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游天下(725)函谷关

文游天下(725)函谷关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4-28 06:30 被阅读0次

    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他的身上弥漫着诸多谜团,首先便是其生卒年月不详,人们只知他生活在春秋晚期。其次老子的称谓来历众说纷纭,一说他的氏为“老”,一说其生来满头白发,一副老相。第三即是他的归宿不知所踪,史书记载老子最后一次露面是在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境内,扼守着关中平原与华北平原的要冲,其始建于西周,是我国设置最早的关隘。公元前491年的一个清晨,关长尹喜望见有团团紫云从东边掠关而去,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不多时,便见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驾着一匹青牛缓缓走来。尹喜早就听说老子是个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连孔子都对其无比敬佩。

    孔子曾3次向老子请教学问,随后他便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知其能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能得到孔夫子如此高的评价,足见老子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威望。尹喜自然欣喜若狂,忙不迭地用好酒好肉招待贵宾,并诚心诚意地希望老子能留下墨宝。

    老子本来业已对礼崩乐坏的周王朝失望透顶,准备西出函谷关云游天下,没成想在此遇到了极度好客的粉丝,盛情难却之下便在函谷关小住一段时日。不几天,老子即洋洋洒洒地写下5000字的《道德经》,交完作业的他随即辞别尹喜出关,司马迁在《史记》中讲:“莫知其所终。”后世有人揣测其最后在甘肃临洮“飞升”,而兴起于东汉时期的道教尊老子为始祖,称其是“太上老君”,有道士甚至言说他辗转去了古印度,化身为释迦牟尼。

    这些传说虽不足信,但可以肯定的是《道德经》对我国的哲学体系具有深远影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至理名言闪耀着我们民族智慧之光,至今仍熠熠生辉。

    游函谷关,探秘老子,众多疑云虽仍未得解,但它们似乎已化作片片祥瑞紫气,启人心智,涤荡心灵。老子无为、不争、处下的思想或许与打拼族力争上游的干劲相左,可对于淡泊名利的修身者大有裨益,更有助于延年益寿。《史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尽管此说多含演绎色彩,然而“修道而养寿”则是确凿无疑的实锤。

      2023.4.29

相关文章

  • 游函谷关

    昨天,与几位毽友相约,去函谷关看开光大典。九点半,我们一行十一人,开了三辆车前往。看了舞狮、舞蹈、杂技等表演和开光...

  • 文游天下(102)

    文游天下(102) 青海湖 文/石岩磊 青海湖是国内唯一以省名命名的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它形成于2...

  • 文游天下(103)

    文游天下(103) 殷墟 文/石岩磊 甲骨文,顾名思义即是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它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成熟...

  • 文游天下(475)

    文/石岩磊 悬塑是一种悬插在壁面上的彩塑,大多为木骨泥质构造,即内部以木梁为架,外面敷以泥胎,表面施以彩绘。...

  • 函谷关之游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15公里的王垛村,地处“长安古道”紧靠着黄河岸边。国庆节,我们一家来到这里玩。 ...

  • 函谷关一游

    今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函谷关。 这里风景秀丽,到处都传达着老子的哲学思想,上善若水、无为不争...

  • 【骑行河南】问道函谷关,骑游三门峡

    我没有料到函谷关是道教圣地,我只知道老子骑游函谷关的故事,我们骑游用的是自行车,而老子骑了一头牛。 早晨6点天已大...

  • 游函谷关 诵道德经典(任昱琪)

    游函谷关 诵道德经典 ——任昱琪 “出发喽,出发喽”在...

  • 文游天下(92)博斯腾湖

    文游天下(92) 博斯腾湖 文/石岩磊 位于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所谓内陆湖即是没有与...

  • 文游天下(100)塔尔寺

    文游天下(100) 塔尔寺 文/石岩磊 1357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诞生于今天的青海省湟中县,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游天下(725)函谷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oi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