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嫂子说,老二长胖了,想让老二去报篮球班,老二根本连试课都不愿意去。
我当时心想,大哥脾气那么火爆,小孩应该很听他的话的,怎么竟然会这样?
🌼
上周,和朋友聊天,说起孩子的学习,我对她说:“你那么厉害,孩子的学习肯定抓得很不错了。”她说:“哪里有。和别人家的家长比,我真不算什么。我闺女还说我呢:妈妈,你只是很凶,但你并不严。”
我惊道:“哇,你闺女课真厉害,竟然还能分别出凶和严的不同。”
🌼
我终于知道了,大哥也只不过是很凶而已,严则一点都不严。
大哥平常并不太管孩子们,只有在孩子做了错事时,才发一通脾气,把孩子吓得瑟瑟发抖。平常,他只是一个爱孩子的爸爸,并不知道怎么管孩子,以致于孩子们虽然怕他,但仍然不怎么听话。
🌼
我还是很佩服正面管教的理论的——教育孩子要温和而坚定。
温和,是情绪的稳定。
坚定,是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
与其事后大发脾气,不如温和坚定地引导孩子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
对大嫂我有一个粗糙版的建议如下:
1、首先大哥和大嫂统一认知——老二必须要去上篮球班。
孩子如果不喜欢篮球,也可自选另一项运动,但必须要坚持一项运动。我儿子一开始喜欢篮球,给他报了俱乐部,他上了几次就不愿意去了,我和我老公就统一了认知,无论他有多大的情绪,都必须坚持去。孩子都是精灵鬼,家长的底线在哪里,他们随便试一试就一清二楚了。而当他知道了我们的底线,他也就变得乖了。如果他知道我们的底线随着他的意愿在摇摆,他一定会更加疯狂地试探,家长也就更加痛苦了。
2、坚定上述底线,绝不动摇,不去就“打”。
这个“打”也只是一种决心,当然不建议真打。打在前面教好孩子,总好过孩子越发地胖而打在后边。万事开头难,要知道一旦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后边坚持起来反而更容易一些。我儿子周末打比赛,满场跑很辛苦的,他不愿意去。我和我老公轮番上场,我好说歹说,不好使,我老公就变了语气凶他了一顿。他也就去了。我和我老公说,不错了,这次劝说的过程不算艰难,已经大有进步。
🌼
孩子做了错事才想起来打,这是凶,不是严。
坚定地引导孩子做该做的事,这才是严。
凶,是纸老虎;严,才是真英雄。
在管教孩子时,我们要严,而不是凶;我们要温和而坚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