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

作者: 锦帆w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18:18 被阅读8次

    其实在生活中,人们会基于自己的经验来认识和了解周遭的事物,这个过程便是认知形成的过程。而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更多时候是一种社会常识。还不能称为“科学”。

    因为常识往往是以经过时间检验的经验观察为基础的。要通过研究来验证假设,社会常识只有经过验证,才能上升为科学。

    而认知失调是个体对于同一事物产生两种或多种彼此矛盾的认知,或者在认知和行为上相互矛盾,并由此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的失调状态。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例如,周末想好好休息,但是有一个课却不得不去。想好好休息是态度(认知),马上去上课是行为。正是因为在认知和行为上存在矛盾,才会引起认知失调。

    而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不适的失调状态,要么改变认知,(放弃休息的想法去上课)要么改变行动。(不去上课)但无论是改变认知还是行动,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认知和行为要达成一致。

    当人们体验到认知失调时,会努力改变认知或者行为来恢复内心的认知平衡。

    而认知失调也不仅仅只是认知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所引起的,还有认知与认知之间的不一致也可以引起认知失调。

    例子也很多,比如,在晚上上自习时,有两位同学在眉飞色舞地聊天,一位是学霸,一位学渣。当老师查自习时,发现两位同学在聊天。你觉得老师会把”晚自习说话”的帽子扣在谁头上呢?

    老师对于学霸和学渣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老师的认知里,学霸品学兼优,学渣不好好学习。如果把“扰乱课堂秩序,晚自习讲话”的帽子扣在学霸头上,不就和自己的认知发生冲突了吗?

    为了避免认知矛盾,老师下意识地会把”扰乱课堂秩序“的帽子扣在学渣头上。这也是认知和认知之间的不一致所引发的认知失调,而避免认知失调,一是改变认知,二是改变行为。

    很显然这个老师选择的是后者,通过改变行为匹配自己的认知,从而避免了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那么人的想法和行动真的是一致的吗?从认知失调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一致的。人们往往会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通过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东西,来避免认知失调。

    其实每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认知失调。认知是我们对于所理解和学习的事物的一种反映。

    也是人们对外部世界和自我认识,观念,价值观,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等等都是一种存在于大脑的认知因素,当再碰到类似认知不平衡的情况时,认知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虽然它偶尔不靠谱)

    而认知因素之间也只有三大关系: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认知失调正是其中的一种。

    关于认知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但只要我们多关心自己处理和对待事情的态度和行为,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与他人比较,就可以觉察到自己的认知偏差,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促进个人成长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失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tt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