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捧上这本书读的时候,那种感觉犹如是走进了一处沧桑既雅既俗的宅院。启步迈进门内,有别样的景致。
现在,似乎是游逛累了,减了兴致,却要来写一写在初读时想写的感受,就不知那种感受跑去哪了,平平淡淡,安安静静,没有什么要写。想来想去,又要怪自己的愚钝。
但究竟还是要写一点,不然更会将它全然忘记,不知所踪了。
《半生缘》读后,首先总要说一说它的故事。其实在上一篇“故事梗概”中写得够啰嗦了。简洁来说,是沈世钧和顾曼帧俩人之间的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分开无果的缘故,是因为两个不同家庭背景下的两个不同性格的人。
当然,他们是真心相爱的。分开有他们主观的原因,也有家庭客观的原因。直接表现在一场争吵上。沈家可以说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家庭,而顾家没了男主人,家道没落,全靠大女儿顾曼璐做舞女维持生活。
因为曼璐舞女的身份,世钧不敢如实向家里说明,而在曼帧看来,她姐姐并没有错,错在社会和所在的环境。双方的态度,站在各人的立场看,都无可厚非。
曼帧是个自尊要强要求独立进步的女人,世钧不够大胆,偏于保守。
如果说故事的结构,叔惠,翠芝,曼璐,鸿才都是围绕世钧和曼帧引出,展开。然后,才是两个家庭。
就故事本身而言,并不复杂,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曲折离奇。只是有一点,当时我不太理解:以曼帧的性格,为什么能那样平静的面对处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耻大辱”?这种出乎意料外的结果,也让我觉得作者:原来也是世俗的人。
对于小说,能把平常的故事写出来,让人有一种不平常,有一点世俗中的荡气回肠。或把十分离奇的故事写出来,让人信以为真,这就是作家的本事。
这部小说的不普通,我认为就是把平常的故事写得不平常,让人心跟着牵着。
吸引读下去的直接原因,我认为是它的叙述语言。
比如小说开头第一小段中写道:“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这段话可以说已经是经典,人人皆知。仔细想想,果真是这样。而且是人到中年以后体会尤甚。
这种智慧,认识,能形成语言写出来,我想这就是人与人或者说作家与作家不一样的地方。也表明了,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是多么宝贵。
有生活,便有故事,要把心中的故事写出来,还要有文字运用的功夫,文字的功夫非多写多练不可。其二一个人的生活常常有限,因此故事也可通过阅读来获得。
我明白的认识到,这本小说最吸引我的是语言,直接表现是人物的心里情感、心里活动的描写。这样的例子很多。我记得有一场,世钧的舅舅菊荪和他的父亲啸桐俩人见面时的描写。郎舅二人多年不见,这样写道:“菊荪见到啸桐,心里便对自己说:‘像我们这样年纪的人,就是不能生病(啸桐刚刚生了一场病)。一场大病生下来,简直就老得不像样子了!’啸桐也想道:‘菊荪这副假牙齿装坏了,简直变成个瘪嘴老太婆了吗!上次看见他也还不是这个样子。’”
不直接描写俩人的形象,却是通过对方的眼睛在对方心里来刻画。当时读时即在书页边写下:“这种心里写法倒真有趣!”我还以为作者年经轻轻,亏她写得出来。实际上,这部小说初写时张爱玲才二十多岁,与我现在见读的“半生缘”是在她十多年后美国定居时重新改写的。
你想,如果在二十多岁时,怎么能把父辈长者的心里写得如此真实传神。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疑惑,张爱玲毕竟是张爱玲,即使二十多岁也有可能写得出来。她有这样的生活和才气。
说到这里,我问自己:读一位作家,或者说读一位大家名家的作品,我们主观上会不会有崇拜的心里?会不会因此就认为是好的优秀的作品呢?会不会因此就毫无理由的喜欢?
我个人的体会是:不会的。喜不喜欢,好不好,每个人的感受认识不一样,是不能有勉强迁就的。
这也是我们读书时,习惯性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书的原因。
我可以这样说,《半生缘》这本书,我是喜欢的,要一直保留的。一个作家一辈子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值得传诵的作品其实就够了。这话的意思是莫言在称赞鲁迅的作品《铸剑》时说的。我深以为然。诚如《半生缘》,可列于中华文学优秀作品的陈列台上的。
认识有限,总不能很好的来说一说,姑且就写这到这里,算作是读后的一点记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