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肖江虹小说《百鸟朝凤》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段时间,曾因过多关注某些热搜网文,刷某些写作视频,读某些翻译拙劣的外国经典作品……使我变得心气浮躁,内心迷茫,找不到北。
前几天,偶读作家肖江虹的小说《百鸟朝凤》。让我顿时清醒,恢复往日的理性和宁静。
肖江虹,贵州作家,我第一次读他的文章。之前,读过何士光的《乡场上》,读过叶辛《蹉跎岁月》,读过《花溪》小说期刊。
但其文风基本一样,带有浓厚的大山特色,带有贵州独有的特色。
在读小说之前,看过电影。也曾为之震撼。
小说篇幅不长,21章,不足四万字。小说故事简单,讲述一个叫“游天鸣”的孩子学艺,继承师傅传承下来的锁呐吹奏技艺,掌管锁呐“游家班”的故事。
小说巧妙之处恰恰在于,短小精悍,简单而不简陋,平常中寓深意。读后令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清醒。
好的文章像茶,先苦后甜,回味无穷,净化心灵,提高鉴赏水平。……
不健康的文章,像药酒,像毒品,先甜后苦,令人着迷,最终令人意乱情迷,精神萎靡,降低鉴赏品位。……
《百鸟朝凤》述事语言成熟老练,让我无法想像是出自一位75后作家之手。
有才不在年高,汗颜!这是术,再讲道方面,同样令我汗颜,同样值得称道,值得学习。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述事方式。不紧不慢,不习不急,娓娓道来。故事缓缓铺开,首秀亮眼。
故事设定在一个叫双无镇的地方。那里有五个村庄:金庄、木庄、水庄、火庄、土庄。
主角游天鸣和父亲游本盛。他们从水庄去土庄拜师学艺。
他们翻山涉水,走了很多路到了焦师傅家。但焦师傅不理不睬,不想收徒。天鸣父亲好生巴结无果。
他甚至搬出某某亲戚,以为他会买帐。焦师傅嗤之以鼻:他算什么?可见焦师傅不流于俗,藐视……人品高洁。
最后还是因为天鸣父亲,由于慌张摔倒,天鸣执意扶父亲。因为父亲头部受伤,天鸣伤心落泪,焦师傅才收下天鸣。
之后,焦师傅又收了一个徒弟,蓝玉。在学艺过程中,蓝玉比天鸣聪明,但蓝玉轻浮奸滑,最终师傅还是把唢呐游家班交给了游天鸣,更名为游家班。
在当地,唢呐吹奏历来受人尊崇。它主要在红白喜事中吹奏。它分,四抬,八抬,百鸟朝凤等吹奏曲目。百鸟朝凤层级最高,只有德高望重者才享此曲,不能乱吹。
因此,在白事中,唢呐吹奏带有对逝者人品褒奖的习俗,且代代传承。
可是到了游家班这一代。这一习俗,虽曾兴盛一时,但到了天鸣执掌游家班之时,环境不同了,商品经济大潮来了。
在小说中,我们随处可见民风不古,暴发户仗着有钱,请来西洋乐队,与唢呐班,唱对台戏。
甚至有人,仗着有钱,在家人死后,也想让其享受百鸟朝凤曲目。
焦老师傅当然不同意,给钱也不行,不能乱了规矩。在次体现了焦师傅“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质。
当然,小说是多义的,我只理解这些。在当今,《百鸟朝凤》算一股清流。
游家班最后还是自行解欺了,那唢呐技艺的命运怎么样?游天鸣的命运又会怎样?小说结尾交待:
“我知道,唢呐已经彻底离我而去了,这个在我的生命里曾经如此崇高和诗意的东西,如同伤口里奔涌而出的热血,现在,它终于流完了,淌干了。……
夜晚,师傅还有师兄送我去火车站。我们沿着城市冰冷的道路一直走,没有人说话,只有往来的车辆拉出让人心悸的呼啸。偶尔有行人经过,都一色地低着头,把脑袋往前伸,急匆匆地扑进城市迷离慌乱的大街小巷。
在车站外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下,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正举着唢呐鸣鸣地吹,唢呐声在闪烁的夜色里凄凉高远。
这是一曲纯正的《百鸟朝凤》。”(《百鸟朝凤》)
面对时代的变迁,天鸣的坚守或许螳臂当车,无能为力。……或许他能守住了本心,不得而知?
2024年5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