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第四天,睡前聊天,娃问楼下另外两个同学为啥不用这么早回家睡觉,我说因为他们本来睡得晚,再加上他们已经很高很壮了,少睡点不影响生长。娃突然哇哇大哭,说在学校被同学说是排在队伍前面的矮小鬼。
进入社会的第一坎儿来得如此迅猛激烈。老母亲我措手不及,赶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身高不重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长高的时期不同,如果一定要比,比的是心胸境界格局,再说了,人与人之间不要比较,要比就和自己的昨天比,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别人不受自己控制,我们一生要学习的是提高自己的格局,blablabla....
我以为这些道理能瞬间化成鸡汤温暖受伤的小心灵。结果他一句话,让床前滔滔不绝的我石化:
“可是为什么你和爸爸经常讲要我长高要长重。”
击中要害。
这六年育儿育己的所有“成绩“,在此刻,碎成渣。
让儿子嚎啕大哭的,不是同学的嘲笑,是我们对他的期望。
不管你高矮胖瘦,我们都爱你;他哭着说,那你们为什么还老是要我长高些?
因为,我自己不高,我希望自己能高一些就好;我不想将来你也这样想。将来你不管高矮怎样,你自己都不在意,那就最好。
他停止了哭:不管高矮,我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不是什么事儿。
是的,不管你高矮胖瘦,爸爸妈妈都一样喜欢你。
他好了。
问他在学校有没有因为这个哭过,他说没有哭,就是眼泪汪汪。
道理懂得一箩筐,爱他如他所是,而非我们所愿,真正的爱,是全然地看见孩子。。。
为了进一步抚慰他受伤的心(其实想起来,这种压力应该由来已久了,虽然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老母亲讲了自己的几个例子。曾经作为女一号选手,代表公司参加羽毛球比赛,全公司其他女生几乎都比我高,但是羽毛球我第一啊,娃眼睛一亮(虽然比赛惨败)。以前在大学的时候,上台讲话害怕极了,也被同学嘲笑啊,后来在美国读书,还教了美国的大学生两年啊,有一年是自己一个人开课的,期末的时候,学生给我的教学打分,在全系排第二啊。娃说,你还当过老师啊,哦,是当过,我忘了。
父母不接纳真实的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对一个小小孩的影响如此之大,我始料未及。即使我们从来没有明确说出希望他怎样怎样,但那种期待、不自觉的比较,对孩子的伤害无形且久远。
无比感谢那些同学,这开学第一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