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渐行渐远渐无书

渐行渐远渐无书

作者: 大西洋的马哈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21:18 被阅读0次
渐行渐远渐无书

欧阳修在一首诗中写道: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欧阳修所说的书,是书信的书而非书籍的书。这个我懂的,不劳大家提醒了。今天想借用一下这句诗,来说一下书这个字的被异化。所以,我这里所说的书,是书籍的书而非书信的书。

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成语故事凿壁借光、映雪囊萤,特别是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所描述的“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让我们倍感有书可读的珍贵。

现代社会,有书可读不再是一件难事,但书也变得鱼龙混杂、良莠难分。满世界书真是不少,但许多都是盯着那些脑残和心残量身定制的书,都是为着赚钱、圈钱、骗钱策划出来的书,都是只要卖得出去、不要传得下去的书。反正脑残和心残多得是,一波又一波的纷至沓来、接踵而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商品化和网络化,这两大力量让书急剧异化。可以说,书这个总是与知识和品味携手共行的字样,现在已经被扔进泔水缸里了,散发着各种难闻的味道。开卷有益,这句曾经激励我们发奋读书的成语,现在已经彻底被打翻在地了,而且可能被踏上了无数只脚。

出现这种状况,无论是读书的还是写书的都不该受到什么指责。改变这种状况,靠行政命令和道德说教都是行不通的。说来说去、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社会不够发达,穷人多了些,特别是精神上的穷人多了些。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总体是对的,人的需求总体上是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先填饱肚子、再填充脑子。但是这句话也有值得推敲之处,仓廪实并不一定就能知礼节,衣食足也并不一定就能知荣辱,看看那些土豪们和土豪二代三代们,不正是如此吗?

精神世界的塑造非一日之功,教养和境界这些精神品质不是填饱肚子后就自然而然产生的,需要家庭的小环境、社区的中环境、社会的大环境三管齐下、日积月累,方有可能收到尺寸之功。而贯穿这三个环境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读书、读好书。书是精神食粮,读书是塑造精神世界的不二法门。

可惜的是,现在我们极目远眺,看到的都是渐行渐远渐无书的征兆和趋势,前路漫漫、不知所终?

相关文章

  • 拜拜

    渐行渐远渐无书

  • 渐行渐远渐无书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和感情越来越冷,就如同结了冰的温水,寒冷而脆硬。 今天下夜班回家,弟弟发来信息说,什么时候回...

  • 渐行渐远渐无书

    站在公园的山包上,就有一种俯仰众生的感觉。当然,前提是没有人陪着。突兀的小山包,突兀的一个人。底下草坪里众人的热闹...

  • 渐行渐远渐无书

    看完《高山上的小邮局》,第一关注的不是这个故事,而是这些故事的讲述方式——书信。 我是比较恋旧的,家里至今还保存着...

  • 渐行渐远渐无书

    成人的世界孤独的,是那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你身边有很多人,看上去都很亲昵,可是能够让你袒露心扉的却并无一人。小学、初...

  • 渐行渐远渐无书

    这是一首闺怨诗,取其字面意思写此文。 林秀离开深圳了。与其他朋友说起,两三年前还一起爬过山的龙虾说:“...

  •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三生有幸,一笔勾销 告别了炎热苦闷的高三生活,在经历了高考战场上的拼命厮杀之后,我满怀着胜利者的喜悦,准备跨进大学...

  • 渐行渐远渐无书

    不知何时起,还是从来都是如此,只会一个人思念,把想念的思绪压抑在心中。一个人自顾自的难受,自顾自的奔溃。这本...

  • 渐行渐远渐无书

    相遇,是一种很缘分的事情,那一年,他青春正好,她芳华正茂;那一天,他面如玉,她笑如花,最美不过相遇时。 初识,他们...

  • 渐行渐远渐无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渐行渐远渐无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rb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