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寿光名胜“斗鸡松”的采访实录

关于寿光名胜“斗鸡松”的采访实录

作者: 卜祥山 | 来源:发表于2021-07-15 20:39 被阅读0次

斗鸡松 ,在寿光九巷村前、潍高路近旁,双松对峙,势如两鸡相斗,风吹树摇,远望犹似雄鸡奋翼相啄,生动劲健,称为奇观。此树相传是400年前,邑人张烛任甘肃华亭县县知事时,自甘移来,建国后尚枝荣叶茂,并生竞秀,“文革”期间被毁。

网络资料:甘肃《华亭县志》载:“张烛廉明治绩,性刚直,不阿权贵,人方之”。清、民国县志:华亭县知县张烛从华亭县移植于城西门外三里,九巷庄前松树两株,一雌一雄,并列如斗鸡形状,故“斗鸡松”。后为寿光八景之一。

关于寿光奇观“斗鸡松”。我隐隐约约有些印象,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来县城,父亲单位的叔叔带我从斗鸡松前经过,只是印象很模糊。

越是印象模糊,越是好奇,为此我采访了寿光城的“坐地户”吴师傅,根据采访资料我整理了一下。

吴师傅所见的“斗鸡松”在九巷村前、潍博路南。(现名潍高路)在一条向南的土路两边,两棵斗鸡松隔路相望,一边一棵。两棵斗鸡松不是直立的,是倾斜的,而且坡度很低,所以小孩们很容易就能顺着斜坡爬上去,以至于把树皮都磨的溜光水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了包浆”了。吴师傅那时正上小学,斗鸡松也就成了孩子们的“玩耍之地”,他是这么形容“斗鸡松”的:“那时候我上小学,星期六星期天很多孩子都去爬松树玩,两棵松树和咱这里的松树品种不一样,针很短,顺着斜坡爬松树,上面有个‘平台’,平台上有瘤子,坐着“硌腚”,我们一般都在‘平台’上打扑克,平台很高,往外伸着,胆小的不敢上起,‘平台’大概就是‘鸡脖子’的位置,说是像鸡,其实看着也不像……”

吴师傅的家就在当时的寿光木器厂住,一出门就能看见斗鸡松,他还说了这么一件事:“木器厂里有个老头就喜欢这两棵松树,但是呢,一年也就春天去看看,就是看看松树发芽了没有,只要发了芽这一年就不去了。老头很时髦,七十年代骑着一辆“英伦”(鹰轮)自行车,擦的铮亮!当时有人出一千块钱买他这辆“英伦”自行车,老头就是不卖,七十年代的一千块钱,真是一笔巨款!都说老头潮”。(傻)

上世纪的“狂热年代”,斗鸡松也成了“四旧”,应该消失于七十年代中后期吧?斗鸡松没了,听说木器厂的那个老头难过好一阵子,最后搬离了寿光。

这是万念俱灰呢?还是眼不见心不烦呢?斗鸡松没了,寿光也就成了他的伤心之地。

吴师傅说“要是斗鸡松能留到这,哎呀!那绝对是宝贝……”

可惜……

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寿光老卜支持原创。图片取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关于寿光名胜“斗鸡松”的采访实录

    斗鸡松 ,在寿光九巷村前、潍高路近旁,双松对峙,势如两鸡相斗,风吹树摇,远望犹似雄鸡奋翼相啄,生动劲健,称为奇观。...

  • 寻访“熙熙台”,欣赏街边公园的遗存……

    熙熙台,寿光名胜,今已无存。“熙台秋月”作为寿光的古八景之一,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脍炙人口。 关于“熙熙台”,民国寿...

  • 采访实录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9.30下午在学校操场上 采访对象:中学生运动会初中男子组跳远亚军本校学生杜张维桐 采访目的...

  • 采访实录

    采访中秋活动的主管 (本报讯)2018年9月24日,我们到新红旗旁的活动现场做采访。我们随着歌声...

  • 寿光鸡与斗鸡台

    一说寿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满眼蔬菜,遍地大棚。但是还有一种物产,同样历史悠久,远近驰名,那就是“寿光大鸡”。 寿光...

  •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采访实录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17年8月在全国发行。 这组采访实录共采访了29...

  • 历史上有趣的对联故事(3)

    传说古时有一秀才,一路游玩到桂林的名胜之一――斗鸡山。美景当前,一时兴起,便即兴念了一句对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

  • 读《任正非采访实录》有感

    读《任正非采访实录》有感 这几天,阅读了《任正非采访实录》(PDF电子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我可以分享给您),...

  • s03e09 伤疤

    作业:s03e09 采访一个人,写一篇口述实录。 关于采访一个人,我想过很多。 我想去采访下现在那些因为要给我们这...

  • 校运会采访实录

    采访提纲 采访时间、地点:9月29至30日,学校操场。 采访对象:中学生运动会初中组男子1500米比赛选手,本班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寿光名胜“斗鸡松”的采访实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mm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