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聊《清静经》

作者: 雨诺诺诺w | 来源:发表于2020-03-02 21:32 被阅读0次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缘起。

    午间日月师在云城唠嗑,聊到“心能造物”时玩掷骰子。她说要“1”点时在微信上就投出了“1”点。我感到惊奇,立刻跟着一起玩,也用微信里掷骰子的小工具玩了一把。可曾想,不经意间我忘记了这个是表情包,我还把它发到云城群里。一时失察就违反了群规,于是我需要承担后果:抄写《清静经》一遍,撰写不少于五千字的心得体会。于是乎,诞生了这篇与《清静经》对话的文章。                                   

    《清静经》全称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为了和本经深度交流,我以此经为媒介,尝试与经文的作者,即太上老君进行精神层的沟通与对话。

    连线。

    抄经之前我在心里默默地祈请:太上老君,我希望可以和您进行一次沟通,如果您同意我的请求,请给我一些提示。

    经文誊抄到一半时,我感受到老君的回应: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交流。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对话。字母“Q”是我的代号,字母“A”是老君的回答。

    Q:老君您好,我很开心能跟您聊天。

    A:你好,想聊啥聊吧,没啥。

    Q:好,那我就直奔主题,和您探讨一下《清静经》。我今天有个任务,要谈谈自己读《清静经》的感受,至少五千字。所以想到直接与您进行对话。

    A:没问题,我可以和你再聊聊这个事情。谈谈你的看法吧。

    Q:感谢您愿意聆听,我现在把自己的想法与您分享。

    读经感受:

    我从这本书里读到关于人的三件事情:人常清静便能合于道,如何清静下来?人的本性是清静的,又为何常沉苦海、背离真道?已经沉沦苦海的人如何回归、与道合一?

    我读到的是您在本经中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

    一、人常清静便能合于道,如何清静下来?

    《清静经》开篇介绍的就是“道”和人与道的关系。

    “道”即宇宙法则,人的头脑和知识是无法具体的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也没办法穷极对“道”的认识。

    天地依循宇宙法则而诞生、存在,日月等星体依循宇宙法则自然运转,万物依循宇宙法则生长、寂灭。这个宇宙法则即“道”,说不明晰清楚、却又有一定的规律。在体悟和尽可能的便于理解、讲清楚这个宇宙运行法则时,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作“道”。

    它表现在人的世界里大概是什么样的呢?方方面面都渗透其中,有两对转化组:“有清有浊,有动有静”。要体会清浊和动静之间的互生运化就参看这个世界的两个物象:

    天与地——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人与女人——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参悟时不要在字面的“清”、“浊”、“动”、“静”上着力,需要参照观察对象(天地、男女)来直观地看到动态变化和运行特点。

    当你能够通过经验、观察领悟到这些规则的妙用,人就可以合于“道”,像宇宙运行那样运化自己,也与天地合一了。

    再试着进一步说。

    人的元神本来就是清净的,自然无为,循道而已。可是机心会干扰元神。人心原本也是好静的,而一旦欲念升起就会牵动它。就是这个道理。

    人如果能剪除欲望,心就可以恢复安宁。人心一旦安定下来,元神自然清澈,与道再次合为一体。

    二、人的本性是清静的,又为何常沉苦海、背离真道?

    无欲可心安,气定则神闲。

    经文中给了一组鲜明的人群对比:“上士不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紧跟着后面还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执着之者,不名道德。”

    上士是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在人间合乎宇宙运行法则、天人合一的成道者。至少,也是窥得道门,入了真道的人。他还未必刻意修行,不是说达到了“道”的标准,而是他能与“道”契合,依循道力生活。

    上士不争就是不贪求。能遣其欲者就是可以觉察从前隐藏的、没正视的那些欲念,止息它们,就能心物一体、湛然常寂。即使暂时还没有看到深层掩藏的欲念,当现在的欲望不再生长时,内心也可以真的安静下来,能够感受到本性的圆满,也有机会回归、常处于清净的状态中。

    上士不德是依道而行,自然无为,不去刻意的遵守人间的德道准则,言思行皆契合宇宙运行的规律,天人合一,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下士是什么样的人?经文中回答的非常明确:好争、执德。

    下士好争,才会离道渐远。“争”即贪求,无论求什么,名利福禄……欲念会一个一个冒出来,越求而不得、越渴望、越不肯止息,这样耗散能量的念想。所以他们如入沼泽,如迷毒瘴,如若还不能觉知自省,立即转念,放弃挣扎,只会越陷越深。

    下德执德纠缠的是什么?是他自己认同的各类准则,更突出的表现为人格修养方面的标准、信念体系、宗教教义等等精神层面的种种要求。小到高举“道德”评价的标尺到处跑去衡量别人有没有达标,大些为了让对方遵守自己心中的“道德”,用尽手段,甚至引发“卫道”战争。

    这些“执德”的人们如果读过《清静经》,那他很有可能没看到后面这句关键的提醒:“执着之者,不名道德。”我自己读很多遍《清静经》突然明白这句话时很震撼。所以把它拿出来单独聊聊。

    现在流通的《清静经》中,有“不名道德”和“不明道德”两个版本写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深层次来讲区别还是蛮大的。

    如果选用“明”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些太过于执着的人啊,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倘若选用“名”字,句子的意思就是:这些远离“道”的人所执着的“德”,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道德!这是很犀利的特征判断。

    上士和下士同是离道者,也都无法摆脱道力运行的了了分明、丝毫不差。可他们离道的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的。经文中这组关于上士与下士的特征对比给了修道者更明确、具体的合道指南。

    三、已经沉沦苦海的人如何回归、与道合一?

    《清静经》全篇都在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回归、与道合一就得明白“道”是什么。明道以后,人就可以从无意识的苦海沉沦转换到有意识的修道之人甚至是成道之人。当我们又认识到“道”即说不太清楚、讲不太明白的宇宙法则,怎么办呢?

    经文中给了物象的对照。自然中的天与地,对应人类中的男人和女人。这个时候我想补充一句《易经》里两个相对应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结合起来就更加对应明显了。

    接着,《清静经》又提出了可传圣道的条件,什么呢?

    神清、心静、无欲。

    在经文里,用了大量的笔墨来阐述神、心、欲之间的关系和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讲明白了世人不能清静的成因,也指明了遣其欲、静其心、清其神的路径。

    还比较难的话,《清静经》开始举例子了,用上士和下士对比说明来讲离道程度,成道的人是什么状态,即榜样示范。再不济,知道自己是下士又怎么样?模仿上士不就好了?逐渐就可以回归道中了。

    这本经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在后面:仙人葛翁曰、左玄真人曰、正一真人曰。

    这三段太好玩了!按现在话说像是您的托儿呀!

    三位仙人说,充分证明了“能悟之者,可传圣道。”他们三个还搞了一个层次递进关系,按现在话说就是文案高手。

    仙人葛翁表示:我现在得真道了,曾经可是持诵了《清静经》上万遍呀!这个教导呀,不是我们的人间学习的内容,是天界的人所学习的经典,根本就不传给下士,遇见它多难得啊!我是向东华帝君学的,东华帝君是向金阙帝君学的,金阙帝君是向西王母学的,都只是口口相传,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我现在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供大家学习,可要珍惜呀。

    左玄真人补充:学道的人,你如果持诵《清静经》就会得到十天善神的加持,助你修为提升,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再补充:家里有这本《清静经》就很吉祥了,如果你能坚持诵读、领悟道理,就能契合天道,身腾紫云了。

    Q:这是我对《清静经》的看法,能与您分享很开心。也想请教您,我对《清静经》的理解对吗?

    A:对,对着呢!你所能读到的、领悟的都是你自己的。你能听懂的都是你现在可以理解的,每一次理解也可能不一样。理解的挺好的。看你也是越说越开心啊。

    Q:是啊,在我的感觉里,能有这样一个沉浸式的表达机会还是挺宝贵的,对经文的理解跟以前不一样了,发现了从前没注意到的内容,理解了一些新的东西。

    A:挺好的。你还有意外收获,发现了大秘密。哈哈。

    Q:三个仙人来当明托儿,还有两个帝君加西王母当暗托儿是吗?哈哈哈。

    A:明托儿也好、暗托儿也罢,能弘道就挺好的。

    Q:老君,我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没有二元对立,没有好坏的差别,为什么又会有神仙、圣贤来人间弘道呢?

    A:是呀。最近你还正在校准,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对吧?所有的体验都是经验,是幻象,我们尊重每个人自己的灵魂选择。对吧?

    Q:刚刚您说的我都认同,可是我的疑惑还在啊。

    A:《清静经》里有这样一段话,你注意到了吗?请再仔细阅读一遍: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Q:老君,我再读这段话之后有些想哭。

    A:你这个小朋友还挺有意思,想哭就哭吧。我不着急离开。咱可以再唠会儿。

    Q:感恩您陪伴我,请您稍稍等我一会儿,这段话我想再读读。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有些同伴来这玩把自己玩丢了吗?

    他们生了贪求、著了万物、惊了元神以至于浊辱更胜,不得已流浪生死、常沉苦海,甚至永失真道了?

    A:嗯。

    Q:流浪生死和常沉苦海我能理解一些,大概可以当成总在轮回里打转、累世累世也多是受苦受难的经验。可是,怎么叫永失真道呢?

    A:按照你们云城里经常说的,就是肥皂块最后洗没了。

    Q:我大概明白些。就是小说里写的灰飞烟灭?元神和灵魂都没有了?

    A:对,你可以这么说吧。

    Q:我需要停下来消化一下可以吗?

    A:没问题,休息一下,哈哈。

    Q:我好像理解一些为什么要弘道了,可以和您分享吗?

    A:好呀,欢迎欢迎。

    Q:我试试看。

    生命是经验的过程,本来没有什么好,也没有什么坏。当我们人自己在事物的众多面向中挑出来一个,定义它是好的,其他的面向很自然地被人不同程度的排斥。当越多的人都选择同一个面向当作“好”,如果有人选择其他的面向就容易被排斥。

    似乎妄心就是这样升起来的。

    如果说地球是个游乐场,各种场景、活动都是游戏项目,类似于旋转木马、过山车、蹦极、沉浸式观影……

    来到地球的人们自然就是玩家。这些玩家来之前都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在这个地方获取什么经验,收集全就可以回家了。

    这个高级的游乐场玩法是:玩家定制路线,又在出发前抹除记忆里地图和玩家意识,完成任务才能回归自己本来的状态。

    有的人单纯的游戏着,追随内心的指引愉快地体验线路后升级为高端玩家。这时候,他们可以拿到去更高级的游乐场体验的入场券,选择回家还是继续玩。

    另一些人在前面几个环节里就乐不思蜀,对游戏体验上瘾,反复重玩一个游戏模型、不断升级难度,对场景里的各种提示视而不见,完全想不起来自己是谁。到后来,他们从最初的游玩变成深深地恐惧,却看不懂路标,回不了家,甚至真实的自己也将不复存在,归于极其单纯的正弦波,清零。

    A:你的说法也蛮新鲜的,哈哈哈哈。

    Q:我有点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胡言乱语,可我感觉《清静经》就像在幻象中能指引众生回归本性的指导手册。

    同样看起来是“苦”相,也有区别。好比一个人在大海里。他可能是在海中畅游、享受乐趣,也可能正在经历溺水、面临失去生命的风险。对于前者,我们尊重;对于后者,我们有能力的话必然要施救。

    我咋觉得自己陷入思辨了,心机习惯性启动,哈哈哈。

    A:小朋友,你确实很可爱。刚刚还低沉地想哭,过一会儿又把自己说乐了。你跟这本《清静经》有缘啊,常读常新吧。

    Q:感恩您的倾听和陪伴,今天已经聊了很久了,我就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好不?

    A:成,你问吧,我也不一定回答。哈哈哈哈。

    Q:怎么修持《清静经》效果最好呢?

    A:啥效果是最好?你直接拿起来就能去践行效果最好。至于怎么践行,看你自己啊。

    Q:明白了。我试着遣欲、静心、守神。再一次感恩您的陪伴和解答。

    A:再会!

    下线。

    此时此刻,我结束了与太上老君的对话。在这段深入的交流讨论中,我表达了自己读完《清静经》之后的见解,有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的收获。

    遣其欲、静其心、清其神。

    从当下起,认真践行。

    最后,我还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恩。

    首先,感恩宇宙把我照顾的很好,把每一个人,每个存有都照顾的很好。是我们自己,需要学着真正的爱自己、善待自己。

    其次,感恩日月城主,感恩组建的云城,由此,我们有了一个专属游乐场。也感恩日月城主把那些不太容易说清楚、道明白的宇宙法则深入浅出的与我们分享。让我们拥有了认识“道”、了解“道”、践行“道”的可能和机会,常怀清静。

    然后,感恩云城的同伴们选择我担任“活动专员”,有机会为大家服务,也用更严格的规则鞭策我时刻保持觉察和不卷入。感恩云城的规则和门神、区长和各位专员以及每一个规则的维护者和遵守者。是我们共同遵守的规则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群环境。

    最后,深深地感恩我自己,以更高频率的状态来表达这段时间线上的我是我所是。

    感恩,深深地感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云城|聊《清静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ji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