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那个输不起的孩子,是你一步步培养的

那个输不起的孩子,是你一步步培养的

作者: 黄老邪123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22:52 被阅读47次

    01

    昨天下午下班回家,在电梯口碰见抹眼泪的邻居豆豆和面带愠色的妈妈。

    一问才知道其中原委。豆豆刚从围棋兴趣班放学,因为课上输了同学一局,大发脾气,抓起棋子丢得满地都是,而且对着同学大叫:你凭什么赢我,你怎么能赢我,我才是最厉害的!

    妈妈批评了他,让他把棋子捡起来整理好。豆豆不但不肯捡,索性往地上一滚,哭闹起来,嘴里不停嚷着:我再也不要上围棋班了!

    “这才五岁,就这样争强好胜输不起,长大了可怎么办哟!”妈妈一脸无奈。

    看着豆豆妈为难的神色,我感触很多。孩子争强好胜,只肯赢不肯输,不仅是普罗大众的苦恼,在明星孩子身上,表现更为明显。

    《爸爸去哪儿3》中,肉乎乎的卷毛小胖轩懂事暖心,圈粉无数,但也表现出对强烈的好胜心,因爸爸邹市明输掉抠玉米比赛而发脾气,在现场大喊大闹,不允许爸爸在比赛中失利。

    尽管邹市明安慰他说:“这只是一个小比赛,比赛都会有输赢,这次输了我们下次赢回来就好啦。”可轩轩依旧不依不饶:“我要你现在就赢。”

    无奈之下,“村长”李锐只好增设一轮“拳击”比赛,结果显而易见:邹市明取胜,轩轩这才露出笑脸。

    孩子好胜心强本是正常现象。

    每个孩子都有对自己的要求,希望自己事事出色,做得比别人好,一旦事实与自己的预期不同,就会产生心理落差,这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经不起任何失败,完全不能容忍自己任何一点比别人差,一旦输了就逃避、放弃,或者哭闹,宣泄,这就太过玻璃心了。

    这种玻璃心,很大程度上是被家长培养出来的。

    02

    想想看,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表扬孩子的?

    宝贝,你真棒~

    今天在幼儿园表现不错~

    隔壁的点点比你大,话都说不清楚,还是我的宝宝聪明~

    ……

    如今赏识教育盛行,中国的父母、祖辈似乎不再吝于正面肯定,孩子从出生开始,听到最多的表扬就是“宝贝,你真棒”。

    有时候,一些力所能及的、孩子本来应该做的事情也会得到铺天盖地的表扬。

    这样一来,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误解——自己所有的行为都值得肯定,表扬不是对值得表扬的行为及时肯定鼓励,反而成了家常便饭。

    三岁半的小西每天放学回来,妈妈问的最多的话就是: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得到孩子的确定回答后,说一句:嗯,今天表现不错,就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类似泛泛的表扬,孩子得到了肯定,会获得短暂的开心,但不知道自己“不错”在哪里,也不知道为什么得到表扬,长此以往,容易骄傲、听不进半点批评,一旦有点挫折或失败就无法接受。

    如果换一种说法:小西,今天你在幼儿园帮助老师整理了玩具,放回原处,妈妈觉得你表现很不错。

    把表扬细节化、具体化,落在具体的行动和事情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是自己的哪种行为、态度得到了家长肯定,有助于正面强化这种行为和态度。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比别人好,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用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通过对比,让孩子觉得其他小伙伴都不如自己,反而会使孩子输不起。

    在孩子的眼里,家长的意愿就是事实,听多了“你是最棒的”这句话,当他有一天发现周围的孩子并不比自己差、或者各有各的长处时,他会怀疑家长的话。

    尤其时当孩子发现,其他孩子在很多方面比自己强,他无法接受这种落差,会拒绝接受客观的结果,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0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多数家长对孩子最朴素的期待,对于条件优渥、学历高的家长来说,这种心愿更加强烈。

    表哥夫妇便是如此。表哥从小到大一直是学校的学霸,考名校、保送硕博连读,毕业后在研究所工作,和自己的同学结了婚,一家人和睦美满。

    夫妻双料博士,属于典型的高学历家庭,是周围十里八乡广为传颂的美谈。姑姑每每提起这个,就笑成了一朵花。

    但他们五岁的儿子成成却让老师头疼不已。

    在幼儿园里玩游戏,他每次都要得一名,如果偶尔被其他小朋友超越,就会大声咆哮、生闷气。

    有一次,成成跟一位小朋友抢玩具失败,居然对着小朋友歇斯底里地大喊:你这个坏蛋,我一定要打败你,把你踩在脚下,让你永远不能翻身!

    事后,老师跟家长提到这件事,孩子妈妈很镇定地说:这个社会本就是弱肉强食、强者生存的,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我儿子是不是班上认字最多、反应最快的?

    然后数落起幼儿园老师: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佼佼者,你们应该因材施教。

    杨澜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的女儿小学上的公立学校,中学上的国际学校。她问起女儿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哪些不同时,女儿的回答让心生感慨。

    在公立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

    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家长、孩子都这么怕自己犯错误呢?因为犯错误就意味着失败,失败就意味着自己输了,不会是受人尊崇的王者。

    很多高学历父母凭借自己的刻苦和拼搏从周围人群中脱颖而出,认为自己有很多可以复制和传承的成功经验,迫切想运用在下一代身上。

    他们对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对孩子的期待就更高,要求更严苛。对他们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凤凰窝里飞出三黄鸡。

    因此,他们对孩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不允许孩子落后于人,出现一点一滴偏差。

    04

    前段时间参加孩子学校的亲子趣味运动会,有一个项目是亲子绑腿跑,要求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人绑腿成四足一起往前跑20米,速度快的小组取胜。

    中班的齐齐是个运动小健将,一开始就跑在前面,优势很明显。

    胜利在望时,在终点前两三米,爸爸步子大了一点,齐齐没站稳身子一歪,绑带松掉,按照比赛规则只能退回松解处,重新绑好再跑。这样一来耽误了时间,被其他小组甩在后面。

    项目结束了,齐齐妈妈顿时晴转阴,当场念叨起爷儿俩的失误:

    说好了步子迈得一样大,你走那么快干什么,孩子怎么能跟得上。这下可好,眼看到手的第一名居然飞了!

    齐齐你也是,之前都走的好好的,快到终点了居然站不稳,平时跟我拗的力气都哪儿去了,关键时刻掉链子!

    看得出,齐齐妈妈很想在亲子绑腿跑中获得第一名,老公和孩子的失误让她很失望,她沉浸在输掉比赛的焦虑中,并把这种失望转移给周围的人。

    老公辩解了几句,便沉默了。齐齐呢,呆在一边,对接下来的游戏环节失去了兴致。

    看着齐齐前后的表现,不免有些心疼。孩子的表现,是父母的意愿导致的,父母的愿望在孩子看来就是命令,他的所有关注点都在赢得比赛,让妈妈满意,根本无法享受趣味运动会本身的乐趣。

    想想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心理。

    初为人母那会儿,密切关注孩子的发育,也曾因为自己的孩子比同龄宝宝抬头晚、翻身慢、抓握不好而焦虑。

    有一次,我在妈妈群里看到一位妈妈的分享:她的女儿五个多月就可以发出清晰“mama”的声音。

    我马上开始教小菠萝发音,可是对着她连续说了很多遍,小家伙始终无动于衷,还把脸转到一边,不再理我,感觉有些泄气。

    后面想想,今天我会因为孩子不会发音而失望泄气,她一岁时就可能因为走路没有别的小孩稳就发脾气;三岁时就可能因为她不会背唐诗而数落她;等她上了小学,就可能因为她在班上成绩不是第一名而惩罚她……

    刘震云在他的作品《手机》里写道:生活本没有输赢,但如果你一旦有了胜负心,那你便是输家。

    更多的时候,不是孩子输不起,而是做父母的不容许自己落于人后。

    这种要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让他们偏执于事情的结果,而不是享受做事的过程。一旦结果与期待不一致,就会大发雷霆,或逃避放弃。

    05

    生命是场马拉松,而不是个百米赛。在这个过程中,有暂时领先的,有迎头赶上的。

    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认识的,不是一味前行,超越和踩扁其他竞争者,而是在不停超越自己的过程中拓展生命的宽度和广度。

    毕竟人生漫漫,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个输不起的孩子,是你一步步培养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kf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