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什么被撸下来

作者: Mr_稻香老农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04:19 被阅读0次

    我父亲自幼读过半年私塾,后来参加新四军及以后到了人民子弟兵队伍中,在行军打仗的空隙,仍不忘认字读书,大军渡江后,就被上边保送到无锡干部速成中学读了两年中学。

    因此,我父亲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但他也染上了一些文人墨客的毛病,恃才傲物,这个瞧不起,那个也看不上。尤其是有一种习惯很不讨人喜,就是见不得人读错别字(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容易写错别字),他一旦听到别人读错别字,他就要立马给人指出来,不然的话,他晚上肯定睡不着觉。其实,这就是他的一种良好习惯,但在现实中常常是行不通的,有些人听他指出来还觉得帮助了他,有些人就觉得削了他的面子,从此对父亲怀恨在心,仿佛父亲跟他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不共戴天的仇恨。

    话说我父亲从部队上转业后,就到了苏中里下河家乡的一个名镇——戴南镇,在这个镇上的供销合作社上班。其实,他到戴南镇时,还没供销社,供销社是他跟一些上边派来的人一起创建的,他是开社元勋之一。当时,供销社上班不像现在的人上班,上班之前总要政治学习,学习的形式就是由社长读《人民日报》,有时候也读读《新华日报》。

    过去的干部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像我父亲这样进过速成中学读书的更是寥若晨星,他们读错字应该是情有可原的,想想北大校长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鸿鹄”也读错了,我就觉得人家读错个把字简直就是牛毛串豆腐——不能提的。但是我父亲不这样认为,再说那时北大校长读错字的事情还没有诞生,他没有这种认识。人家社长读报时,把佘太君读成余太君,他立马指出来。指出来也就罢了,他还一把把报纸从人家手上夺过来,他自己声情并茂地读起来。

    他读得很过瘾,听的人也觉得舒坦,但社长脸都红成了像新娘子头上的红盖布,从此仇恨的种子在心里发了芽,生了根,而且日久天长,都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仇恨的大树,人家把他恨得牙痒痒的,必要除之而后快。

    后来上边号召老干部下放,一些资历比我父亲浅的都养尊处优惯了,他们无动于衷,再说了在戴南供销社上班,一个月几十块钱,吃潮的,拿干的,谁舍得挪窝啊?有些人说,树挪死,人挪活,这话也不是绝对的,那时人挪了就是下乡,像插队一样,到生产队里罱泥、挑担和挖沟等,不死也要塌层皮,还没有钱拿,拿一些吃不饱饿不死的呆工分,人挪了也不一定就活得很好。我父亲在部队里当副排长,资历还是很够的,他拿的工资最高,一个月能拿50多块钱,他见别人对号召充耳不闻,他也装作不知道。

    不过,事情的发展总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装作不晓得,但社长记得他,早就把他当作眼中钉、肉中刺了,恰逢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岂能白白放过我父亲呢?再说了、有拳(只好代替)不用,过期作废,他可不想把我父亲拉下马的机会白白的浪费掉。他来找我父亲了,还说我父亲作为一个高级干部(哪里高级了?)应该有一定的思想觉悟,作为一个员,应该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打申请要求下乡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我父亲被他一番洗脑,觉得人家社长真的有思想觉悟,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比他认识得清楚。他不仅没怪罪人家,他还对社长感激涕零,认为人家不计前嫌来动员他,做他的思想工作,真是一个好社长。他哪里知道人心险恶,人家对他是包藏祸心的。父亲,这时候我想起了您,我怎能去责备您太单纯、太纯粹呢?

    跟父亲一起打申请下放的,还有四个人,都是社长平时感到头疼的刺儿头,他们都被社长说服下乡了。社长读错字是他的缺点,但凭三寸不烂之舌哄死人不偿性命却是他的强项。我父亲跟那些叔叔伯伯们下乡时,社长还亲自给他们的胸前戴上大红花,然后组织人敲锣打鼓把他们欢送到蒲场、草积和翟家等等的老家。我父亲就是这样被撸下来的。父亲,这时候我想起了您,想起您,我就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为什么被撸下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hn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