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卷第五十,汉纪四十二(公元116年—公元124年,共9年)
主要历史事件:
鲜卑进攻边塞,朝廷征兵屯驻
北匈奴进犯,邓太后问班勇对策
邓太后崩,谥号和熹皇后
外戚宦官乱朝,杨震上书进谏
张珰反对抛弃西域,班勇受任西域长史
名臣杨震被罢官,遣返途中服毒自杀
【原文华译】
永宁元年(庚申,公元120年)
2 北匈奴率车师后王军就,一起攻击杀死了镇守车师后部的戊己校尉下属司马,以及敦煌长史索班等,之后赶跑车师前王,占领了西域北道。鄯善危急,求救于曹宗。曹宗上奏请求出兵五千击匈奴,以雪索班之耻,并收复西域。公卿们召开会议,大多认为应该紧闭玉门关,断绝和西域的联系。
太后听说军司马班勇,有其父班超的风范,召班勇上朝,问他意见。班勇说:
“当初汉武帝因为忧虑匈奴强盛,所以开通西域,议论的人都认为,这就相当去夺取了匈奴的宝藏,截断了匈奴的右臂。到了光武帝时期,来不及处理外事,所以匈奴转而强大,驱使西域诸国,到永平年间,再次攻击敦煌,以至于河西诸郡,白天都要关闭城门。汉明帝深谋远虑,遣虎将(指其父班超)出征西域,所以匈奴远遁,边境得以安定,到了永元年间,全部归属汉朝。
如今,赶上羌族叛乱,西域再次断绝,于是北匈奴谴责西域诸国,要他们补缴当初归附汉朝而没有上缴给匈奴的租税,并且将牛马折算成现金,还加高估价,限期缴纳。鄯善、车师等国都心怀怨愤,希望归附汉朝,但是,却找不到门路。之前西域诸国不是没有叛变的,都是因为汉朝官吏牧养失宜,不仅不能保护他们,反而祸害他们。如今曹宗一心想着失败的羞辱,要找匈奴报仇雪耻,但是,却没有研究过去为什么出兵,在什么形势下出兵,对照一下,今天的形势下又该怎么办。
“要建功于边远地区,万一不能成功,则兵祸连接,悔之不及。如今国家财政困难,出兵之后,如果一战而不能定,也无法持续派出援军,这是示弱于远夷,又自曝其短于天下,我认为,不可取!
“之前,敦煌有屯兵三百人,如今应该恢复敦煌军营。并重新设置西域副校尉,驻守敦煌,和永元年间一样。还有,应派遣西域长史率领五百人屯驻楼兰,向西控制焉耆、龟兹交通要道;向南为鄯善、于阗强心壮胆;向北抵御匈奴,向东和敦煌驻军策应。这是上策。”
尚书再问班勇:“你把这样安排的利害关系再仔细讲讲!”
班勇说:“当初永平末年,刚开始恢复西域交通,首先是派中郎将(郑众)驻守敦煌,然后在车师设置副校尉(耿恭、关宠),一方面是调解胡人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汉人侵扰他们,所以外夷归心,匈奴畏威。如今鄯善王尤还,还是汉朝外孙,如果匈奴得志,尤还必死。这些蛮夷,虽然就像鸟兽一样,但也知道避免祸害。如果我们出兵屯驻楼兰,足以招附其心,我认为,这样做是有利的。”
长乐卫尉镡显、廷尉綦毋参(綦毋,姓)、司隶校尉崔据,诘难说:“朝廷之前之所以放弃西域,是因为他们无益于中原,而维护的费用庞大。如今车师已经归附匈奴,而鄯善并不足以信任,一旦有反复,班将军能保证北虏不为边害吗?”
班勇说:“如今朝廷设置州牧,是为了禁绝郡县的奸猾盗贼。(但是,有了州牧,就能保证没有盗贼吗?)如果州牧都能保证盗贼不起,那我也愿意以腰斩之罪来保证匈奴不为边害。
如今只要我们能通西域,则北匈奴的势力必然转弱,他势力弱了,危害就小了。比起把西域都丢给他,让他得到西域的资源和赋税,把他已经被我们截断的右臂再给他接上,哪个选择更好呢?我们设置校尉,就能威慑西域,设置长史,就能招怀诸国,如果我们无所作为,那西域诸国就对朝廷绝望了,绝望之后,只能屈就于匈奴。那我们边疆诸郡将深受其害,河西城池的城门又要白天紧闭了。如今我们不推广朝廷的恩德,却舍不得屯戍部队的小小费用,如此,北匈奴气焰越来越嚣张,岂是安定边疆的长久之策?”
太尉属官毛轸诘难说:“如果我们设置校尉,则西域各国络绎不绝地派遣使节来,求索无度,给他吧,费用无度,不给他吧,又失了他的欢心。一旦他们被匈奴逼迫,又向我们求救,那麻烦就更大了。”
班勇回答说:“如果我们把西域全交给匈奴,匈奴能因此对我们感恩戴德,不为边患,那么将西域交给他也行。如果并非如此,则西域租税之丰饶,兵马之众,这些资源全都为匈奴所支配,用以攻打汉朝,那就是我们为匈奴增加财富,壮大国力了。
设置校尉,是宣布威德,以维系西域诸国内向汉朝之心,阻吓匈奴觊觎之情,并没有废财耗国的问题。况且西域来使,又对我们有多大求索无度呢?他来人,我们不过是供给饮食而已。如果我们拒绝,他们势必归附匈奴,一起连兵入寇并州、凉州,那汉朝的耗费可不止十亿了。所以,设置西域副校尉屯驻敦煌,派遣西域长史屯驻楼兰,就是上策!”
于是朝廷听从班勇建议,恢复敦煌营兵三百人,设置西域副校尉驻守敦煌。虽然重新羁縻西域,但未能出屯楼兰,其后匈奴果然数次与车师连兵进攻,河西地区大受其害。
【学以致用】
这一段会议记录,华老师用了一个词语“会议流氓”
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警惕会议流氓
01,开会的关键在于: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事情?
有些会议主持者,决策者往往把这个关键点给模糊了,这就导致了一个经常出现的现象
会议议而不决、会议时间无限延长,下面的人为各自观点都扯西扯,扯到最后可能就没有谁去关心最初的议题,而是为了“各自观点的胜利”而战了.....
02,看会议结构,谁是帮忙的?谁是捣乱的?
会议的起因是什么?
北匈奴杀死敦煌长史,赶跑了前车师王,威胁了汉朝与西域的通道安全
会议的议题是:要不要派兵驻守,什么方案?
太后是决策人,问班勇有什么意见,班勇给出了他的策略
尚书觉得班勇讲的还行,希望他把策略背后的利害关系讲的更细致一点。
很显然,尚书的提问是有益的,没有跑题,推动了议程的前进
但是,镡显、綦毋参、崔据等人的发言,就是来耍流氓的,他们提出了一个质问:
“班将军能保证北虏不为边害吗?”
这句话能把天给聊死
就像整个公司为了一个事情都想不出解决方案,而你提到了一个建议,接着就有人质问你,你能保证一定成功吗?
谁敢保证?
你行,你上?要不你也来提一个方案?
这句话的本身结构就有问题,就看领导者(主持人)能不能意识得到
任何一个方法都没有经过验证,谁敢保证成功?
如果与会者以这种方式来开会,那么,谁还愿意提建议呢?
另外,反问者提出的放弃西域的理由,是西域对中原无用,而且维护的成本很高。
这就是在转移会议的中心主题了
这个事情的重点,不是西域对中原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不维护好它,将来就会对中原有害,通西域不是为了趋利,而是为了避害
用教员的话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维护西域的目的,就是把拥护汉朝的人搞的多多的,把拥护匈奴的人搞的少少的,
所以,他们反对的点与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这就是耍流氓的做法, 现代企业里面。这种会议现象多得很
下一个诘难者毛轸更有意思,他说:万一西域都归附我们了,他们使者就会经常来,经常来就会找我们要东西,我们给不给?
你看,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
前面三人,在班勇方案的前头打压,你这个敢确保成功吗?你能保证匈奴不再侵犯边境吗?
这个毛轸呢, 就从后头拉,不沿着主要问题线路走,而是抛一个新的议题(这个问题是他提的哦,一旦以他问题为主,他可能因为提出一个好问题而感觉很爽)
你看,这跟会议中现在要讨论的事情有毛线关系,不知道隔多少层级的事了
我们领导者尤其要注意这些现象
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被下面的人带着跑偏了,他们无所谓的,既然想不出更好的方案,但是提出合乎逻辑的反对意见,他们也会觉得自己有成就感,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这样对公司来讲,屁点作用都没有
从领导者的层面来讲,可以借鉴刘强东的一个做法:我提出一个方案,不是让你们提出7-8个反对意见,而是让你们沿着这个方案(方向)去把它给落实,执行
从员工这个层面来讲,就需要引导人理解阿里彭蕾的理念:
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观,一种态度
领导当然有可能犯错,或者表达不够精准,表达模糊的时候,下面的人就需要思考上面的意图,并把它执行正确
比如这段历史当中,太后对政治,对军事,对边境的重要性能思考得这么深吗?不一定的
所以,需要听班勇这样专业人才的建议
但是,也要能区别讲话人的动机,看看他们所讲的话背后的思维在哪个层面,又代表着什么立场
03,打折的方案
决策者没有远见,也没什么主见,听上去觉得班勇比其他人靠谱一点,但是又觉得其他人讲得有道理(有道理没逻辑),于是听从了班勇的方案,但是打了五折。
当年出兵朝鲜,国内刚刚战争刚刚结束,百废俱兴,经济特别困难, 但是一旦确定打了之后,就是“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直到打到完全胜利。”
这是领导人的魄力与远见
这场会议,领导层认定了一个方案,又不全力支持这个方案,这就很难把事情真正处理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