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本音乐普及类书籍《聆听音乐》,在网易公开课看了视频,感觉收获很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355323/42588fabf119efc6.png)
第一课、导言
学习古典音乐的原因:1.帮助人们放松、舒缓压力;2.帮助人们集中精力、全神贯注;3.给人们提供一个美好世界的意象。
区分音乐所表达感情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以下五点。课程中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进行对比。此外还举了德彪西的《月光》、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约翰·肯德尔的《芝加哥》作为例子。
大调和小调,大和弦和小和弦。大调、大和弦通常比较积极愉快,小调和小和弦反之。级进和跳跃。级进积极,跳跃反之。音乐的方向。音调逐渐升高积极,音调下降反之。是否回归主音高。回归主音高让人感觉踏实安详,否则反之。此外,是否有明显的节拍、节奏的渐快渐慢、转调等都能表达比较复杂的、超出“积极”“消极”定义的感情。
第二课、介绍乐器和音乐风格
音乐体裁种类繁多,课程里详细讲述的有以下三种。
1.交响曲。交响曲通常包含4个乐章,分别是一个简短的开始部分的乐章、缓慢而抒情的第二乐章、衍生自舞曲的第三乐章、快节奏且迅速强势的第四乐章。
2.协奏曲。协奏曲通常包含3个乐章——快乐章、慢乐章、快乐章。协奏曲由人数较少的独奏组和人数较多的协奏组演奏,两者互相呼应。
3.交响诗。交响诗经常用于叙述某个场景或重大历史事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交响诗。除此之外还有奏鸣曲、歌剧、芭蕾舞曲等分类。
区分两种旋律类型:动机和主题。动机通常比较简短,只是音乐的一个微小细胞和胚芽,比如说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咚、咚、咚、咚——”。主题就比较长而抒情,比如《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开始部分。
此外,这节课大部分是展示乐器和它们的演奏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