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03:谁是得真传者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子贡是孔门弟子中,挖空心思“神话”老师的第一人。他说:“仲尼,不可毁也”,又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至少有一点,子贡算是说对了,那便是孔子的思想光辉,的确如日月一般,明耀万古。从师承关系上看,孟子没能直接师从孔子,但学术界从过来没有人质疑过他儒家重要传人的身份。客观来讲,梁惠王也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时代迄今,有几个中国人的思想深处没有他老人家的影子呢?
梁惠王向孟子抱怨的那段话,证明了他是深受孔子思想影响的,只是不得要领,没能透彻领悟罢了。“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是梁惠王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源头是孔子当年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当时讨问的正是如何治理好一个邦国的问题。孔子给定的答案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比较认真,追问三者哪个更重要。孔子强调“民无信不立”,隐约表达了“民信之”的重要性。
梁惠王显然对孔子当年所讲的“民信之”比较看重,让他疑惑的是自己比邻国更注重“民信之”一些,也更用心去体察臣民疾苦,却似乎并没有比邻国国君在“民信之”上有更多的回报。梁惠王的用心体现在赈济灾民,迁徙灾民使之有所生计上。
孟子之所以与梁惠王频繁对话,表明两个人都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有共同语言。梁惠王之所以频繁向孟子发问,是应为孟子在孔子思想的领会上,更高明一些。孟子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呢?直接体现为他对孔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孔子给定了一个目标和方向,孟子提供了相应的路径和方法论。
一、比心
梁惠王接受孔子的“民信之”观念,但抱持的试试看的态度,赈灾救民的用心实际上是“民信之”的初步实践。做了之后就去对比做与不做,做前做后的效果。比较自己所在邦国与邻国之间的效果。分别比较之心,始终在梁惠王心中。分别比较的结果直接关乎他下一步对孔子“民信之”思想的实践信心,很显然初步的分别比较让他灰心了。
孟子以毒攻毒,用梁惠王的分别比较心去治愈他。“五十步笑百步”的分别比较直击人心,梁惠王的分别比较心不攻自破。此外,孟子所用的恰是梁惠王比较欢喜的部分——“王好战,请以战喻”。严格来讲,好战的梁惠王之所以对“民信之”信心不足,恰是因为他内心里比较认同“足兵”。
二、用心
关于“民信之”,梁惠王抱持的是试试看的心态,孟子却是把“民信之”作为目标和方向来经营的。要做到“民信之”,先要做到使之“养生丧死无憾”,要想使天下人“养生丧死无憾”,先要做到“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而这些只需要王者引导“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
如果把“养生丧死无憾”看作是温饱问题的话,孟子进一步在温饱的基础上谈了如何实现小康。“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种情况下,不想实现王道都难。
去除分别比较心,才会抵达用心之境。何谓用心,说到底就是心中有清晰地路线图,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
三、以天地心为心
孟子劝导梁惠王的这段话中,最关键的一句在于“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句话直接回应了梁惠王关心的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大王如果不去怪罪上天年成不好,天下之民自然蜂拥而至。
不怪罪与上天,实际上就是与天地同心,以天地心为心。把天地关心、关切的,变成自己关心关切的。以天地心为我心,我心就是天地心。不怪罪上天,就是自己承担起“民信之”的责任,沿着用心而得的路线图,一步一步去达成和实现。
后来张载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讲了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能如此,孔子得慰,中国幸甚,天人合一,九州和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