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写完稿后,偶然投了几个以前很看好,也很喜欢的专题,发现刚投完后就是移除,再已打开专题看时,专题上已标明投稿不需审核。
再打开最新收录时,文章已被瞬间淹没了,看着那一连串的文章阅读数为0,甚至有的人已发表了几个小时,仍然没有人阅读,看到这种现象,不知怎么就涌现出一种悲哀的情绪,真为我们这些写作者感到悲哀!
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一篇文章,从构思到谋篇布局,再一字字的写,花了多少时间和心血,而好不容易写好,点了发布,投了专题。就希望能被收录,能被更多人看到,而面对那零阅读或者廖廖无已的阅读量,是否会感到心酸?
记得2016年年底刚进入简书,和平时一样像写日记一般,随兴写了一篇就投了散文专题,没想到大约有一分钟的时间就通过收录了。接下来是也并不多的点赞评论,其中还有人发来简信说:欣赏你的文笔,以后互相学习。
那时的心情真是无与论比,比年少时文章被纸媒发表,得到样刊和稿费的心情都激动。因为虽然爱好文学,从小有个梦想,但一走入社会,生活的繁杂和现实的严酷,也便和大多数人一样,梦想的种子依然隐埋在士壤里,无瑕顾及也就被搁浅了。
偶尔心血来潮觉得有些念头不得不倾吐于笔端时,才会像写日记一样写在笔记本上,记录下瞬间的思绪,闲暇时拿出来翻翻,自恋般的孤芳自赏一下。而现在文字发表在平台上有人看了,真感到喜悦和高兴。
接下来写文的劲头也十足,为了保证文章质量,虽然做不到日日更文,也能保持到基本一周一篇。那时的简书真好,对于投稿的文章真的是优胜略汰,通过的稿子一般最低在平台的最新收录上的第一位置保留几分钟。
那时的文章被收录后,仅在几分钟内阅读量会在五六十,甚至一百多,当然这对于别的人也许不足挂齿,微不足道,但对于我因为初到也不会写什么曝文,对仅有个位数的粉丝来说的我已经很满足了。而且优秀的文章还可以投稿简书的首页,或被主编推荐到首页。
那时的读者也相对的多,也都很热情,对文章都精心的阅读,点赞评论,互相关注成为了惺惺相惜的文友,每次不论在那个时间段发文,他们都会立刻第一时间阅读,评论,点赞。那时的我真惊奇于他们难道不忙于生活中的琐事吗?难道就在那静静的等待着文友们更新的文章?
那时的审稿也很严格,达不到标准的基本都不会收录,虽然偶尔也会被拒稿,但心里也是很欣喜的,没有一点怨恨的情绪,如果被拒了,也就意味着文章没达到那个层次,需要继续努力!
那时成为签约作者成了大部分人的梦想目标,作者们都个个热情高涨,都挖空心思的更着文,以至于部分优秀的作者都浮出了水面,成为了签约作者到现在都成了简书里有名气的人物。
去年年中,因某些事不得不停笔一年,再度来到简书偶尔更文时,发现除了文友之间像断了联系的朋友一样,彼此生疏了许多。有许多人已停在原来的起点上停止了更文,也许他们已不在简书上了,只有一少部分还在不紧不慢,缓缓的继续写者。
且文章投稿被某些专题收录后,接到消息再看时,已在最新收录的十几位了,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阅读量了,基本上也就是些粉丝们互相阅览,互相互动学习着。
而现在许多专题都不审核了,投入的文章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了,看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这也就是许多文章在专题内,而阅读量为零的原因。专题得不到阅读量,也许只能互粉,互动的阅读了,而这样不是发自内心,情非得已的去读,大多都是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的走过程而已,又会有多少真心呢?
这样下去,写的文章如果不发朋友圈,不互动,没有人看,只能是自娱自乐而已,和没进简书之前一样,只能当写日记了。近来随着简书钻的出现,许多人都热血沸腾的为简书钻而痴狂,也许都忘了当时进简书时的写作初心。
没有了首页投稿,部分专题也没有了审核,似乎一切都变的利益化了。难怪许多原来一起来简书,笔耕不断的简友们都停笔了,有的已经在其它平台去写了。
虽然只要热爱写作,不管外界环境怎样,都应该一如既往,至始至终的保持写作的热情,一往情深的坚持写下去。但还是常常怀念那曾经像少女般清纯,又给人一种希望的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