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疾条款:急性心肌梗塞(全行业统一条款定义)
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须满足下列至少三项条件:
( 1) 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 2) 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 3) 心肌酶或者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者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 4) 发病 90 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 50%
重疾心梗条款解读:
心肌酶和肌钙蛋白都属于调节心肌工作的成分,当检测到有这两样指标升高,就说明心肌已经开始发生坏死,所以常常作为心梗的标志性检查,这里有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什么叫诊断意义的升高呢?
问了相关的朋友,得到解释说,在临床上升高5倍以上就基本可以诊断了,或者说,1小时前查是1,1小时之后查变成了10,2小时后再查变成了100……就是有明显的升高趋势;
2、轻症条款: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不同公司略有不同)
指被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并接受了急性心肌梗塞治疗虽然未达到重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的给付标准,但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1) 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
(2) 心电图有损伤性的 ST 段改变但未出现病理 Q 波
轻症条款解读:
条款中新出两个专业词语——ST段和Q波。
ST段抬高:一般来说心电图的ST段改变一般是提示心肌缺血
Q波:表示心脏壁没有发生穿透,未形成透壁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分2种:
第一种,叫透壁性心肌梗塞,即从里到外的心肌细胞都坏死了,情况比较严重。
第二种,指坏死的是外面的一层,它堵的血管比较小,供应的范围不是心脏全层,在心肌梗塞刚刚发生时,立刻送到医院,然后做支架,把梗塞的血管打通,有一部分坏死的细胞会得到挽救,这种叫非透壁性心肌梗塞。
判定是否轻症急性心肌梗塞非常简单:
第一, 要有心梗;
第二, 心梗是非透壁性的,没有穿透心脏
放置支架最好的时机是在心肌出现缺血冠心病时放置是最好的,此时心脏还有供血,没有堵死,这时去做支架手术才是最合适的。
医生发明支架也不是为了抢救心梗病人,当初发明心脏支架时,是为了治疗那些还没有完全堵死的心脏病人的。
心梗放支架实际上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在急性期之内,心脏细胞还没有完全死掉之前去放支架,然后,把那些还没死的、奄奄一息的心脏细胞挽救过来。
如果得了心梗,而且时间比较长,比如24小时之后,那时候放不放支架意义都不大了,这时要看你心脏其它血管还有没有堵的地方,如果有,赶快在那儿放支架,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心脏发生了透壁性心肌梗塞,心脏衰竭几乎不可避免,最终要走上换心这条路……没有任何重疾是一夜之间出现的,对于已有的疾病,一定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能早一些就再早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