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442848/2bfd595388992d31.jpg)
每个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外出上过大学的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故事的情节无非是关于家乡,关于学校,关于爱情和友情。那段时光里的悲伤、喜悦,后来都化成回忆,融进他们的灵魂里。我如此,牛明老师亦如此。
我很平凡,在琐碎的生活中故意淡薄了这段有关求学的记忆,而牛明老师却把它化作灵感,写下了二十八万字的小说《往事如初》。
说实话,比起我读过的一本本巨著,《往事如初》确实不够分量。它的情节既不够波澜壮阔,也没有惊心动魄;既没有“玄幻”,也不“狗血”。但是,就这么一部温和的小说,我竟然一口气把它看完了。
看完这部“纯文学”的理由并不牵强,因为,它慢条斯理地打动了我,引起我的共鸣。比起名著,它更贴近我的生活。
《往事如初》的故事不复杂,说得是主人公萧山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考到东北的一座城市,直到大学毕业的一段经历,采用正叙的方法。
小说一开头,就安排了与萧山有情感瓜葛的三个女孩先后出场。送他上火车的是他曾经心仪的女孩默妍;火车上遇到他后来心仪的女孩白萍;到站后,接他的是把他视为“目标”的学姐穆清娟。
在萧山内敛的大学生活中,这三个女孩无异于调味剂,丰富了他的生活。
大学生活嘛,爱情的气息有了,友情的成分当然必不可少。于是,来自各地的室友剑南、连生,张老大、王哲、正秋、吴冰等一系列鲜活的形象,一一闪亮登场。
《往事如初》用细腻的手法一一记录了他们各自的生活,包括爱情和人生理想,画面感极强。看这本书的时候,可以说,所有的情节都像一个个电影镜头,在我的脑海里播放,他们的长相,性格特点,一颦一笑,包括那个时代该有的背景,让我觉得无比亲切和熟悉。
看完结局,我合上书,心有不甘。
其实,我是不喜欢主人公萧山的。他对待爱情的态度一点也没有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风格,我们草原上的汉子必定敢爱敢恨的。
这不怪萧山,要怪也得怪牛老师。因为无论萧山遇到了默妍,还是白萍,牛老师总是用一种理智的笔调扼杀了萧山本该享有的轰轰烈烈的爱情。他也将我心中的美好期待无情地打碎。
他给萧山的爱情观太懦弱:“彼此默契,默默注视,默默地看着你,默默地被你看着……”
而“听话”的萧山就在这样懦弱的观点下一次次地失去被激情点燃的精彩瞬间。
对待萧山很残酷,对待萧山的同学,牛老师也没有“手软”,他给过他们令人神往的爱情,可是最终都让他们因为种种原因而天各一方。
牛老师就这样,不徐不疾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慢慢展现给我。故事中的人物,爱情失败了尚有可原,可是在牛老师的笔下,花一样的女孩思远得了癌症,吴冰悲惨的死去,他对人物这样的处理方式实在是令我唏嘘不已……
感慨之余,我猜牛老师是想用他的“残酷”,平静缓慢地叙述一个事实,那就是生活本身就应该是平淡的,平淡才最真实。
可能正因牛老师的这种笔调,才让《往事如初》这本书有了更大的可读性。
小说的结局更加耐人寻味。毕业后,两条路摆在萧山面前,是去北京还是回到故乡的小城?我想,这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并不是他一个人所要面对的, 即使到了现在这个时代,也是千万学子心中共同的选择题。
心有不甘也好,意犹未尽也罢,我把小说放在了心里。如果萧山真的存在,我想问他:“往事如初吗?”
我猜他会说:“如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