景。无暇顾及窗外的垂柳依依,池塘清波。更谈不上什么热身准备,转换角色。

      一头扎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吸吮知识的营养。徘徊在知识的殿堂。

      高考在即,虽己到了冲刺阶段,但刘敏毕竟是生平第一次与高考碰杯。被无数个未知包围,难以重点突破,重点攻关。关键时,茫然不知所措。自我禁锢于斗室,暝思苦想于案前。一筹莫展。

      爸妈虽从事高中语数教学多年,对高考前的复习,指导,猜题等,制订的提纲讲义,每每与高考试题相近相似处甚多,有的简直只字不差。

      时移事易,中学也已停课多年,没有高考,当然更谈不上向高校输送人才。情急之下,为女儿复习一事,亦有力不从心,乱了方寸之感。

      只能借助以前的老关系,借来成堆的复习资料,给女儿学习,参考。要在短时间内,完全吃深吃透浩如烟海的资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心与刘仁何尝不知。只是别无良策。唯有寄希望于女儿。苦了自已的女儿,每天熬灯作火,累坏了身子,疲倦了容颜。

      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秦可心有包裹!” 邮递员在外面喊道。可心出去一看,可不是,整整一大包复习资料,谁人寄来?何处寄来?

      可心来不及细想,喜出望外,雪中送炭之人,明明写着发件人:陈正义,由上海某大学寄出。

      陈正义何人?可心不知,问女儿,女儿也不知,岂可怪也欤?

      此时的可心,一看便知是女儿急需之物,一扫知识分子斯文,急急匆匆,拆开包裹,和盘托出交给女儿。

      刘敏见此,如同久走沙漠之人,干涸如灸,遇到了一汪清泉。眼前一亮,高考复习资料六个字映入眼帘。它又象一盏明灯,指引着漆黑之夜前行的人。

      原来,老孙一直记挂着刘敏的冲刺复习,在家时,心中无底,离校多年,虽胸藏万卷书,知识渊博,但对掇其精要,浓缩精华并无十分把握,一时难以凑效。到校后,与正义谈及此,正义从学生而成为留校的教师,对此次首批招录大学生的具体方法,心中有数,对自已所从教的学科尤其熟悉,有一定的把握。既是老师所托,自当尽心尽力而为之。很快筹齐了两份资料,按老师所说地址,分别寄给了可心与孙刚。

      刘敏回家复习以来,三口之家,暂时将中心转移到刘敏的学习上来。

      刘仁可心各有分工,制订计划,辅导与自学,穿插进行。

      伙食安排则由刘仁负责。为给女儿加强营养,合理搭配膳食操心奔波。

      孙刚的父亲前新,在孙刚读书期间,一直与可心保持着亦亲亦友的关系,两家也时而有些走动。孙刚也在刻苦的复习之中。伯父托人寄来的复习资料收到后,信心倍增,又多了几分自信。

      其父前新见儿子辛苦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刘敏。

      于是起了个大早,骑着自行车,带上了十余斤自家鸡生的鸡蛋,又买了两条刘敏喜欢吃的鳜鱼,风风火火地赶到刘敏家,看看太阳尚未露脸,又着急忙着赶回去。来回四十来里路,有自行车代步,不算个事。

      可心问起了前新,孙刚复习的事,前新将大哥来信说托人寄复习资料的事说了,可心恍然大悟,方知陈正义是大学的教师,以前曾是前明的学生。

      有了对口的复习资料,刘敏复习轻松了许多,掌握和驾驭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刘敏突发奇想,问母亲,高考试卷的作文,可不可以学习古人为文之法,用文言文的作法来写?可心听了,这倒是个新问题,自已从教多年,尚未见过有学生用文言笔法来写文章,更不用说批改阅卷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还真难住了老师。沉吟许久,也未作出个明确答复。

    可心心里实在没底,这关系到女儿高考的成败与否,万一开此一例,阅卷老师认为该考生异想天开,不合高考规则,如此将会失分很多。与其冒此风险,还不如稳打稳扎,安常理答题。凭心而论,可心从事语文教育多年,若自己碰上这样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表扬,并为之加分。她也清楚地知道,教课书中,古代文学的章节很少,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用以来创作了。以后的路怎么走?尚无定论。因此,她对女儿说。用文言文创作,是好事,是新的尝试。但很难,首先要求为文者有相当深厚的古文功底。虚词的用法尤其难以把握。除此以外,对古人所在朝代的生活习惯,社会风貌,民风民俗等都要有全面的了解。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容易脱离实际,至少缺乏韵味。我想,如果能达到这样的高度,用其来尝试一下,也是一种创新。你是否对自已实际掌握的知识,作一客观评估。

      刘敏听了妈妈的一番话,似乎又增添了一些底气。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刘敏吃过晚饭,走近房间,移坐案前,拿出纸笔。开始又一个征程和战役。多年的刻苦学习,刘敏习惯了与古人对话。读到精采的文章,必要逐字逐句地弄懂,甚至掩卷沉思良久,左一个为什么,右一个为什么。旁征博引,互为佐证。特别是同时代的古人,相互比较,印证。

      这样的读书习惯,她曾向老孙前明倾吐过,老孙在肯定她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外,要她尽可能多读。古人一直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并直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时,力求弄懂弄通,有些地方不懂的,也不要一下子打破砂锅问到底,可以慢慢消化。只要读熟了,总会弄懂。况且有的文学作品,历来认为有多种解释,赏析后,你以为它遣词用句准确,语句很美,就够了。文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为人类所认识,所掌握的。世界上不可知者很多,甚至多于可知的。同样,我们也要在战略上藐视它,而在一个个攻关时,则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朝前走。

      自此以后,刘敏一直将这些牢记于心。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7/三

    莺歌燕舞串场河 27 刘敏到家以后,放下行装,轻车简从,来不及欣赏久违的城镇美景。无暇顾及窗外的垂...

  •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7

    --当年那些事(二十七) 我生于江南,长于江南 童年的梦,襁褓的笑,少年的天真烂漫,尽藏那...

  •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7/二

    岁月留痕 27 姑娘不断娘家路。娘家的大门永远为闺女而开。 二姑娘嫁到杨家后,日子过得和和羙...

  •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第一部 当年那些事 代序 乔公永星的美文《太阳照在串场河...

  •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34/三

    莺歌燕舞串场河河34 杨明在工地上,看到老孙头也在为路桥工程忙着,不停地烧水,送水。跑来跑去,显...

  •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35/三

    莺歌燕舞串场河 35 作为知青,吴回士亲历了文革以后的各种社会变革。 岁月的浪潮早把这批受过...

  •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5/三

    莺歌燕舞串场河 5 坑坑洼洼的路,中间高两边低,马脊梁形,狭窄而崎岖,汽车过后,扬起满天灰尘,...

  •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3/三

    莺歌燕舞串场河 23 春节未至将至时,红红火火,喜迎春节。做各种各样的物质准备。好东西,舍不得吃,...

  •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4/三

    莺歌燕舞串场河 24 经济的发展,大环境的宽松,老百姓的过年习俗也在不断地改变、改进、改善。 ...

  • 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6/三

    莺歌燕舞串场河 26 大快人心事,知青回城,高考恢复。教育界的十年冰河,开始在春天里解冻。在知青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阳照在串场河畔 27/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tx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