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161278/5a81fa1b25729497.jpg)
编辑这篇文章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工作两年了,虽然称不上是职场中的老人,但比起初入职场时,的确是有了不小的转变。以下就是我在这两年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收获。
01
不要为了加班而加班。
相信不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混迹职场多年的老江湖,都应该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过。我也不例外。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知识付费的公司,那时我住的地方距公司大概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为了避免晚回家,上班大家说段子的时候我都不吭声,尽可能的在下班之前把要做的工作完成。
可是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到下班时间了大家都不走,老板早上开会会表扬加班的员工,我感到很纠结,我刚出来工作,经验不足,做下班就走的领头羊好像不太好,于是开始了妥协,等有人走之后我再走。
这样的事情长此以往,大家下班的时间越来越晚,我的妥协也在慢慢崩溃,后来我发现那些经常在朋友圈秀加班的同事压根就没有加班,他们会先去公司附近的健身房健身或者去商场逛街,然后再特意去公司打卡。知道了这个真相的我好像突然就觉悟了,发现我下班之后在公司的时间毫无意义,要说做给老板看,我比不过朋友圈秀加班的同事。要说我学到东西了,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光想着有个人比我早走好拯救我。
于是,第二份工作我选择搬到离公司很近的地方。业务忙的时候,就毫无顾忌的加班。业务不忙的时候,回家学习和在公司学习完全看个人安排。我发现自己不在为了得到老板的赏识而「伪加班」,心也变得踏实了。
毕竟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我们最终还是应该为了自己而奋斗。
02
多学习一门工具,多掌握一个技能,就少一个求人的理由。
我本科的专业是新闻学,相关的课程编辑、采访、摄影、摄像等都学过,但是都不是很精通。实习期我并没有按照学校的安排去实习,而是来北京自己找的工作。
实习面试的第一道坎就是各种各样的工具。我以为自己面试的是编辑,只要会写文章就行,但是面试官问你会用ps吗?你会用微信编辑器吗……,一口一个问的我哑口无言,我只能说我接受能力很强,会好好研究这些工具的,后来面试官说让我回去等通知,也就没有了以后。
这样的面试不只一家,我也意识到会一个工具,掌握一个技能有多么重要。技能堪比学历,也是敲门砖。
03
及时沟通、注重反馈,避免做无用功,让付出被看见。
这个总结是我的朋友告诉我的。一天,他的老板给他安排了任务,他就火急火燎的去做了,这期间也没有和老板沟通,等到结果呈现的时候,才发现他完全理解错了老板的想法。
朋友和我讲述的时候让我汲取他的教训。他说倘若在老板安排任务后,他表述一下自己如何做的想法,或者说在执行中将进度及时反馈给老板,就不会想法和老板相左,一步步环节的透露还能让老板看到自己的付出。
04
注重效率,以结果为导向,是每一个职场人最应该恪守的准则。
职场是残酷的,老板花钱雇员工,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向往的生活,而是为公司创造价值。
我之前去一家区块链行业的公司面试运营岗,领导介绍完自己的产品之后,很直接的表达了想要在市场上赶超竞品的野心,因为就功能性而言,两款产品相差无几,所以必须在市场上占据优势、拉拢尽可能多的用户。
倘若来这个公司工作,不注重效率,不看重结果,公司的产品就很可能被竞品赶超,很多人会觉得公司倒了,我的工作可以再找,但更大的可能是公司还没倒,你就先被炒鱿鱼了,而不注重效率、不看重结果的习惯也注定你的每一份工作都可能做不长。
05
要有格局观,眼光要放长远
刚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从执行层开始做起的,工作琐碎。这期间不免会干一些杂活儿,时间久了,就会陷入自我怀疑中。还有的人拿着不算多也不算少的工资,工作不忙,每天却异常焦虑。对他们而言,痛苦却又不知如何挣脱。
我有一个不错的朋友就是这样,她有一份稳定但涨薪不快的工作,她很纠结,每天像机器人一样工作让她感到厌烦,我劝她换一份工作,她和我说她没有其他的工作经验,可是她现在才24岁,我不明白,20多岁的人生就是应该勇于尝试呀!
我之前也浏览过一些职场教育机构的学员资料,里面有的人临近40还在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我打心底里佩服他们,但同时我会告诉自己20多岁有机会做的事情一定不要拖到40岁。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希望接下来的话能对你有所帮助:不要活在每一天里,把判断的时间拉长,你就会知道哪件事该做,哪件事不该做。把人生放在二十年、三十年这样的汪洋大海中,去思考你的下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