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价值投资财经·投资·理财
[随笔]如何利用经济学的“供求”关系理论理解、指导价值投资?

[随笔]如何利用经济学的“供求”关系理论理解、指导价值投资?

作者: 60779b1f0317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11:45 被阅读8次

经济学的“供求关系”的内容一般来说是,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反过来,供求决定价格,并通过调节不同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影响市场价值的形成与决定。因而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一种辩证关系。

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首先是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价格,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是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内在基础和实体,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关系,而市场供求关系反作用于价格,成为支配或影响市场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基本因素。因此,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买高还是买低

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价格高了,很多人就买得少了;价格低了,很多人就会多买一点。

但在股票市场,好的公司价格低了,很多人不去买,反而去追那些股价又创新高了的公司,很多散户这样做,违背经济规律,他们把投资当买香水、当买字画儿、买奢侈品,越贵越好,他不看价格,看品牌了。

2.稀缺性引起价格上涨

比如贵州茅台、阿胶,还有一些资源性的公司,核心有一部分就是某种资源的稀缺性,供给本来就很少,当需求的人多了,慢慢价格就会上来了,稀缺性本身就构成一家公司的护城河。

3.两种需求引发价格上涨

一个方面,需求变大了以后,供给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相对不变或者没有跟上形势的话,就会直接引发价格的高涨。

比如说最近人工智能比较热门,当大家都去关注人工智能的时候,大部分关于人工智能的公司价格会上升。但是因为没有实质的营收产生,此时的这个上升不是公司的价值提高,是价格上升,是市盈率上升,估值上升。不仅在二级市场,一些一级市场相关公司的估值也变得虚高,因此我们要去了解其中引发市盈率高估值的具体情况。

一种情况,管理层为了提升自己的市值,拼命的宣传,机构也会跟着宣传,加上国家的政策宣传,这几种方式叠加起来,就会引起这家公司市值增加。但实际上这是政策引导或者说消息面引发的一个短暂的虚构的需求,这个时候实际技术发展往往还处在商业落地的前夜,相关公司也毫无业绩支撑。

另一种情况,引发的需求更大,让公司价格更高,也是我们价值投资所追求的核心:企业的利润上升。EPS上升,投资者对这家公司未来的增长充满了好的预期。这家公司连续几年增长又创新高了,去年增长30%,今年增长到40%、明年增长50%。未来的市场更大,大家对未来有更高的预期。这时它的价格也会上涨。

规律是:更多的需求会引发价格上涨。

4.无聊:上市公司主动创造的供给

很多散户只看价格高低判断公司价格贵还是便宜,然后只拣价格低的买。比如某公司价格涨到了60块,次年公司就会送股、配股、增发,比如十送十。原来每股60块,现在30块,总的股东权益并未增加,60=30*2,有意义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实在是无聊!他把价格压下来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让更多的韭菜误以为便宜了,更加买得起了,其实是在迎合需求,毫无价值。

5.价值创造引发需求。

就像是苹果公司。其实我们之前在用诺基亚、HTC、爱立信的时候,我们也没想到未来的智能手机会是这个样子的。我们知道这个东西好玩,但是不知道它最终形成产品,会是什么样子,什么时候成型,哪家公司做出,我们是不知道的。但是苹果先做出来了,一下子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于是大家都来买苹果。

这是说明供给能够点燃需求,前提是你本身是有这种需求,有这种喜乐的需求,有这种具有社交、装逼等各种各样的需求。

后来微信、QQ、视频、游戏……出来都放在这个手机里,软件和硬件结合在一起,共同点燃并固化了我们的需求。

还有家电这块儿,美的集团也好,海尔电器也好,这些大公司,他能够站在未来,站在我们称之为客户的角度上,去思考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更多的是根据未来90后、00后客户的需求,去设计自己的产品,点燃未来更多的需求。这样的公司在未来的增长也是非常可观的。

6.把资金当做需求端的假设。

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资金就是一种需求,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是供给端。一般来说是需求引导供给,但我们做投资不能跟着需求端走,我们要跟着价值方向去走,不能跟着公司的宣传走,不能跟着这种画饼的PPT去走。

我们要看公司的价值,现在有没有技术研发能力价值,有没有解决社会痛点的能力,有没有现金流创造能力,同时要分析看谁未来能够给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谁在未来能够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7.把资金当做供给端的假设。

公司为什么要上市?证券市场最大的功能是什么?两个字:融资。

投资人是供给端,上市公司就是需求端。

上市公司为了拿到钱,一方面会利用宣传利用舆论,还有一种是公司的价值增长营造的需求。我们喜欢后一种,能够符合国家产业方向,能够在未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他们能够做出更大的市场,能够做出更大的市值,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作为资金的供给端,投资人拥有着资金资源配置的权力,我们应该将这些资源配置到最好的公司身上,而不是配置到那些很烂的公司。

往往是越烂的公司,他们越缺钱,他们的需求最强烈,吹的泡泡也会越大。

把稀缺的资金配置到最有价值的公司身上,这是我们做投资的原则。

8.个人感知的需求不影响客观需求规律

在股票市场有一块特别明显,比如说一到夏天又开始卖空调了,然后空卖空调的公司价格就会上来。然后一到冬天,北方要供暖,很多人就想起来燃气公司股票会上涨,然后就去买燃气公司。

其实人类直观的感受,不代表它一定会产生更多的需求。

我们拉长了看,北方在冬天需要燃气,冬天和夏天需要装空调,这是个规律性的需求,每年都是固定的,这种需求,不是以我们的直观感受而存在。

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我们直观的感受去做投资,我们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脱离主观感受,去理解市场,甚至和直观的需求反过来做,比如说夏天,大家觉得不需要燃气,或者说用的燃气很少了,这时候燃气类股票价格都在下跌,这个时候往往有可能是我们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到冬天的时候,它一定会有很大的需求,而且从每一年来看,它的需求永远都是这样子。

所以说我们要去做投资,就是要在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时候。不要到年底了,过节了再去买白酒股。那个时候价格已经很高,我们应该超前。甚至反过来做。

9.悲催:政府盲目推动的供给

我们站在未来看待一个行业,比如新能源,它的未来需求是个趋势,各地政府都拼命地鼓励发展,就像打催熟剂一样,为了能够早熟,拼命地给政策给补贴,盲目地上马项目,导致行业供给过剩。我们在之前分析星源材质的时候就发现了电池膈膜行业的竞争激烈。今天的竞争现状就是由于行业的低门槛、政府的盲目推动所造成的。

也就是说未来的供给在今天,有可能因为各种添加剂的因素,特别是政府的盲目推动,导致供给过剩,出现行业红海。

10.如何判断行业是否会供给过剩?

判断我们投资的对象是否进入红海,第一是看毛利率的变化,毛利率是不是越来越低?

第二是看它的技术门槛到底高不高?如果技术门槛很低,那大家都一哄而上,未来变成一片红海的可能性也会非常大。

11.今天的需求未来还存不存在?

昨天我还在给我们一个老乡提到这一块,他讲女婿在北京做手串,就是那种金丝楠木、或者檀木的手串。去年前年生意还好,但到今年就明显不行了。这件事情分两个方面看:

第一就是手串材料真假难以分辨,真真假假大家都不在乎。既然如此,那消费者为什么不从更便宜的网络市场去买,反正是戴两天就扔掉了。大不了再买几串,是不是?

第二买手串的人,都是油腻的中年男人,普遍都是35岁以上的老男人,但是慢慢地85后,90后都进入了“而立之年”,这些人陆陆续续都会变成买手串的主力军,那他们一般都是从哪里买入?这些消费者他们更习惯了在网上买。消费者渐渐不去实体店买了。那么未来,线下加工手串卖,这种需求有多大?这种需求,还存不存在?

还有一个例子,我们曾经淘汰了一个项目,是做家庭维修师傅的滴滴平台。本身也是我们一个朋友做的创业项目,我们否决的原因在于:家里的马桶、下水道堵了,电视、洗衣机、空调坏了要不要修?这种需求肯定有,虽然低频,但是还是有的,但是他会不会通过APP去找人来修?我们要想到,现在在家里如果下水道坏了,一般都是家里的老人负责,那他们会用APP吗?很少。另外这些老人他们更习惯了向社区、向居委会、物业公司求救。

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未来的年轻人,他们的马桶坏了,他们的空调,他们的洗衣机坏了,还会不会拿去修?谁来负责帮他们修?是修还是重新买?年轻人更习惯向物业求助,他们认为这是物业服务的一部分,还有更多年轻人可能就是租房子住,拎包入住,也可能拎包就走,他不修了。我换一个房子行不行?

未来的需求,会越来越集中到更专业的物业公司,他们更有成本优势,他们更接近我们的客户。

12.供给创造的机会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中写道: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尊为“胶菜”;福建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被请进温室,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们可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去买港股,买在国内很少有上市的公司。正是因为这种有限的渠道、有限的标的会导致公司估值更高。同样的收益,同样的市盈率,同样的收益水平,不同的公司,进入沪港通的没进入沪港通,市盈率差距很大。这是因为需求端变大了,就是资金端变大了,买的人多了。

13.拉长时间看待周期性的变化需求

昨天和一个养猪的朋友在一起,他提到:今年的猪价比较低,但是他们养的猪短期不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少,因为要看周期会有多长,以及对他们来说影响不是很大,是不是持续的。

因为周期本身就存在,已经养的猪不可能因为现在猪价跌了,就把猪都杀掉。虽然目前的价位只能让他们保本,不能赚钱,但是他们会选择等待。因为猪也不急于马上要出栏,它是在生长的过程中,慢慢的两个月之后,肉价有可能就上来了,如果说现在放弃了,那就等不到赚钱的机会了。养殖户不是等到猪肉价格上来的时候,再去养猪的。

这和我们做投资是一样的,你要坚持,要坚持一个信念始终有人要吃猪肉的,市场的需求始终在。你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赚钱。我觉得这是那个养猪的朋友给我的一个启示。

这和我们价值投资不是一样吗? 虽然现在不赚钱,但是等哪天价格上来了,那个时候就是我们收获的时候。

14.价值规律的应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在价格高于价值时卖出。

一般散户只看到了价格在变动,但他不知价格围绕什么变动,没有价值这么一个概念,我们做价值投资就要深刻理解价格和价值的区别,参考价值看价格,比如说它的价值有更大的增长空间,那我们去买,或者说价格低于价值我们也可以去买。如果说它的价格高于价值很多,那我们就卖或者不买,在利用价值规律的时候,我们的标杆是价值,而不能是价格。

综上,我们不能够把股票当做纯粹的商品,不能直接套用供求关系。相反,我们要适度脱离这种供求关系,辩证地利用供求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如何利用经济学的“供求”关系理论理解、指导价值投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wqkftx.html