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有重重密意,你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感受到怎样的存在。有一个帝王死了几百年还像活人一样,因为他口里含了一颗稀世宝珠。有个盗墓贼把宝珠偷去了,这个帝王立刻就腐朽了。所谓修炼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你心中有法宝,你就不朽。你不需要知道这个宝贝叫什么名字什么来历,你只要使用它就可以了。
心碎了却还活着就一定会有新的认知,这个认知就一定高于过去的。向神灵奉献自我,这样就丧失了自我,这样就获得了另一个自我,就在这样的修法中实现了自我转化。必须与神灵血脉相连。大脑固有的定式被破坏了就会重新组合,新的形态就出现了。上古有神兽,专食负面的阴暗的罪恶的东西,吃的越多自己就越强大,它有这样的消化能力。
有一个佛学家谈起佛理总是令人折服。后来他生了一场怪病,病好了却把佛理给全忘了,而且再也提不起兴趣了。有一股精神力进入了他的心中,摄持了他,他就安住于其中,对那些佛理就毫无兴趣了。所有的理论都是脆弱的,一旦热情消退了,也就变成了影子,书斋里的浮士德是苦闷的。只有一股真实的精神力量才是有用的,其他的都只是空谈。岂止对佛理丧失了兴趣,对一切学理皆不复有兴趣。之所以如此并非懒惰,恰是因为过去对学理的长时研究与如今所持的密咒两相比较,便显示出密咒的力量,对比之下学理就是非常无力的,所以就完全转向了密咒。完全不再牵涉学理,在现实中也是如此,如果有一个办法果然能让人长命百岁,那么就会有无数人趋之若鹜,不会以四大皆空而回绝,也不会以不究竟而漠不关心。仅仅在世间延年益寿便能如此令人重视,因为这是非常实际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学理。如果不实际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脑子里总会想到那些学理呢?这都是过去的习惯,长期被误导所致。实实在在的走一步远胜于空想万里。
为什么不能心外求法呢?这都是被理论所误。那些理论告诉你心外求法是如何如何错误的,但那只是某些教派的说法,为什么就要将此当做唯一的衡量标准呢?如果心外求法能有所得那就是很好的。如果抱着所谓的心,实际上却是一片茫然,那实在不如勤奋的去心外求法。不必再纠缠于这些名词概念,不要让理论控制了大脑,一切皆以实践为准。经院派的人往往隔绝于世俗生活,所以就会沉溺于不切实际的理论中而不觉其非。尘世的生活阅历就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你看清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那些口口声声说空说唯心唯识的人,应该至少先一天不吃不喝然后再开口高论。
这里面有因缘的问题,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法缘。不能专心修法只是糊涂,以为尘世间的人物可以一直存在,似乎忘了这一切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抓住一切空余时间,哪怕一分钟也用在修法上,这就是一个明白人。要知道世间一切都是趋向死亡的。这辈子能有多长呢?允许自己自私一点,理论就留给别人去研究吧,我放弃了,我只是念念不忘于法。修法的时候就遗忘了世间,遗忘了一切理论,只有能量伴随着密咒在心中不断生起。这就是人生的正途,其他的,虚妄,想清楚了就知道非常的虚妄。有的偶然特别重要。如果不是因为偶然而获得密咒,我可能就会继续年复一年的琢磨理论,就一直玩理论的游戏。也有可能玩久了便索然无味,就放弃了,就放任自流了。一个偶然就会完全改变人生的轨迹,这是起初自己也不曾预料的,这是不是就是命运的力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