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心里的《离骚》种子

作者: 14bda970f46c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20:00 被阅读2次

    十年前,刚读大学,上古代文学课。讲课的老师是个东北人,却一点不像传说中的东北人。严肃,古板,不苟言笑,说话的语调过于平稳,节制,不高不低,具有强烈的催眠效果。

    讲课的时间固定在每周的一个下午,整整两个学期,他开始从先秦文学讲起,一直到魏晋文学结束。十年过后,关于他讲课的情形和内容,差不多忘得一干二净。但有几个片段,却记忆犹新。

    片段之一,其实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写到过。有一次,他在讲阮籍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时,讲起了自己年轻时半夜背着吉他到湖边弹琴的故事。不知为何,从他讲完这件事后,我对他的印象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之前的严厉苛责到此后的温情随和。

    今天我要写,关于他严厉苛责的一面。最能体现这一面的是:他在讲屈原时,强制要求全班每个人背诵《离骚》全文。这件事让我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耿耿于怀。我那时想,都上大学了,还让我们干这样费时费力又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更让人无语的是,在我们花了两三周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艰难背下来《离骚》之后,他竟然讲出了这样一个一点也不搞笑的段子:“假如四年以后,你们找工作时,你就对面试人说,我会背离骚全文。如果那时候他还不招聘你,你就来找我。”讲完之后,露出了一点难得的狡黠笑意。

    其实,那时候我就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我放心得很,你们呐,四年之后,什么《离骚》,什么屈原,全都会忘得一干二净。

    我不明白的是,他明明知道我们都会忘掉,但还是严苛要求我们“浪费”大量时间背它。更不明白的是,很多人背《离骚》,基本靠的是一股应试教育中锻炼出来的洪荒之力:死记硬背。我不相信,哪个同学是因为像闻一多一样,“熟读《离骚》,痛饮酒,方可为真名士”,才背的《离骚》。或者,因为对《离骚》的艺术水平和思想深度,感同身受,才背的《离骚》。

    十年过后,我也作为一个教书匠,站在讲台上,在给学生第二次讲《离骚》时,自然而然地再次想起了这件事。当我借此机会,再次通读《离骚》全文时,尽管个别生僻字词忘掉了,尽管一些句子意思也不是很清楚。可是,有种感觉,熟悉得说不出来的感觉,却依然如故。对这样一篇充满了大量艰涩生僻的文字,佶屈聱牙的句子,而且还如此之长篇幅的诗歌,心里却没有一丝畏惧的感觉。

    这时候,我似乎,才隐隐地明白了他当年的煞费苦心。

    我忽然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前两年听《罗辑思维》节目时,罗振宇讲过的一件事。

    他说,以前,也有个大学老师,照例,在给学生讲《离骚》时,花了整整一节课,就只在那声情并茂地赞叹《离骚》的伟大。后来,他问那个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回答说:像《离骚》这么难的诗歌,没有真切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你再怎么讲都是白忙活。我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只是用来赞叹它,就是希望给学生心里埋下一粒种子。只要这颗种子埋下了,我相信,总有一天,当他们再次有缘接触《离骚》时,这颗种子肯定会发芽生长。

    我不知道这位老师的学生,后来有多少人再读过《离骚》。我也不知道我的同学,如今有多少人,也借着给中学生讲《离骚》片段时,顺便再读《离骚》全文的。甚至所谓的“种子”一说,我也并没有太多的信心和期待。

    可是,我自己心中的这颗种子,却似乎真的生长起来了。今天下午,我在读王富仁的《客体与主体的神秘互渗自我意识的痛苦挣扎——《离骚》的或一种解诗方式》时,有一种无比欣慰的感觉,欣慰于我还有心境、有定力读这样艰涩枯燥的长篇论文,欣慰于凭借自己不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对《离骚》有了进一步感同身受的真实理解,对屈原有了更多真切的爱与同情。

    最让我欣慰的是,我在读《离骚》时,字里行间,读出来的全是自己内心的矛盾、纠结与挣扎,尽管这本是属于屈原自己的心理状态。因为有了两千年的屈原,因为跟屈原一比,我觉得,我这点矛盾、纠结与挣扎,实在算不了什么。为此,我将深深感念于自己从屈原身上得到的慰藉、坚毅和笃定。

    而我能回报屈原的,似乎也只有在更加稚气的一帮学生面前,尽情地赞叹《离骚》的伟大,以此,在他们心里埋下《离骚》这颗种子。也许,有一天,它会在一些人心里发芽,也许它会在更多人心里死去,谁知道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埋在心里的《离骚》种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nk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