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古代文化好玩的历史
“仁义”没有什么不对,玩过头就不好了

“仁义”没有什么不对,玩过头就不好了

作者: 叶生乔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22:33 被阅读48次
    图片来自网络

    春秋之际,列国纷争,各据时代,遂成五霸。春秋五霸到底是哪几位人物,史学界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但有很多人对于排第二位的宋襄公,并不太认可,他们认为宋襄公名不能当其位,实在无法和其他霸主们相提并论。那么,宋襄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宋襄公名兹甫,宋桓公的儿子。不得不说,宋桓公的名气在春秋诸侯中虽然不大,但他的儿子倒是实打实地为他争了气。因为在很多国家,父子兄弟为了王位、权力互相残杀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他的嫡子兹甫和庶长子目夷却互相推让国君之位,目夷甚至还因此逃到卫国来避位,一时之间,宋国公子的仁义名动天下。

    图片来自网络

    或许正是这种仁义的名声所带来的“国际声望”,让宋襄公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当时的霸主齐桓公年老之后,经管仲提醒,开始考虑嗣君的人选,最终确定为昭,但又担心昭的实力太弱,将来要是出现兄弟相争的局面,估计没有多少胜算。因此君臣两人合计,在会盟的诸侯中找一个可托付之人。

    齐桓公和管仲应该是对宋襄公的名声有一定听闻的,同时经过观察,表现得体恭敬的宋襄公非常符合他们托孤的标准,于是就成了他们刻意拉拢的对象。霸主的这一举动,对于刚刚执掌朝政的宋襄公来说,不啻就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认可啊!这么一来,宋襄公从此坚信,仁义是立身之本,存国之基,当然,还有后来的霸业之道。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宋襄公,为了坚持自己的这一信仰,做出了许多让人无语的事。

    比如,他帮助齐公子昭执掌齐国之后,便产生了一种幻觉:昔日的盟主之嗣继位竟然是自己一手促成的,寡人岂不是比盟主齐桓公还伟大?这个念头一产生,便再也阻挡不了宋襄公一意孤行的想法——成为像齐桓公那样一呼百应的霸主,他完全看不到其他状况:比如宋国是个弱小的国家,兵不强,马不壮,宋国也没干过什么威压众、德服人的大事等……尽管哥哥目夷连续提出忠告,但宋襄公已经被冲昏了头,根本充耳不闻,继续和几个智商不高的谋臣筹划着会盟之举。好吧,好戏来了。

    宋襄公总算知道光凭自己小小宋国是成不了气候的,便想了一个自以为得计的馊主意:去拉拢当时日渐强大的楚国,借助楚国的威风为自己征服诸侯们开道。这种形式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做“狐假虎威”,结局咱也知道,老虎明白了狐狸的意图,反过来吃了狐狸。

    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楚王带着人来了,齐侯出于感恩,也带着人来了。在这一场博弈中,宋襄公根本就是自导自演着一场独角戏,他对楚王的心思毫无提防,也完全将齐侯得罪了,还乐滋滋地等着盂地之会。按照他的设想,这将是一场以他为主角的会盟,在楚国的威压下,大家顺理成章地推举他为盟主,他的仁义美名将播洒天下。因为扯的是“仁义”的大旗,所以他效仿的是齐桓公的“衣裳之会”——就是大家都不带兵马,光带几个随从来参加的会盟。

    只能说,宋襄公太天真了。既然一切都要靠楚王出头才能办成,凭啥楚国他自己不当盟主,要给你宋国当?对于这个疑问,可怜的宋襄公有一个非常坚定的自欺欺人的理由:楚是蛮夷之邦,即使想称霸,其他诸侯国也不会同意啊,所以舍我其谁!可是不承想,大家现在都越活越精明的,管你什么华夏蛮夷,谁武力强谁就是老大啊!

    所以,当宋襄公带着自己的几个随从兴高采烈地来参加会盟时,不仅当场被楚成王夺去了盟主地位,还被他带来的兵马给抓了起来,一国之君沦落为可笑的阶下囚了,最后不得不靠着鲁僖公的面子,才获释回来。

    图片来自网络

    按理说,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该长点记性吧?对自己所谓的“仁义”来一个反省?但后面的剧情发展,让我们这些看官们更加哭笑不得。

    宋襄公遭此大辱,立志复仇,这个很正常。于是某日宋兵与楚军战于泓水,根据领兵大将公孙固的建议,是趁着楚军渡泓水时渡一半留一半的时候,赶紧发动进攻,这样就可以打楚国军队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取得胜利。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宋襄公听了公孙固的这一番建议,竟然大怒,还发了一通宏论,大意是:我宋国乃是仁义之国,宋师乃是仁义之师,岂能做出这种乘人之危的事?他硬是等楚兵全部渡过泓水,列好阵势,才下进攻的命令。

    碰到这样的对手,楚王真的是梦里都要笑醒啊。结果也不用多说,仇显然没有复成,还落个含恨而终的结果。可是怪谁呢?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再说点料,宋襄公自己是个奇葩,他的王后更是奇葩,可能是深宫太过寂寞,她最喜欢的就是渔猎男色,这点如果做得地道些倒也没什么,关键是她竟然把魔爪伸向了自己孙子辈的公子鲍,甚至为了讨好公子鲍,硬生生地将当时在位的另一个孙子宋昭公拉下马来,另立公子鲍为国君。这样的乱伦情形,宋襄公九泉之下如若得知,会不会还能面不改色按照惯例对这位王后念一番“仁义”经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义”没有什么不对,玩过头就不好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tm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