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9年工作经验的"职场小白",没有名校的招牌,而且学的专业也很普通,上了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学校,工作这九年职位没有得到提升,工资也没见涨多少,突然在最近一两年醒悟了,读了大量的书,并且一直在探索自己,认识自己,觉得自己在这一两年还是有所成长的。
于是,18年一月份我在在行上约见了一位职业生规划方面的老师,经过大量的准备和学习,对职业生涯方面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也知道下一步究竟该怎么走。老师给了一些建议和行动,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于职场小白和即将毕业的童鞋会有帮助。
-
目前自己工作了差不多快十年了,正处于职业发展中的瓶颈期,想转型,但是经过分析,转型需要很多条件,工作=行业+企业+岗位。岩姐建议我做好职业内,并且在职业外谋求自己的发展,争取在职业外也学着去创造自己的价值。同时由于自己不满意目前的工作待遇与平台,自己想清楚了要在今年换份工作,并且认真做好前期准备与调研,收获一份满意的工作。
-
通过这次交流让自己明白了经历都是有价值的,关键是要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取经验,从而要转化为能力。想要转型,可以加强在职业外的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然后在寻找新的机会时,可以拿来应对新的机遇。知识、技能和才干是每个人都具备的。知识可以学,技能需要大量练习,而才干是每个人固有的,都不一样。每份工作都包含上面三种属性,知识是最没有迁移力的,而技能和才干有,所有未来其实有很多可能性的,关键是在于打磨自己的技能,发掘出自己的才干,并且在这两方面不断地在生活和工作中磨练自己。
-
要学会衔接外面的资源,尤其是自己所在行业的一些培训讲座或者研讨会,要保持关注和参与,去结交一些这个行业优秀的人,多和他们交流,建立联系,这样可以为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与机遇。
接下来,老师给自己布置了一些作业,回去完成后交给他,令自己收获最大的是老师给了我一张能力汇总表,这张表格汇总了基本上所有的个人能力,诸如时间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归纳总结、领导力、适应力,观察、多语言、销售、编程、美术设计、谈判协商、图像处理、创新、决策、人际沟通、数据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咨询、演讲、表达等等。通过填这些表格,逐渐地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一方面觉得自己牛逼哄哄,有那么多满意的能力,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欠缺很多能力。下面的图读者可以拿来参考,并且做出自己的能力萃取表格。制作表格只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清楚自己有哪些能力,并不是去给自己贴上标签,那么多能力也不是要自己每个都去练习和掌握,关键是去用心发现自己的那些热爱又觉得自己还满意的能力,加强它,利用它,这就是所谓的利用自己的优势来生活和工作。
个人能力萃取.png我始终相信不断地努力是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使自己慢慢变好的,虽然慢点,但我知道这是正确的修炼之路。就像最近我在阅读《终身成长》这本书里所说,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中,这些品质不是你非要打且不得不打的牌,你不需要总在担心自己手里只有对十的时候去说服大家和自己,你手里的是一副同花顺。在成长思维模式影响下,你需要打的牌不过是你成长的起始点。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希望读者也能一同成长终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