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学习笔记‖第19课 正己而不求于人

《中庸》学习笔记‖第19课 正己而不求于人

作者: 紫苏_ | 来源:发表于2021-08-21 14:42 被阅读0次
【原文】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译文】处于上位,不欺辱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缘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解读】

这是圣贤才能体证到的境界。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个人既不攀缘上位,又不欺凌下位,万事反求诸己,既不怨天,也不尤人,这是一个真正无我之人,才能达成的境界。

在生活与工作中,上与下的关系,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切换。

那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份上与下的关系呢?

第一、在上位不陵下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恕”,也就是仁爱并宽容。处于领导地位或卖方市场的有利条件时,具有更大的话语权,这时不是去挤压上下游或向客户提出种种要求,对此,老子是这么说的,“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因为道在低处,不论我们是否像大国一样强大,在低处托举其他人才是我们最大的价值。

第二、在下位不援上

用一个字来概括什么是上下级最恰当的关系,那就是“忠”。也就是感恩并奉献。忠诚是难得一见的高贵品格,如果把对父母的心推而广之到上级的身上,便是一份忠诚,感恩上级与组织,给了自己成长的机会,因而愿意为上级、为组织而奉献自己的能量智慧。一个拥有忠诚品质的人,处处受到重用,处处都是机会。

第三、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当我们找回了自己的忠和恕以后,自然能够摆正上下级关系,让自己无需再陷入到抱怨的泥潭。

那如何才能正呢?

如对父母子女一样,无怨无倦,无怨无惧。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其实都是我们的这颗心无怨,一颗无我的心,才能完全无怨。一个无我的人,就能用对待父母子女的忠和恕去建设、并成就更多人,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

【学习内容要点】

第一,在上位,托起他人是做出奉献的最好机会。心中装下多少人,舞台就有多大。

第二,在下位,忠于谁便能同频谁的力量,与更高层面的人同行,就能放大个人价值。

第三、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实践】

心静如水,良知清澈,才能真正走进他人的内心深处,听见他人的渴望。

一个人可能无惧风雨,不怕强盗,但他最怕的是被温暖,被信任,被尊重。

【反思】

告诫自己:不抱怨,用最诚恳的心去对待我的父母,孩子,丈夫,姐弟以及他人。

道在底处,尽力托举他人。

相关文章

  • 2017-11-15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中庸》

  • 中庸:正己而不求于人

    《中庸》 1、白话: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利天下)的人了!道德修养做到圣人的境界,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整个的国家...

  • 《中庸》学习笔记‖第19课 正己而不求于人

    【原文】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译文】处于上位,不欺辱在下位的...

  • 【论语共读 14】卫灵公

    今天读到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又从度娘找到类似的段落如下:01 《中庸》提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

  • 《中庸》18:不求于人

    《中庸》18:不求于人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

  • 每日国学|在上位,不凌下

    【原文】“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大意】君子身处...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0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0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

  • 建设“无怨”的品质

    《中庸》有言:“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无怨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尽管圣贤才可以...

  •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原文: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选择《中庸》 译文: 身处上位...

  • 2018-05-02

    以行践言学《四书》——《中庸》篇069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学习笔记‖第19课 正己而不求于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mf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