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打开微信圈,各种花式祝福扑面而来,有图片、有短视频、有鲜花、有生日蛋糕,每一幅每一篇都洋溢着对天下母亲殷殷的情,浓浓的爱,我忽然倍感惭愧,竟忘记了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真是年龄长、忘性大,前几天还记得,这几天都说不清忙些什么,竟把这事忘个精光,没有谁会说什么,只是自己内心自责不安,母亲年事已高,也不会玩什么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智能手机,但不影响我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母亲在外地)不过现在不晚,补一声问候先检点一下忘却之愧,再感谢从不会计较母亲的仁厚宽容之心。
说起母亲节我忽然想起母亲送我上县城中学寄宿的一幕,那年我13岁,虽说县城离家刚刚8里路,可我还是心虚无胆感到像极了举目无亲的孤独,母亲是用自行车帮我把行李推着送到学校的,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无助感顿时涌上心头,眼泪婆娑却也强忍着不让它掉下来,就怕母亲一回头看见了难过。
如今我也早为人母,也有了送孩子离家的经历,也一样不敢回头,也怕把孩子留在一个陌生环境的酸楚袭上心头,看来母亲的心都是柔软的,甚至是脆弱的,这种感觉也只有自己当了母亲之后才体会深刻。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是写一位农村没有什么文化的母亲,她送女儿去外地上学,到火车站眼看着汽笛声由远而近,喘息着的火车缓缓进站,女儿的提包带却忽然抻断了,情急之下,母亲解下自己那根红线绳编织的裤腰带,帮女儿把重重的提包捆上,在列车员要关车门的最后一刻把女儿推上了车。这个故事虽说看过已经很久远了,我却一直记得,满篇里并没有那些华丽词藻,也没有标榜那位农村母亲有多爱自己的孩子,更没有说回去的几里路程母亲怎么对付没有裤腰带的尴尬,可那种画面感却给了读者真诚强烈的刺激和无限想象空间,所以我至今难忘,也相信母爱真的大于天。
母爱其实不仅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生活中那些平凡真实且同样朴素不张扬的母爱也比比皆是。我亲眼看见过小区内有一位南方老太太,其老公曾是一位通用航空的Fei行员,早年因病去世,她拉扯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大成人,虽然按照规定在孩子未成年时有抚恤金,却很有限,她自己只是家属工厂的一名退休工人,其生活拮据可想而知,但她有一定要养大孩子的内心支撑,也有南方妇女多能吃苦耐劳的特性,退休后院子里的人能经常看到她用扁担挑着一些纸壳还有捡来的废旧物品,步行几公里到收购站去换零花钱,每每这时我会想起影视剧里那些身背背篓,挑着挑担,卷起裤脚爬坡劳作的南方妇女,真打心眼里佩服他们那忽视女性角色的劳动者。
勤劳朴实的母亲只顾埋头,并没有想要什么回报,但现实没有辜负她,三个儿子先后学校毕业被招收到内部工作,女儿上玩理工大学后应聘到一所中学教书,虽说老人家也已过世多年,但如果看到他几个儿子的身影,熟悉她家情况的老邻居还是一个劲的赞不绝口,大家觉得她是一位坚强称职的母亲,也是一位有着中国普通劳动妇女形象的出色代表,她虽平凡却值得尊敬。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