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下课,小可递给小晴一封信,稚嫩的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小晴很诧异,她和小可同班,但因为刚开学不久,没说过话,不怎么认识,接过信就跑回教室上课了。
信的主要意思是:我想和你做朋友,以后我们一块玩吧!
小晴很高兴,第一次离开家来到县城上初中,除了不在一个班的堂妹,不认识一个人,现在终于有人愿意主动和她做朋友。
整个初一,除了上课,她们几乎都在一起玩。小可是个很爱闹的姑娘,小晴也喜欢和她一起闹。
初中的校服质量一般,容易吸土,穿两天就会有很多尘土,她们下课就会跑到院子里,扯着衣服向对方的衣服上蹭,十分钟的课间,玩得不亦乐乎。
学校的教室离食堂很远,她们一下课就一起抱着饭盆奔出教室,跑向食堂,只为了少排会队。
教室到食堂要穿过一个篮球场,高年级的学长们经常打篮球。那天小可和小晴同往常一样经过球场,很巧的是,篮球朝她们砸来,由于跑得快,球过来的速度也快,球不偏不斜地砸到了小晴抱着的饭盆,砸了一个大坑。
小晴反应过来,大哭起来,小可一边安慰着,一边狂笑不止。俩人慢悠悠地走到食堂排队,小可不断开玩笑哄小晴开心,终于破涕而笑,俩人开开心心地用一个饭盒吃了午饭。
一年过得很快,她们关系越来越亲近,似乎没了对方会失去生活的大部分快乐。
初二,学校开设了多媒体教室,要重新分班,上多媒体班的同学要多交300块钱。小晴去了多媒体班,小可去了普通班。
分班后,教室不在同一栋楼,宿舍也重新分配了,小晴和小可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有时候打饭排队的时候碰到,她们会塞给对方一张小纸条,内容无非是最近还好吗,课程忙不忙,等等。
她们会认真地在纸条上回复,等下次打饭或者打水再碰到的时候塞给对方。她们都很喜欢这样方式,也符合彼此的性格。
初三那年,小晴学着小可的样子,给同班一个聊的很好的同学写了同样一封信,没想到那个同学把小晴叫出教室,直言:我们一直是朋友啊,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接着把信指点了个遍。
小晴尴尬到无语,怎么不一样了呢,怎么不能默默地接受,默默地做好朋友呢,小晴觉得可能再也没有人可以和小可一样了。
中考分数出来,毕业生都去学校报考高中,小晴的分数可以上临县好一点的高中,但是妈妈让她在自己县城上,回去的路上她一直闷闷不乐。
很巧,回去的路上碰到小可,小可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打开窗户喊小晴,问她去哪上高中,她们都报考了县城的高中,都是重点班。小晴刚才的郁闷一扫而光,高兴地回家去了,一路上兴奋地想着又可以和小可一个班了。
高中三年,同班同桌同宿舍,形影不离。小可的哥哥也在这个学校,经常给她买好吃的送到教室,小晴羡慕地要死,想着自己也有个哥哥或者姐姐多好。
那天小晴想逗逗小可,回到座位上说外面那个谁找你呢。小可跑下楼,找了半天没找到人,又回到了教室,没想到小晴骗她的,小晴第一次见她那么生气,后悔莫及。
快高考了,她们一起努力地学习。高三的辛苦压的大家喘不过气,她们约定只要能走就一定不复读。高考结束,小晴走了本二,小可复读了,一年几乎没有联系。
次年 ,小可考上了本一,不同的城市,她们很少联系了,中间只有一两次小晴去小可的学校玩。
小晴实习期间,去小可的城市找大学同学,顺便陪同学见了个男生,之后带着三个男生,和大学同学去小可的学校吃了午饭,小晴到现在都一直过意不去,都是学生,为了自己的面子,让小可刷卡买了那么多饭,不知道接下来是不是得省吃俭用了。
下午一群人去ktv唱歌,小可可能怕尴尬,带了个男生,中间唱了一首孙燕姿的《遇见》,好听得不得了。
她们并没有说上知心的话,就匆匆分别。大学几年,偶尔聊聊天讨论一下自己的男朋友,好像也没有更多的话题了。
大学很快结束了,她们分别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了,联系很少,但相见却能如故。还是用肆意的语言挖苦着对方。
毕业第二年,小晴结婚了,小可二话不说去做伴娘,说着:你的婚礼,伴娘必须是我。不联系,不代表相忘。
次月,小可也领证了。她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人生下一站,有别人替来照顾你。
多年形影不离的姑娘各自成家,都将开启新的生活,愿她们各自安好,友谊长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