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是世间的奇才,他的祖父张堪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上阵能出谋划策,杀敌御侮;下马能治理地方,管理百姓。
文武兼备又清正廉明,也正因为有如此崇高的品格和才干,才会培养出同样出众的张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7d4103bd8daa1c7.png)
01、自少而孤,让巨资给侄儿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为郡中的大姓。出生于东汉时期南阳郡的世家大族,自小家境殷实,生活无忧无虑。
但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相继离世,让他从一个幸运儿变成了孤儿。张堪从小熟读经史,志行高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ecd04cae1d1359f.jpg)
父亲留给了他一大笔遗产,数目之庞大足够张堪一生衣食无忧,尽享荣华富贵。
但张堪却视金钱如粪土,把这一笔巨款全都送给了自己的侄子,这种行为自古以来都很罕见,轰动一时。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0273236236e6256.png)
02、太学初露锋芒,被刘秀赏识
十六岁那年,张堪独自前往长安求取学问,历尽艰辛到了长安,就读太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3df5e23b9f5cd0c.jpg)
太学是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聚集了天下各地的英才翘楚,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光武帝刘秀。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a957f0d7de5a393.jpeg)
他们常常讨论国家大事,他们常在一起读书论文,指点江山,评论时政,研究学问。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addc452eb4acc28.png)
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探讨问题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使人慨叹不已。
张堪虽然是同学之中年龄最小的,但他上进好学,天资聪颖,学识出众而且品行超群,被当时的同窗儒生们称为圣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0be71962a248292.jpg)
少年时便初露锋芒的他很快就受到了伯乐的赏识。
当时还没有出人头地的刘秀时常听闻张堪其人如何出类拔萃。
经常与他一起谈古论今,切磋交流,常常忍不住连连夸赞他。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c19000eaba1ea29.jpg)
03、用妙计助吴汉灭掉公孙述
等到刘秀当上皇帝之后,张堪经人举荐上朝为官,担任郎中一职,后续一直升迁,直到当上谒者。
建武十一年(公元36年),刘秀任命大司马吴汉前往蜀地征讨自立为帝的公孙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a83b12a7d6cf548.jpg)
刘秀派张堪转运积聚的布帛,并率领骑兵七千,前往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
在半道上又追任为蜀郡太守,当时吴汉的部队只剩下七天的军粮,军营中也开始人心涣散。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d9fcacd21b92f01.jpg)
大司马吴汉暗中派人打造船只,等到做好准备,随时撤军而逃。
张堪听闻这件事后立即骑马飞奔去见吴汉,好言相劝让吴汉不要撤兵,又向其娓娓道来公孙述注定会失败的缘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c8d75464a6fc66c.jpg)
吴汉听后,认同了张堪的说法,并开始有意向公孙述示弱。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ed264f61339a892.jpg)
公孙述的军队见汉军弹尽粮绝,大势已去,便大张旗鼓地出现,结果正中吴汉设下的圈套。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53a560549aaf758.png)
公孙述军队大败,他左冲右突,怎么也冲不出包围圈,公孙述也被斩杀于城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c64b43ec0ee56f0.jpg)
成都城被攻下以后,张堪按部就班地进行战后事宜:将府库中的珍宝收藏都记录在册,写好清晰有序的名单上报给朝廷。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87fb62434233e82.jpg)
同时善待城中的官吏百姓,不迫害也不劫掠,博得蜀人拥戴。
至此,公孙述的政权被张堪用计谋轻松瓦解,和平收复蜀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ec8761cdcdfd8c9.jpg)
04、当蜀郡太守,两袖清风,爱民如子
张堪为官时从不会用官威震慑百姓,且为人两袖清风。
张堪在担任蜀郡太守的两年里,关心百姓,爱护兵士,为蜀地的和平 与发展弹精竭虑,鞠躬尽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9661aed9b45e7fa.jpg)
蜀地的民众没有不拥护他的,人人都想为之 扬名,个个都愿为之效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7fd37a3ebca4f2d.jpg)
担任蜀地太守两年后,张堪就被召回拜为骑都尉,负责带领军队北击匈奴。
离任时,他的座驾只是一辆断辕的破马车,车上的行李只是一些衣服被褥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e5ab8bfb5ae0eec.jpg)
05、惩恶扬善,击败匈奴
后来,张堪率领骠骑将军杜茂的部下士卒,在高柳击败匈奴,于是张堪被任命为渔阳太守。
都尉张堪升任渔阳太守,上任途中有民女投状,状告幽州刺史欺压百姓、强抢民女。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4567ef9294e9b10.jpg)
张堪查清幽州刺史凉刚及其侄儿凉冰与匈奴内外勾结,拥兵自重。
张堪不畏权贵,与邪恶势力誓死抗争,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fab27e026cd6ee5.jpg)
张堪在任期间,严明法纪,惩恶扬善,赏罚分明,官员百姓信服归顺,渔阳郡各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e8a5ba0a1b2552f.jpg)
东汉与匈奴相交界的地方历来纷争战乱不断,匈奴进犯之事数见不鲜。
张堪在任期间,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首领自然不肯认输,纠集了一万骑兵向渔阳城发起了进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f836ed32291138e.png)
早已作好了反击 准备的张堪毫不畏惧,率领数千铁骑风驰电掣一般出城迎敌。
张堪面对几倍于己的敌军从容不迫,指挥若定,最终将匈奴人打得狼奔豕突,大败而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3280ae97b920e04.jpg)
此后数年间东北边境一直太平无事,从此渔阳郡祥和太平,人们安居乐业。
06、治理渔阳,发展生产
用能文能武来形容张堪一点都不为过,而且张堪在管理郡县方面也显现出过人的能力与才干。
恢复了渔阳的和平以后,张堪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经济、富民兴 业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ce1d224d3a25e3a.png)
张堪来渔阳上任后,看到当地的农业生产很落后,粮食产量少,人们生活水平低。
张堪经常深入到乡村去考察。他发现,狐奴山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泉水汇集成河,流经山下的大片土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bd923c57df7b860c.jpg)
然而,靠着丰富的水资源,当地百姓却不会利用,只知道种植旱播作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e04e2141a86c639.jpg)
实地考察后,张堪认为,当地水源、水量和土质适合种植水稻。
于是,张堪首先对水资源进行了治理,使之能够达到种植水稻的条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52d38a9d7768402.jpg)
张堪带领老百姓在狐奴山下开垦万亩稻田,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
他把南方的稻种和水稻种植技术引入渔阳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65f74d1c24d3439.jpeg)
张堪带领当地百姓辛苦耕作,教授农业生产知识,让成千上万的民众逐渐过上了富有殷实的日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6a80eb8db9f86ff.jpg)
张堪也十分受百姓的爱戴。为了赞颂张堪的德政,渔阳百姓原创并且传唱起了这样的歌谣—— “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e5355376290afdc.jpg)
07、张堪托妻儿于好友
朱晖与张堪当年一同在太学学习,因此得以相互结识,并慢慢熟悉起来。
之后,两人越聊越投机,最终成为了推心置腹的好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21ef72438bc912c.jpg)
朱晖不但知识渊博,且为人正直。后来已是朝廷高官的张堪觉得这人不错,就有意提拔朱晖去做官,可他却婉言谢绝了。
张堪内心对朱晖更是欣赏,张堪对朱晖说:“你是一个非常自持的人,倘若哪日我身体不好,乘鹤仙去,愿把自己的身家与妻儿托付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dff770a26f1bcaf.png)
朱晖一听这话,心中大惊,赶紧回答说:“岂敢岂敢!”。虽然朱晖嘴上这样说,但内心深处却大受感动,并将张堪的话彻底记在心底。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两人失去了联系。等朱晖再次得到张堪消息的时候,却得知张堪已经故去。
张堪为人为官,清正廉洁,家中少积蓄,妻儿生活非常拮据困难。
知道张堪家里生活困难的朱晖,猛然间想起了当年张堪的那句玩笑话。
于是,朱晖不惜一切向张堪的妻儿伸出了援助之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8079ac8a05b4b6d.jpg)
除了不断资助张堪的妻子外,朱晖还为张堪的儿子在仕途上铺路。
这年,一直仰慕朱晖为人的南阳太守找到了朱晖,想请朱晖的儿子去做官。
但朱晖拒绝了,转而把这个当官的机会让给张堪的儿子。
后来张堪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朱辉的对他的信任,廉洁奉公,勤奋踏实,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
08、张堪去世,老百姓悲痛
公元47年,汉光武帝在朝堂上谈论,那些官比较廉政清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41589afde9cfb52.jpg)
樊显认为张堪文武超凡、品性高洁,常年在边塞地区吃土喝风已经八年了,太辛苦,请求将他调回京城加以重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8e8b223683a7c1e.jpg)
刘秀要重用张堪,诏书没有到,他却去世了。在东汉初年为官20年,心系百姓,政绩卓著。
张堪的去世,是朝廷的一大损失,老百姓深感哀痛。皇帝也为张堪的离世痛惜不已,下诏褒扬他,并赏赐布帛一百匹。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0139c35e7538c54.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