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营销面临新的挑战,信息碎片化、信息多样化、消费者认知浅薄化。定位战略理论的提出者杰克·特劳特发展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52009/f2a7bd9f706702f5.jpg)
营销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实际上越是新的学科就越具备了“复合型”这个特点,虽然是曾经是管理学下的分支,但是如今营销学中不仅包含了管理学的理念,还牵扯了太多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与实践。
《新定位》在开篇就讲起了“人脑”正是营销学的标准解读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52009/51d48c77bb619218.jpg)
定位理论
第一、定位不再谋求和消费者的大脑结合,而是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互结合,聚焦他们常去的地方、交流的话题植入品牌。
第二、与其像以往那样针对消费者,不如针对消费者所属的圈子,不把消费者当个体,而是当一个最多不超过150人规模的稳定的圈子,发展出对更多圈子的影响力。
这里注意,个体平均社交能力能维护的人际关系平均在150人左右,超过150人瓦,往往疏远老关系,建立新关系。
第三、进一步用碎片化思路落实定位概念。不在考虑做品牌的长期灌输,而是随着潮流变化而变化,不再聚焦产品概念和内涵上,而是扩展外延,不断扩大覆盖内容,以消费者生活为核心,不断地扩展。
你为什么记不住广告
一、信息碎片化
随着信息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快餐式阅读,将信息碎片化的接受,以最短的时间接受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这种快节奏的方式,造成消费者越来越没有完整的时间来处理和接收信息。
二、接受渠道多样化
信息科技的发展,使信息接收渠道变得越来越完善,多样化的信息接收渠道让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了解外界信息的途径和内容。渠道的多样化造成企业有钱去投广告,而消费者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看。
三、消费者认知浅薄化
消费者快阅读、短阅读,碎片化处理和接受信息,没有系统性地接受信息,使消费者在产品认知上越老越浅薄。企业难以通过系统性的方式传播企业产品,无法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认知感,更不用说对产品和企业的忠诚度了。
大脑的不可靠性
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不清楚自己的购买动机,这是因为消费者存在五种形式的感知风险:金钱风险、功能风险、生理风险、社会风险以及心理风险。
为此,企业可以通过从众效应、举例证明、权威调查、品牌文化、传统等方面影响消费者,任何能降低消费者风险的策略都是好策略。
(1)金钱风险是指消费者认为购买某种产品可能会浪费钱;
(2)功能风险是指消费者认为某种产品的功能可能会不及预期;
(3)生理风险是指消费者认为某种产品会使其受伤;
(4)社会风险是指消费者认为购买某种产品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5)心理风险是指消费者认为购买某种产品会使自己感到内疚。
品牌效应
我们这个时代是三大“核爆”既:媒体爆炸、广告爆炸、产品爆炸
媒体为了媒体的传播需要而发明了大数量的媒体。大量广告也随之制造过度的需求,这种过度的需求在与成千上万的产品进行着“互惠”的作用中,也促使彼此都大量的增长。
也由于这三大“爆炸”,但是人只能接受有限量的信息,过了某一极限,大脑就会开始变得迟钝,失去正常的功能,一项研究表明普通人的大脑无法同时处理七件以上的信息单位,所以大量的泛滥信息,也会很少有人去阅读、关注或者聆听所有。
这些泛滥的传播内容, 也促使着忙碌的人们在大脑的通道上交通堵塞引擎过热、脾气和温度也随之一起上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