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瑜珈进级课,距上次提升课已经又是十天以上了。再加上最近的自我习练马马虎虎,担心老师批评。学习升造,学生怕老师也算常规,与年龄无关。
今天教学主题是倒立体式的精进。要想倒立标准,必须先练好标准的站立、肩也要做好充分延展的准备。
课程一上来,老师就带着不满的口气,“站直了站直了站直了”,“别推我手别推我手别推我手”,“这胯翘得也太厉害了”。我心中的不服气一直往上冒。因为我觉得我没有老师描述的那么糟,而且老师的嗓子太尖、太刺耳,我幻想如果我当老师,我不会如此用力喊,我也不会用手去扳动作。我更喜欢老师不出声的示范,让我在观察中品味、明白。
我及时感觉到了自己的不快与烦躁,立刻调试自己的情绪,默念:“老师非常用心,谢谢老师、我爱你!今天上午读的书《从负债2000万到心想事成每一天》教会的口头禅派上了用场,我告诉自己”我很棒、我很棒“!
调整后,我的整个身体放松下来,老师一定没有发觉,但我能感觉到隐形的气氛好多了,我微笑地注视老师,认真聆听老师的动作要领,呼吸放松的配合,完全沉静在动作的感悟中。
很快,老师反馈性的评价发生了变化:“很好”!“非常漂亮”|,“进步非常大”。“没想到你能如此好的完成这些进级动作”。老师的表扬让我信心更足了,我也很满足于镜子中自己挺拔向上的身姿。
老师在最后课程结束时,非常用情地说,看到我的进步,她也非常有成就感,“难道你不觉得吗”?她反问我。其实,我也是有认知的,十几年的坚持,我肌肉的感知力确实很不错,加上近年找对老师,接受规范化的培训,我坚信我也是可以在将来胜任老师这个职业的。
今天晚上在路上,我又听完了《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作者其实是一个网球教练,他在教练中,总结感悟出一套理论,与瑜珈习练的感悟不谋而合。他说人生的每一次比赛,其实是两场,一场是外在的,一场是内在的。外在的比赛是技术,是与对手的较量。但内在的比赛则是人内心的较量,考验我们能否避免自我指责、紧张、焦虑。竞技场上的成败,更多的是由内在的比赛主导。而我理解,瑜珈更以内在的修练为主,不与别人比、不评判,放松与专注自我、不心存杂念、头脑冷静、身心合一。看似在体式中强健肌肉与骨格,实则是存在当下的修行。
由此又联想到职场,我的当众讲话能力与水平。放松的状态,我是完全能主持好一个活动现场,完全能有条理地做一个演讲性发言的。然而,有时候我会语不成句、会忘词,从粘到大父母老师严格的说教、批评,再加上小地方长大的背景,让我骨子里缺乏自信,我在演讲时会过多地在意别人的眼光、别人的态度,有时一个不经意的暗示,可能就让内上的自我1评判自我2去了,精力不集中、一分神,就出现断篇现象。我应当用完成性语言、激励性语言,刻意练习,赶走潜意识中那个消极的、自卑的自己。
习练与读书,融会贯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过了很有意义的一天,不得不再写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