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好心态助你轻松学习

好心态助你轻松学习

作者: 石榴60 | 来源:发表于2019-06-10 21:10 被阅读1次

最近遇到一个让我和我的学生都很焦虑和头疼的事情,今天在读维尼老师的心理学书籍《内心的重建》时我突然找到了答案,希望能够分享出来,让更多孩子和家长受益。


我的学生我们暂且称他小明吧,他是一个很踏实勤奋的学生,因为父母都是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帮助孩子培养了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布置的作业每次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且准确度非常高,这是我非常欣赏他的地方(一般孩子很难达到这么高的准确度)。

我和小明对他的数学成绩一直都有比较高的期望,因为我们都相信他有这个实力。但是最近几次小明的考试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比我预想的少了10多分有一次差了将近20分,这对孩子和我来说都是不愿接受的。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没有批评学生,更不忍心责备孩子,因为这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对学习容易产生厌倦和恐惧的心理负担。

通过跟小明聊天发现,考试心态对他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前两次考试都存在时间紧张,部分会做的题目反而没时间答。究其原因是小明做题习惯非常严谨,不论简单题还是难题他都会非常认真仔细去思考,对于可以直接运用经验作答的题目他都要认真推导其中的过程,生怕直接运用会出错;还有对于计算他虽然准确度很高,但速度会比其他同学慢一些,这也是因为太小心谨慎追求完美的习惯导致速度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孩子在答题时间和技巧上做了相应的改善之后,时间紧张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但是这学期刚刚经历的月考重新暴露的问题刷新了我之前的认识,这次虽然没有出现之前的问题,新的问题却是小明在考试的时候有的题目没思路,但考完试再次看题反而又能对答如流。深入交流之后发现小明考试的时候心态是非常紧张的,一旦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就会突然很焦虑,担心后面的题会不会越来越难,自己这次数学是不是又考不好。

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注意力集中去思考问题,这就导致答题的效率很低,而且平时训练时多次强调的易错点和难点在当时的状态下是很难兼顾到的。其实小明同学的问题主要是没有良好的学习和考试心态,对学习的认知出现了问题。

就像维尼老师遇到的案例一样:我有一位学习很好的学生,他认为成绩很重要,在这种认知的影响下,压力过大,不但期中考试紧张焦虑,对月考周测都恐惧,以至于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所以需要改变成绩很重要这一认知。我和他深入的交流发现,目标认知有多种认知根源,一是他有很高的目标,一定要考上年级前几名,班级前几名,而平时的成绩不理想,对他来说,预示着可能实现不了目标,所以自然会很重视成绩,害怕考不好;二是担心考不好同学会嘲笑议论;三是他认为如果成绩不好,说明他能力不行,从而否定自己。所以如果不改变这几个认知的根源,他就很难以放下对成绩的过度执着,反而舍本逐末,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认知转变了,情绪很快就会好转了

在心理学认知疗法中,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的理论最具有代表性,ABC理论认为直接决定情绪和行为(C consequence 后果)的不是事情(A activating event 前因),而是对事情的认知(B belief 信念),而对事情的认知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和行为。

比如考试失败,面对这个事情(A),如果认知(B)是“我很失败,我不行,我不该错,错了很糟糕”,那么情绪自然是沮丧低落的(C)。但如果改变认知,告诉自己:“坏事变好事,错了有助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更好的改进,错很正常,大家都会犯错,我只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下次不犯类似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好的。这次结果已经无法改变,顺其自然接受它,这种新的认知更积极,更淡定,所以情绪会平静很多,也更有助于做好当下的事情。

这两种认知不能说谁对谁错,但前一种认知会给人更大的动力,也会给更大的压力;后一种认知,在保持了一定积极性的同时,会减轻压力,是一种更平和的认知。然而事情往往是难以改变的,但改变了认知,也就改变了情绪和行为,人会感受到更加舒服和愉悦。

如果改变认知,用合理、积极的方式看待措置,那么自然容易淡定从容。多做这样的练习,逐渐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建立起认知防火墙,在面对挫折和难题时,自动用合理的思维应对,心态自然会轻松一些。这样一来,承受能力增强,能够坦然面对挫折,那么坚强的性格就形成了。小明同学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对待考试的认知和态度,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强淡定,这样就能够从容面对考场中变化多端的难题和陷阱。

内心强大的神器:3种思维

思维1:坏事变好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孩子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也有警醒的作用,能及早暴露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坏事就变成了好事。遇到心理问题,虽然暂时是困扰,但也是成长的机遇,通过努力可以变成自己的财富。道德经中说:“反者,动之道”。转念之间,豁然开朗

思维2:很正常,没什么

很正常,没什么,这六个字看似平常,但却是淡定从容的秘诀。很多时候是自己把事情看得太严重,所以才那么多纠结和烦恼,其实可能不是什么事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比如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在意自己的成绩,每次考试都会紧张。相反学习很差的学生对自己没有过高的期望,他们的考试心态反而更平和,往往超常发挥的可能性比学习好的同学大。

我经常回想自己当学生的时候,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总是把每次考试都看的那么重要,神经都是紧绷的,要是没考好,感觉都无法正常生活了。可现在跟朋友聊天提起考试的事情,我连高考的成绩和其中的细节早已记不清楚了,更别提某次的月考或者期中期末考试,所以孩子们你们现在焦虑的事情在整个生命的长河中是非常不起眼的小浪花。不必那么焦虑,即使失败了也没有那么严重。

当然有些挫折失败不是没什么的,而是严重的。但细细去分析,可能不像想象中那么糟糕,比如高考失利,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事情。但真的那么糟糕吗?其实未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学只是四年而已,学习是一生的事情,这四年能决定一生吗?未来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学历的差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机遇总是存在的。

事情真的是那么严重吗?真的有必要那么纠结烦恼痛苦吗?其实大部分只是想当然的结果而已,换个角度来看,原来是很正常,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没什么。

思维3:顺其自然,努力去做

顺其自然,类似于“尽人事,由天命”中的“由天命”,这听起来好像有些消极。但努力进取,要遵循中庸之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想怎样就怎样,一个事情能否成功,有很多主客观条件决定。我们可以努力克服艰难险阻,争取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如果经历了,由于主观主客观条件所限,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那么不妨顺其自然,听由天命。对于小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样一来,心情品心情平静了,减少了内耗,有助于努力继续努力。而不肯接纳现实,陷入懊悔,痛苦自责之中,只会增加内耗,削弱前进的动力。

所以经历之后可以安然接纳现实,听由天命,看似消极。但是在尽人事之后,由天命就是积极的,这样面对不顺利,失败会坦然坚强阵,进而振作起来,继续努力。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不把精力消耗在痛苦懊悔自责之中,反而更可能达到胜利的终点。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以及未来的生活中,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我们可以按照三种思维的顺序来分析:先想想有无可能变成好事,如果有好的方面就或能变成好事,心情自然平静些。如果变不成好事,再看看这件坏事是否很正常,没想象中那么糟糕,这样可能会进一步淡定。如果确实是一件比较糟糕的事,努力之后顺其自然就可以了。只要每个人都踏踏实实的去努力争取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不会太差,最起码能赢过大多数不努力的人。

PS:再次感谢维尼老师,文中的部分观点引用了维尼老师《内心的重建》一书的内容,本文也是此书的一篇读后感,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用,如果您喜欢,欢迎分享,谢谢阅读!

                               石榴中学生成长营 ∣有学习干货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心态助你轻松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ot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