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跨度从"我三岁"到"我儿子三岁",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说说你的理解。
首先,我会想到"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庄子》这本书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道而出,又产生了世间万物,三代表了道与万物,表示事物的起源。给家人带来欢笑的影子人,从我三岁到我儿子三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也曾被我淡忘过,但终究还是留存在记忆的心底。妈妈,"我"、儿子,祖孙三辈人,不分老少,都喜欢影子人,这是影子人的魅力,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融入子孙血脉,代代相传。
其次,三岁的孩童单纯真实,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影子人”这样的传统文化,在纯真的孩子世界,如此的受欢迎,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的事物让人眼花缭乱,就正如延迟开学期间的线上课程,伙伴们借助微信、钉钉、QQ、cctalk等各种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尝试开直播、发直视频会、共享屏幕多种方式,网络给力还好,网络不给力的话,会让人觉得很崩溃,更恼火的是,学生的作业,一追再追,一追再追,简直无语到极点。所以,很是怀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什么话当面说,那种感觉多好,所以很多传统的东西都是很珍贵的,值得延续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