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不道德的因素,与其说是为了维持表面现象,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持那种虚伪的表面现象而采取的手段。如果人们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那么他们就会哪怕是冒一切风险也要把它牢牢地保持住。如果人们将奢侈的消费水平降低了的话,这个世界就会认为他的地位也随之下降了。那些乘着四轮马车、喝着香槟酒,看起来很富有的人,将无法忍受屈尊乘坐二轮轻便马车,或者是喝普通的啤酒。而那些仅有二轮轻便马车,又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认为从乡下的家里到城里的办公室,如果徒步或者是乘坐公共汽车未免有失身份。所以他们宁肯在道德上堕落,也不愿意在社会等级上下降;他们宁愿向不诚实的恶习低头,也不愿意在那个大蠢货——“这个世界”——那里失去虚伪的掌声和虚假的尊敬。
像这样的例子每一个人都能想起数百个。例如,那些“令人尊敬的人”从一种奢侈走向另一种奢侈,肆无忌惮地挥霍着那些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财富,只是为了维持他们辛苦换来的远扬的名声,并且可以在崇拜者面前大出风头;但是当这一切像泡沫一样突然破灭的时候,这些“令人尊重的人”将面临最彻底的破产和毁灭。在“这个世界”中,像这样的例子也许有成千上万个。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商业界,有五至六成的商业欺骗行为的根源是一种病态的“维护面子”的道德观。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
为了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在这个四处都充满着虚情假意的世界里,还有什么不能用来牺牲的呢?安定、正义、真理、高尚——这些只不过是用来维护人们虚伪的外表。人们一心要成为“令人尊敬”的人,所以他们必须去欺骗别人、耍阴谋、搞欺诈,他们伪装得十分好,几乎没有人能够看到他们面罩后面是一副怎样的嘴脸!人们必须折磨和奴役自己,因为他们必须赢得“世人”的掌声,或者至少要得到“世人”的好评!从而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爱慕虚荣的人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失去他所获得的在阶层中的尊敬。他们宁可离开人世,也不愿意结束这种时尚、高品位的生活。几乎没有人因为贫困得衣不附体,食不果腹,饥饿难耐得不得不去自杀。事实上这些人自杀的基本动机就是因为这种虚假的争强好胜!约·巴洛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会因为买不起一块面包而去自杀,但常常有人因为缺少一件大衣而自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