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呱呱鸟
![](https://img.haomeiwen.com/i9264917/a33d1b9617e09723.jpg)
人来到这个世界,首先就是本能地抢地方住下来。
人与人抢地方就是打架,打群架的规模越来越大就是战争。
其实还可以和自然界抢地方,比如围海造地。
要论围海造地,中国的本领最大。
中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提出“人定胜天”,开展“大跃进”运动,其中一项就是围填湖海。
到上世纪末,只统计沿海地区围填海造地面积,就已经达到了1200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围填海250平方公里。
思想认识提高之后,弄明白了没事别找不尊重大自然的事情,从2002年开始,制定法规限制每年围填海的规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这事归发改委批。
荷兰围海造地也比较猛。
荷兰以前叫“尼德兰”就是低洼之地的意思,国家的西面和北面都是海,莱茵河在这里进入大海。
所以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入海口,地势非常的低,在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约有27%的土地是低于海平面的。
经过多少代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发扬了中国的精卫填海精神,沿海修建了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围垦出来7100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大自然开始疯狂地报复
海水不断地突破堤坝,倒灌低洼之地,使大片的耕田变成泽国。1282年,海堤大规模的发生崩塌,海水和伏列沃湖回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海湾,称之为须德海。
根据统计数据,荷兰的土地被大海回灌的面积超过了56万公顷,而且由于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趋势,温室效应持续不断增加,海平面呈持续上升的速度。
1953年,遭遇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潮,海水摧毁堤坝,大浪滔天,所向披靡,势不可挡,20多万头牲畜淹死,1835人遇难,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
北海保护工程
人定胜天,和大海拼了,防洪新计划被命名为三角洲工程,但是在新的堤坝后面,生物危机开始出现,海洋生物全死了。
捕鱼业和海产业也陷入了危机,聪明的荷兰人建造出了可升降的风暴潮防护闸,平时闸门是打开的,海水可以自由进出,一旦受到风暴潮威胁就可以把闸门放下挡住潮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9264917/047f05d18e4d4e89.jpg)
港口的航道处用俩特大的闸门,比埃菲尔铁塔还要大。
航道是鹿特丹港口的门户通道,这个超级的天然特大型港口,为近4亿欧洲人民提供物资的吞吐集散地,每年超过1亿吨的货物从这里转运。
这项工程的技术难度比较大,闸门过于庞大,使用了弧形闸门,其支臂的支承铰位于圆心,启闭时闸门绕支承铰旋转。
平时打开让船舶通行,如果特大潮水来袭,弧形闸门就可以马上开始旋转到位,这个外观漂亮独特的水利设施,成了荷兰新的旅游景点。
荷兰实施土地“归还”大海的设想。
填海造地让湿地消失,破坏了大气环流,近海的海域滩涂已及红树林等植物、是陆地与海洋的自然平衡之地,上天没有准备给人类的,不可以强行占用其它生物的领地。
经过与大自然的多次搏击,人们终于认识到“人定胜天”的幼稚,和谐统一的共同体才是最终的目标。1990年,荷兰政府决定把抢来的土地“归还”大海,以后的二十年间,大家反过来思维,顺应大自然的发展趋势,环境友好是基本方针。
2009年,政府推倒了位于泽兰省的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堤坝,把以前围海造出来的约300公顷土地还给了大海,成为了海鸟类的栖息湿地。
为了顺应大自然,低洼地居民推广使用浮动型住房。
海水大潮倒灌属于百年一遇,平时小潮小水一般的堤坝就可以了,平时投入太多也是不管用的,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知道在哪里就有可能被击溃,所以要防患于未然,做好最坏的准备,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居民的生活要广泛适应区域特征。
建造船底型的房屋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好方法,这是一个浮动的世界,是新型的水上人家,平时落在地上,大水来了就飘起来。
生活就是这样的不容易。
珍惜当下美好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