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后,表示已经吃不起水果蔬菜了。
我们的近邻日本,就以水果昂贵出名。日本网友对中国人用勺子吃西瓜的“自由”行为,无比羡慕。
现在,我们没钱去日本,已经不要紧了。足不出户,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东京物价”了。100块钱一个的西瓜,99元300g的樱桃,甚至于5、6块钱一个的苹果,车厘子按颗卖?相信我,这不是梦。
无论如何,果蔬价格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水果自由”应该如何实现呢?
1.“再等等”
正如上文分析,中国水果行业根据生长周期和上市时间差异,单个品类存在较为规律的季节性波动。尽管遭遇了冬春两季的极端气候影响,但随着夏秋应季水果的相继上市,水果价格可以预期会迎来回落。
也正如国家统计局对外表达的一剂“定心丸”,水果价格不会持续高位。现在吃不起某个水果,不代表所有水果都在上涨。苹果、车厘子在上涨;荔枝、西瓜、桃子、椰子、山竹价格其实也在下跌嘛!
2.巧用团购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线上生鲜市场重新焕发活力,以生鲜品为核心品类的社区团购、社交电商平台不断兴起,产农对接实现了生鲜流通环节的缩减。从仓储、物流、人工投入等各个方面,实现生鲜产业链的成本降低。
社区团购平台食享会对《零售老板内参》表示,目前在生鲜品采购价格方面并没有出现太大波动。由于上游直通产地,代理商环节的利润直接让渡给消费者,实现生鲜品售卖价格稳定。
无独有偶,拼多多在供给侧建立的“拼农货”体系,目前已经覆盖中国各大主要农产区,直连农户超过700万人。并通过“多多农园”等战略推动“最初一公里”,实现农产品的源头升级。
3.提前囤货
随着线上生鲜竞争的加剧,各家平台凭借自身优势品类,进行的促销活动,力度一浪大过一浪。一方面平台通过薄利多销实现品牌传播和用户拓展;另一方面对于用户而言,也是囤货的好机会。
生鲜电商平台本来生活,提供给《零售老板内参》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本来生活网Driscoll's蓝莓销售量同比去年增长120%。销量增长一部分来自于本来生活网“分温免邮”的新规,促使消费者为了享受免邮优惠而进行批量购买。另一方面来自于活动折扣力度,促使用户囤货购买。
根据本来生活网近年来的销售情况来看,品质成为用户高复购的关键因素,复购也同时影响消费者的抢购和囤货的消费行为
4.试着“薅羊毛”
由于高频高黏性的消费属性,生鲜品尤其是水果,也已经成为许多综合电商平台吸引客源的利器。哪怕,生鲜是个短保商品。
据报道,拼多多于2018年5月上线的公益游戏应用——“多多果园”,在水果价格大涨的背景下实现流量大涨。拼多多相关负责人对《零售老板内参》表示:“自今年水果大幅涨价以来,多多果园流量大涨,日活较年初增加超过1100万,2018年下半年,多多果园每天送出的水果已经超过一百万斤。”
美团于日前,上线试水了一款“免费领水果”游戏,也从侧面表明了这一玩法的价值所在。
随着越来越多平台玩家,将目光聚焦到生鲜水果领域,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薅羊毛”的方式实现“水果自由”呢?
实现“水果自由”,就是一场和社会消费趋势,做生活技能赛跑的快乐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