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刘春霖,是中国最后一个状元,直隶人。他的考试卷面干净整洁,逻辑严密,让人看罢,不由拍案叫绝,当无愧状元之名。在他的试卷中,有这么一句答案,笔者看罢曾沉思良久,那就是:“臣闻王者不吝改过,故盛世有直言”。
这话一点都不难理解,其字面意思是让敢于发声的人发声,让本不该错的人认错,才能社稷兴隆,才能国家昌盛。其背后的意思是劝谏统治者要广开言路,不要耳目闭塞,要敢于认错,不要总代天听。
当时是所谓的文字狱相当严重的清朝啊,还有着当代人一直喊着的钳制思想的八股文,怎容许出现这么先进又犀利的建议呢?如果当时的皇帝不是一位可以开言纳谏的明君,那写出这句话,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这句话其实并不先进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文死谏,武死战!文人是有一种风骨的,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以国家为己任,也想着功成名就,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古人读书的一大追求就是做官,以求功名显赫来达成己志,进而光宗耀祖。三国时期诸葛丞相的《出师表》,就曾苦言劝谏蜀主刘禅,让他“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而不要: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由此可见,刘春霖的身上是保留有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份风骨的,这话写出来可能极其危险,但究其表达,也是存在一定技巧的。盛世有直言,那个帝王不想着自己治理下的国家日渐昌盛?好让后人谈起时皆是叹服的语气。又有那个帝王天生愿意做亡国奴呢?既心有盛世之追求,身亦需有盛世之行动。刘春霖这简短的一句话,颇得战国策士以正谏反的文辞之妙,让统治者不至于太不高兴的同时,还能认为此言甚是有理。
说到以正谏反,就不能不提到战国时代。春秋过后,礼仪并丧,文人进谏不再向以往那样可以随便说话,他们出于自保的需要,出言往往都是旁敲侧击,达到目的便可。这和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继而后世文人的地位一再贬低,说话也越发小心,因口而生祸的忠廉臣子不知凡几,毕竟伴君如伴虎。
都说历史如镜,常照明己。直言纳谏是一种风骨,是一种肚量,也是一种真心渴望变强的欲望。
君不见唐王李世民之待直臣魏征者乎?真正的王者,首要具备的,就是肚量。有无肚量,关乎民下生存,更关乎人才培养,让优秀的年轻人更加出类拔萃,而不是半路夭折,人才的作用有多么强大,相信不用笔者再加赘述。
“臣闻王者不吝改过,故盛世有直言”,恍恍惚惚中读到这么一句话,竟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不觉想起岳飞墓前跪了千年的秦桧,想起二十四岁凭借军功成为国家副主席的林彪,想起一腔热血最后却不得不去研究古女衣袖的沈从文,太多太多了。
历史这面无暇宝镜,比灵台更需时时拂拭,盖因世事沧浪如水,眼界终易迷茫。
最后再默默的念一句:臣闻王者不吝改过,故盛世有直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