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春秋五霸只能是事业巅峰

【读书笔记】春秋五霸只能是事业巅峰

作者: 东皇未来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22:21 被阅读7次

提到春秋时期,大家的第一映像就是战乱。事实也的确如此,从春秋初期的大大小小百国并存,经过约300年的纷争,到战国时期剩下七个大国进入决赛,其中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春秋五霸,指在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一时的诸侯国,连周天子都不得不以官方的身份,承认其霸主地位。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无论是齐国、晋国、楚国,甚至是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都没能在其成为春秋霸主的时代,完成统一的夙愿,这着实让人费解。

事实上,“霸主”听上去很霸气,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霸主国家也不过是区域性的霸主。东周那会儿,全国可大致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而每个区域分别有小组赛的冠军国家,分别是东部战区的齐国、南部战区的楚国、西部战区的秦国以及北部战区的晋国,其称霸也只是征服了各自周边的小国,成为区域大国而已。

这些霸主无法更进一步征服天下,主要有几个原因:

在意识形态方面,当时周天子仍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各诸侯国仍是名义上的周朝臣子,谁都不想背负“弑君”的恶名,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封建礼乐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霸主们的不臣之心。

在经济发展方面,当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没有发生质的飞跃,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以至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仅是“点到为止”,少有发生惨烈的灭国战。

在国际环境方面,几个大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并不大,各国也算是“礼貌地”相继称霸。就算抛开意识与经济的制约,一旦某个国家过于强大,其他几个大国不可能坐视不理,由此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

在国家组织方面,霸主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讲,更依赖于明君或贤臣登上历史舞台的偶然性,例如齐国称霸的时期,正是齐桓公与管仲君臣合作的时期,在失去这两根顶梁柱之后,齐国便迅速衰落,无法再现当时的雄风。

这种“平衡”一直持续到春秋后期,随着旧时代贵族没落和封建制崩坏,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为标致,一国称霸的局面成为过去,战国七雄登上了时代舞台,历史的车轮在向前进的同时,也见证了无数英雄人物的崛起与陨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春秋五霸只能是事业巅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os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