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 华;摄影: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完璧】
20世纪60年代东御街东口(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提供)从古至今,铜器一直陪伴着成都人的生活,直到今天,爱喝茶、爱吃火锅的成都人,仍然离不开铜茶壶、铜火锅……
(来自网络)就在东御街一爿铜器铺子里,“叮叮当当”的声音从幽暗的屋子传来,循声望去,一个胡须花白的老人正光着膀子用力地挥动着铁锤,一块如同老人肌肤的黄铜在铁锤敲击下迅速变薄,最终变成一张厚薄均匀的铜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时递过来一张毛巾,低声说:“师傅,您歇会儿吧!”老人用毛巾轻轻擦了擦额上豆大的汗粒,把毛巾递给徒弟,并顺手接过徒弟毕恭毕敬送上来的茶水,轻轻地吹开茶碗里泛着清香的茉莉花,眯缝着眼睛轻啜几口,然后有些感慨地说:“哎,老了……”
发生在某个铜器加工店的这一幕,也只能是一种想象了。虽然成都的铜器加工历史由来已久,并且一度繁盛,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变得遥远和陌生。
关于清代之前的成都制铜业,只能从一些零星的记载和出土文物中,推想成都手工制铜业曾经有过的高度发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铜斛,通高41厘米,高33厘米,口径33.5厘米,盘径57.5厘米。这件铜器分上斛下盘两部分,通体鎏金。这是东汉光武帝时,四川成都一带的铜工制造机构为皇帝所做的量器。这个铜斛能作为供品,可以想见当时成都手工制铜业的水准之高。
《唐志》一书曾对成都的“雕镂”业大为称赞,这里的雕、镂就包括了铜器制作。又据资料显示,清康熙年间,朝廷在达~赖登位时送给他的紫铜法器、青铜法器等,均系成都制造。
与制铜行业有关的街道,最著名的就是锣锅巷。清朝康熙、雍正时期,清廷曾在成都扩充军队,锣锅巷的铜器业便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直到清末,这条街上仍有做锣锅(锣锅即铜锅,古代军用的一种炊具)的作坊开设。更多的铜器加工则是在锣锅巷背后的打铜街完成的,这些集中了铜器加工作坊的街道,曾经终日燃烧着红红的炉火、拥挤着热火朝天的交易人群,飘荡着铁锤敲击铜块的叮当声,它们见证了一个手工行业数百年来的兴盛与衰亡。
民国时期,东御街成为成都著名的铜器作坊一条街。冯水木先生收集整理的《唱成都》民谣中有云:“东御街上打铜吼,西御街卖旧木头”,从中不难想象东御街上热火朝天的打铜场景。
东御街本为裱背红货(即喜联、寿联、孝联)的集散地,由于藏~区老百姓常在东御街采办“红货”,为方便喜用铜制器皿的藏~民,打铜街铜器店陆续迁入,东御街便日益为铜器业所取代。李维先先生在《成都的冷锻手工艺》一文中这样写到:“东御街铜器冷锻作坊的经营性质是工商兼营、自产自销的。他们沿街设铺,铺面有半间,设置玻柜一个,用以陈列小件铜器……冷锻作坊另一半铺面,则用以放置冷锻工具,如马凳、胎模及各类槌具等。”
现在,东御街上再也看不到铜器的踪影,而打铜街也找不到铜器作坊了,这些曾经见证过成都铜器制作辉煌的街道,除了街名中还带着“铜”字,再也找不到半分当年的“铜味”了。
成都大慈寺庙门上的金狮门环(完璧 摄影)附记:打铜师傅何发斌
在成都天回镇,我顺利采访到了60余岁的何发斌老人。他曾在20世纪90年代,把自己手工打制的铜器,拿到青石桥街出售。
何发斌出生于1946年,四川仪陇县人,1990年到成都,从事铜器制作30余年。只上过小学五年级的他最初学的是打铁,但他说,打铁十分笨重,于是有改行之想。何发斌10余岁开始学打铁,20余岁时到陕西修铁路,住在一个铁匠家里,有空便帮他打铁。得知何发斌想学打铜的想法之后,这位铁匠在当地给他找了一位师傅。
铜壶(完璧摄影)工作之余,何发斌便开始跟随这位师傅学习打铜,从站在一边观摩到亲自动手操作,何发斌慢慢掌握了打铜的窍门。三年后,铁路修好时,何发斌已经可以打制一般的铜器了。在离开陕西返回四川时,何发斌打了一根重1.8斤的铜烟锅,并请人錾了花(在烟杆上雕刻花纹)。这可能要算何发斌的第一件铜器作品了,因此,他格外珍惜,至今仍然保存着。
回老家仪陇县后,何发斌开始琢磨手工打铜。他试着打了一些烟锅、铜铲、铜瓢之类的东西偷偷到镇上摆摊出售。也接收来料加工,顾客还可用铜料换成品。改革开放之后,允许公开打铜了,何发斌的生意也陡然好起来。不过,他发现自己在关键地方还存在技术欠缺,于是第二次拜师,跟当时仪陇县制铜器最有名的一位姓黄的退休工人学习打铜。何发斌遇到什么难题,便向黄师傅请教。通过师傅的点拨,加上勤奋钻研,何发斌的打铜技术又精进不少。
在何发斌的家里,随便翻出一件铜制品,都是好几十年的历史了。我看到一把铜瓢和铜铲,做工非常精细,据说用了几十年了,但看上去完好无损。也许正是铜器经久耐用,何发斌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毕竟仪陇是一个小县城,市场需要量只有那么大,他想开辟一个更大的铜器市场。还有一个不便之处在于,仪陇县买不到原材料,经常要到成都购买铜料。那时,交通还不太发达,购买原材料很麻烦。于是,何发斌干脆把铜器店从仪陇县搬到了成都。
何发斌说,他是1990年来成都的,当时,成都文殊院、将军碑还有少数几个老年人在手工打铜。刚上成都时,何发斌便帮将军碑一家姓李的铜匠打铜。后来,何发斌自己开了一家小店,打些小件铜器到荷花池和青石桥出售。因为成都当时打铜的人不多,他的生意还不错。
如今,何发斌已经60余岁(注:本文作于2008年)了,他说,打铜是很累的活儿,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而他,由于年岁大了,也不再实际操作。他的后代中,只有一个儿子会打铜,但并不以打铜为业。何发斌老人说,现在成都会手工打铜的恐怕很少,以前青石桥一带有不少手工打铜店铺,不过现在早拆了——也许,荷花池还能找到一两家。他平淡的叙述中,弥漫着一丝淡淡的遗憾。
何发斌告别手工制铜已经很多年了,现在经营着一家机械制铜作坊。据他说:“生意还可以”,不少餐厅找他订制铜火锅。也许在我之前吃火锅的经历中,就曾使用过他的工厂加工出来的铜锅。采访结束时,何发斌带我参观了他的厂房,他说,再做两三年就回老家去,享受“种豆南山下”的幸福晚年。
(下篇:《怀念旧时染房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