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不懂得激励他人的人,不懂得让别人产生内在动力的人,你会更倾向于控制,更倾向于诱惑,更倾向于交换这样的手法。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孩子,就算是保持了现场的干净整洁,但是只要有机会,他就会破坏。因为对他来讲,这是交换来的。
但是,如果你让这个孩子理解了为什么要保持干净整洁,并且对他保持了足够的尊重,然后让他去探索这个边界;那么,即便他有时候偶尔不小心把周围弄脏了,他很快也会改正。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责任。”
所以………
我们不能够整天去研究我们应该如何激励他人,而应该去研究另外一个话题,叫作人们怎样创造条件让他人自己激励自己。
我们的目标,不是用外在的物质、外在的名誉、外在的社会地位去激励别人做什么事。我们应该想到的,是怎么样创造一个条件,让他能够理解这件事情对他的意义,让他能够自己内在地产生一股力量去做事情。
减少我们内在动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指责、要挟、责备、金钱诱惑、地位、职称,都能够带来疏离的感觉。
怎么样能够增强内在动机?
第一个有效的方案,就是让参与者自己进行选择。(选择权)
支持自主的情形对儿童似乎有解放的作用,而控制的情形削弱了儿童的内在动机。
在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中,制定规则既有好处也有危险,究竟是好是坏,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点,取决于处于优势地位的人是最大限度地强化还是抑制人们的体验。”
如果你必须要用到外部激励—-——怎么才能让外部激励变得有效呢?
第一个,就是最好要让被激励者理解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不是惩罚)
第二个,就是激发对方的胜任感。要让对方自己觉得自己能干这个事。
阿德勒所讲的,人最本质的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胜任感其实就是价值感。
胜任加自主等于幸福,这是一个公式。
避免控制性的赞美——就是如果你下次再这样继续的话就更好了,妈妈会更高兴。如果你能够做得好,我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奖励。
非控制性的赞美——就是你今天做的这件事情让我很感动,我觉得你长大了。
就是真心地表达你所感受到的东西。
这种外部的激励能够有效地提升对方的胜任感,让对方更加愿意产生由内而外的动力。
第三个,用支持自主的方式提出批评。生活中不能有批评,但是,批评要用支持自主的方式。(问一下当是人有何打算,以后打算怎么做?等)
你怎么去促进别人的自主?例如你怎么促进孩子的自主?
方法就是你要做很多支持自主的行为。
第一,提供选择。让孩子参与决定。(让他有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
第二,要学会帮助对方设定支持自主的界限。就是你要让他意识到选择代表着责任。
无论是谁,都是一定要能够感受得到我们天生是自由的,但无往不在规则之中。
让界限尽可能地宽松。我们不需要把那个界限变得非常严苛。宽松一点,给对方一个适应的空间。(不要和孩子上纲上线)
第三,支持自主的行为,还包括帮他确立目标,经常性地跟他做绩效的回顾,并且给予奖励和认可。
第四,事先识别障碍。识别障碍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我预先地想到,预先地去做铺垫,然后把它解决掉。
第五,帮助对方去探索自我动机,是让他产生改变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
“做出改变是一项只能由个人为自己做出的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